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董鄉(xiāng) | 隸屬:曲沃縣 |
區(qū)劃代碼:141021200 | 代碼前6位:141021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qū)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轄區(qū)面積:約4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2.1萬人 |
人口密度:45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4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北董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相傳為春秋時晉國太史董狐(周人辛有的后裔)的故里![詳細] |
上裴莊村 | ~201 | 村莊 | 因姓氏得名。據(jù)考,裴度山西聞喜人,唐憲宗時官拜中書侍郎,居官清正,以身系天下安危,深受人民敬仰,其后裔從聞喜徙居于此。原名裴莊,后因派生村遂冠以方位而…[詳細] |
李野村 | ~204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相傳,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曾屯兵于此,故名![詳細] |
白水村 | ~206 | 村莊 | 古名泰和堡。因背依白石山,村傍絳水,后更名為白水![詳細] |
西閆村 | ~207 | 村莊 | 因姓氏得名,古稱北閆,舊址在村西馬頭橋一帶,因洪水淹沒,移居于此,因位于東閆之西,故名![詳細] |
東閆村 | ~208 | 村莊 | 因姓氏得名,地址又位于西閆東,故名東閆![詳細] |
南屬寺村 | ~212 | 村莊 | 以古寺院得名。該村北昔有大覺寺,居民耕地均屬寺中所有,每年向寺院交糧,因位寺院之南,故名![詳細] |
北屬寺村 | ~213 | 村莊 | 因位于大覺寺北,故名。1918年,屬二區(qū)。1937年,屬義門編村。1953年,屬義門鄉(xiāng)轄。1956年,為紅光高級農業(yè)合作社,屬營里(后改北董鄉(xiāng))。19…[詳細] |
平樂村 | ~214 | 村莊 | 為雅化名。民間傳說當?shù)卦溥^鳳凰,來過麒麟。據(jù)考,其名稱來歷,或取義于漢東方朔七諫之一《平樂觀賦》:鳳凰來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朱草萌芽。象征太平盛…[詳細] |
東周村 | ~216 | 村莊 | 其一,據(jù)先輩說,原東周村是皇親郭九九創(chuàng)建的。為繼其先祖之帝號“周”,又因原意在汾河灣建村,今建在此,汾河在村西,故莊名定為“東周”。二是:原址在北董臺…[詳細] |
義門村 | ~217 | 村莊 | 原名儀門,該村西南角昔日有一大門旋,門額上書儀門二字,義門系演化名![詳細] |
下裴莊村 | ~218 | 村莊 | 因姓氏得名。據(jù)考,裴度山西聞喜人,唐憲宗時官拜中書侍郎,居官清正,以身系天下安危,深受人民敬仰,其后裔從聞喜徙居于此。原名裴莊,后因派生村遂冠以方位而…[詳細] |
窯院村 | ~220 | 村莊 | 該村村名系以史事和演化而來。院村的原名叫陶院村,是春秋時晉國燒制陶器的地方,所以叫陶院。南北朝時,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諱,改名窯院![詳細] |
薛莊村 | ~221 | 村莊 | 相傳,當?shù)鼐用裼沙莾妊蚁镞w徙而定居于此。薛氏相傳為唐代薛仁貴十七支后裔,故名![詳細] |
安鵠村 | ~222 | 村莊 | 該村因史得名。為春秋“沃國”邑名。據(jù)考,“鵠”為習射所用靶子的中心點。春秋時,這里是晉國公侯練習武藝的地方,并安裝有帶“鵠”的靶子!对姟ぬ骑L》:揚之…[詳細] |
裴南莊村 | ~224 | 村莊 | 因地處下裴莊之南,因而得名裴南莊村。1918年,屬二區(qū)。1947年,為南林交行政村管轄。1953年,建裕裕初級農業(yè)合作社。1957年,成立永旺高級農業(yè)…[詳細] |
任莊村 | ~225 | 村莊 | 該村因姓得名,古稱臥龍莊,因居于老龍溝畔、臥龍嶺下而得名。明朝時期,因地處曲沃、絳縣交通要道,經濟發(fā)達,莊內居住人口眾多,而多數(shù)居民姓任,古改名任莊。…[詳細] |
南林交村 | ~226 | 村莊 | 因居住環(huán)境和方位得名,村傍絳水,周圍林木茂盛,縱橫交錯,故稱林交村。后分為南北兩村,本村居南,加方位得名。…[詳細] |
景明村 | ~227 | 村莊 | 該村名稱系以自然風貌及景觀得名,村址位于白石山下,瀑布高懸,山明水秀,故稱景明。…[詳細] |
北林交村 | ~228 | 村莊 | 該村村名來歷同南林交。因位于北部,叫北頭堡。后南北林交分開,本村地理位置在北,故名叫北林交![詳細] |
營里村 | ~230 | 村莊 | 該村因史得名,傳說本村臨河用水方便,春秋時,這里曾為兵營,駐扎軍隊。兵營設村外曠野,村子被兵營包圍在里,故名營里![詳細] |
南董村 | ~231 | 村莊 | 因東堡、西堡古時稱南董,故東堡、西堡合并后稱南董村![詳細] |
明德村 | ~232 | 村莊 | 2020年,西明德村與東明德村合并,合并后名稱為明德村![詳細] |
下郇村 | ~233 | 村莊 | 按地理形勢,因位居郇王之下而得名。明代成化年間因爭水分治,形成四個自然村,各冠方位而別之![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為春秋時晉國太史董狐(周人辛有的后裔)的故里。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jù)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tǒng)的先河。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夷皋聚斂民財,殘害臣民,舉國上下為之不安。作…… 董狐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yè)農村部、財政部發(fā)布首批國家農業(yè)產業(yè)強鎮(zhèn)名單,北董鄉(xiāng)(大蒜)榜上有名。
2017年7月,農業(yè)部認定北董鄉(xiāng)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北董大蒜)。
基本介紹:
"曲沃縣轄鄉(xiāng)。原為鄉(xiāng)建制,1958年改北董公社,1984年復置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部,面積46.3平方公里,人口2.1萬。曲絳公路及郭義公路過境。轄上裴莊、北董、李野、東明德、白水、西閻、東閻、南下郇、北下郇、南屬寺、北屬寺、平樂、吉莊、東周、義門、東堡、西堡、東下郇18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水泥、制氧氣廠,農業(yè)以種植小麥、棉花為主,盛產蘋果。
".
文化旅游:
時代:元至清南林交龍泉寺位于曲沃縣北董鄉(xiāng)南林交村。始建年代不詳,據(jù)寺內大殿脊槫墨書題記記載,寺院始建年代為元延五年(1318年),明清兩代屢次修葺。寺廟坐北朝南,現(xiàn)存影壁、大殿和東、西廂房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屬曲沃縣二區(qū)。
1956年4月設北董鄉(xiāng)。
1958年10月劃屬侯馬市。
1963年5月成立曲沃縣北董人民公社。
1984年7月撤銷北董人民公社,復設北董鄉(xiāng)。
2001年3月下裴鄉(xiāng)并入北董鄉(xiāng),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