池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金氏宗祠位于東至縣花園里鄉(xiāng)金家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全稱南溪金氏大成祠,由金和璧為首的二十公矢勤矢慎,斂費厘規(guī),以成盛舉。該祠三進深,抬梁兼穿斗式大木構架,建筑面積981平方米。共有頂梁柱88根(不含瓜柱),最大柱子粗(周長)1.7米,高9.1米,最大磉礅周長2.65米。中進明間寬6米,次間依次漸窄。梁枋、敞卷、余軒、雀替、磉礅,細部制作(含雕刻)玲瓏剔透,整體組合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保護范圍:東至公路,南至溝渠,西、北各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同保護范圍,北至公路,西至濱河石板路�!�
[詳細] 甘露寺位于九華山化城峰半山腰,與祗園寺、東崖寺、百歲宮同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寺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國師奉旨進香九華,見此地山水環(huán)拱,于是在此立寺。傳說動工前夜,滿山松針盡掛甘露,人稱奇跡,又因《法華經(jīng).藥草喻品》中寫道:“釋迦說:我為大眾說甘露凈法�!卑浲臃鹩钟小案事度鐏怼�、“甘露王”的稱號,他化身說法時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話,遂定名“甘露寺”。甘露寺地處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經(jīng)之地,寺院寬宏,佛像眾多,茂林修竹,環(huán)境優(yōu)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洞安和尚曾在此兩度登壇說法。乾隆年間住持僧優(yōu)曇開壇傳戒,成為叢林。道光十六年(1836年)住持僧青蓮擴建。咸豐三年(1853年)圣傳僧住持,時寺遭兵燹。八年(1858年)住持僧恩浩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復遭兵燹,次年住持僧法源等……
[詳細] 回香閣,安徽省重點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華嚴庵,后改“華嚴禪寺”,清初才改名為回香閣,位于東巖南端華嚴嶺上,華嚴嶺是由九華街蹬石級上天臺必經(jīng)之地,所謂回香,乃是朝九華的佛教徒從天臺朝拜歸來,到此燒香,頂禮膜拜,表示朝遏九華山活動將要0結(jié)束的最后儀式。明代高僧智旭在此修持多年,潛研華嚴經(jīng)義,著述頗豐,“人來合意高談道,客去清閑即俑經(jīng)”,描寫了智旭大師清靜安詳?shù)男蕹稚�。清時香火旺盛,咸豐年間寺毀于火,從此一蹶不振。后由住持僧長發(fā)復興,對外開放后,住持僧應觀新建兩幢配殿,后因故修復計劃落空。1933年住持僧宗行。1942年住持僧宗輝。1949年住持僧智度。1979年拆毀大殿,僅存寮房數(shù)間。1988~1990年住持僧應觀在華嚴嶺西新建兩幢配殿,坐北朝南,前后兩殿,宮殿式,建筑面積414平方米。19……
[詳細] 蕩里姚氏宗祠為三進,臺梁架磚木結(jié)構,平面呈長方形,進深長39.8米,面闊16.3米,高8.87米,占地面積592平方米。宗祠基礎隨著山勢逐漸升高,正中是大廳,大廳兩側(cè)為廂房。柱礎石為青石質(zhì),有圓形鼓腹,六、八邊形、四方裙兜形。粱枋、雀替均有雕刻。前進天井為長條形,中進天井為長方形。宗祠正面設廣場,其頂端筑有半月形放生池,并立有唐代李白到此而作《宿蝦湖》詩句現(xiàn)代碑刻。該宗祠是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池州儺戲儺事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祠堂的柱、柱礎、梁等框架保存基本完整。保護范圍:大門前延伸8米,東、南、北各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北各5米,西、南各10米�!�
[詳細] 安徽省重點寺院,位于九華街北原三天門處,與華天寺相鄰。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東序寮房之一,現(xiàn)有大殿、山門殿和禪房數(shù)間,為民居式四合:。1992年起,住持尼慧蓮整修殿宇,新塑佛像,香火日盛。她精進修持,積德行善,關愛生命,從1995年起先后在該寺門前拾到11名棄嬰,其中男嬰員名、女嬰10名。她精心照料,日夜辛勞,多方打聽孩子的父母�,F(xiàn)被父母領走1人,7人送人抱養(yǎng),寺內(nèi)還有3人。這些孩子大多有了歸宿,一個個聰明伶俐,經(jīng)常到寺廟看望慧蓮,認她為”師傅媽媽”�!�
[詳細] 九華山天臺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處,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臺沿線的山崖石壁上。九華山天臺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處,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臺沿線的山崖石壁上,分布在長約5公里的天臺沿線石板道路旁。鑿刻時間跨明、清、民國三個時代。主要作者有清康熙安徽巡撫朱作鼎、民國安徽省長許世英、國民黨集團軍司令孫元良、唐世遵等知名人士。文字有隸書、行楷等�?谭ㄓ嘘幙獭㈥柨毯透〉窨谭�。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九華山旅游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護范圍:上至“一線天”、天臺正頂石刻群,下至朝陽庵“即是仙界”石刻止,周圍50米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崖刻周圍100米內(nèi)�!�
[詳細] 劉沖崖刻唐—清末九華山北麓九華鄉(xiāng)柯村境內(nèi)的少微峰下該地為一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狹長盆地。盆地周圍由五老峰、雙峰、少微峰、天香嶺環(huán)繞,高陽河流經(jīng)境內(nèi),自然風光秀美。自唐代費冠卿在此隱居后,歷代均有仿效者隱于此地,筑室讀書、著作。宋代青陽隱士劉放在陡壁上刻“清隱巖”3字,字徑近1米,筆力剛勁。此后慕名參與題刻者不絕,遂形成了摩崖石刻群。劉沖石刻群從唐末至清,綿延1200余年,石刻刀工精細,蒼勁有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具有較高的書法研究價值�!�
[詳細] 觀山嶺古道位于東至縣堯渡鎮(zhèn)東村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現(xiàn)存古道兩旁各向外延伸2米(東側(cè)終點GPS:N30°02’54”,E117°0’45”),嶺頭是以石亭中心點為圓點,半徑4米的圓。建設控制地帶:古道以其保護范圍為基線再向外延伸2米,嶺頭以其保護范圍為基線再向外延伸1米�!�
[詳細] 榜上章氏宗祠位于貴池區(qū)里山街道辦事處曉嶺村三友、團結(jié)、三榮村民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宗祠墻基為基礎,分別向東、西、南、北外延至0.8米、5米、1米與0.8米范圍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以宗祠墻基為基礎,分別向東、西、南、北外延至1米、28米、1.5米與1米范圍內(nèi)�!�
[詳細] 汪氏宗祠位于石臺縣蘭關鄉(xiāng)璉溪村。汪氏宗祠,建筑平面呈側(cè)凸形,通面闊24.4米,通進深32.7米,7開間,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前有圍廊,中有天井,門前有抱鼓石。從柱網(wǎng)結(jié)構看,屬“滿堂柱”建造,柱子粗大,呈棱形,主要柱礎為覆盆式。前檐及廊檐采用明代鴛鴦交首做法。丁頭拱眼雕琢考究,層次分明。從宗祠梁架、柱形、斗拱的結(jié)構和特征看,具有晚明建筑特征�!�
[詳細] 棗林灣遺址位于安徽省東至縣合鎮(zhèn)鄉(xiāng)香隅村與同心村交界處。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棗林灣,又名神山頭,。1983年7月,縣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5米,面積12250平方米。西為丘陵,東、南、北三面環(huán)田(舊為沼澤地),地面耕地層暴露有:石斧、石石奔、夾砂紅陶鼎足、素面夾砂紅陶鼎足、紅燒土塊等大量標本,是縣內(nèi)發(fā)現(xiàn)最早最完整的古遺址。保護范圍:北至山腳路、田,西北至香隅糧站、公路,西南至同心村棗林灣自然村莊大路,東南至山腳村民住宅,東至山腳稻田。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20米�!�
[詳細] 碧巖葉氏宗祠位于貴池區(qū)清溪街道碧巖社區(qū)橋頭葉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宗祠墻基為基礎,分別向東、南、西、北外延升3米、1米、1米、4米范圍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南北兩側(cè)與保護范圍同;以宗祠墻基為基礎,向東外延5米、向西延至泮池范圍內(nèi)�!�
[詳細] 柯喬門坊位于中國安徽省九華山風景區(qū)柯村自然村青陽縣九華鄉(xiāng)柯喬門坊系明嘉靖八年(1529年)為進士柯喬而建�?聠蹋�1497-1550),字遷之,號雙華,世居柯村。嘉靖八年(1529)進士,曾師王陽明、湛若水兩位理學大師,歷任篽史、經(jīng)筵講官、湖廣按察史僉事、福建布政司參議等職。曾任福建安察副使,加強海防,抗擊倭寇,名垂史冊�!�
[詳細] 崇德堂戲臺位于石臺縣阿田鄉(xiāng)徐村。建于明末清初。木結(jié)構。戲臺面闊14.30米,進深6.70米,臺高1.90米,臺面至天花藻井3.96米。臺兩側(cè)有“出將、入相”和側(cè)門,分上下兩層,上層化妝,下層置衣箱道具等。臺上方有天花藻井,四周繪有菊花裝飾圖案。據(jù)考,珂田一帶明清時期盛行目連戲,此戲臺對地方戲曲史的研究有珍貴價值�!�
[詳細] 光明組舒氏宗祠位于石臺縣橫渡鎮(zhèn)歷壩村光明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周墻體外,北向外延伸5米,南向外延伸3米,西延伸5米,東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北向外延伸2米,南向外延伸1米,東西向外各延伸2米。……
[詳細] 汪坡汪氏宗祠位于東至縣張溪鎮(zhèn)汪坡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宗祠基礎向東延伸0.6米,向南延伸13米,向西、向北各延伸1米。建設控制地帶:從宗祠基礎向東延伸1米,向南延伸15米,向西、向北各延伸2米。……
[詳細] 凈居寺塔位于青陽縣朱備鎮(zhèn)東橋村青峭灣。屬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范圍。因唐代建有凈居寺而名。宋治平元年(1064)賜額,靖康元年(1126)重建。凈居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火毀,二十八年重建。一九四零年日軍進山時燒毀,唯石塔尚存。石塔由不規(guī)則的麻石板塊疊筑而成,又稱“疊石塔”。保護范圍:四面各距塔基座外沿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5米。……
[詳細] 九華行祠位于九華山風景區(qū)九華鄉(xiāng)老田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九華行祠坐北朝南東至山墻邊道路,南至門前廣場外緣,西至吳氏宗祠山墻,北至吳氏宗祠東廂房山墻。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一致�!�
[詳細] 躍進組舒氏宗祠位于石臺縣橫渡鎮(zhèn)歷壩村躍進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周墻體外,北向外延伸1米,南向外延伸3米,東、西兩側(cè)各延伸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向各延伸2米。……
[詳細] 梨樹嶺古道位于貴池區(qū)里山街道梨村華嶺組、清溪街道白沙社區(qū)電安組(六峰組、栗沖組),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遺址。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古道沿線兩側(cè)2米范圍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古道沿線兩側(cè)50米范圍內(nèi)�!�
[詳細]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