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路鎮(zhèn) | 隸屬:靜樂縣 |
區(qū)劃代碼:140926104 | 代碼前6位:140926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qū)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qū)面積:約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5000人 |
人口密度:5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34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上雙路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明代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在東面修建有兩座樓,取名上雙樓,后慢慢演變?yōu)樯想p路![詳細] |
下雙路村 | ~202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該村居民是清代兄弟分家時從上雙路遷入的,位于上雙路下游一千米處,故得名下雙路,因村委會設立下雙路村,故得名下雙路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溝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大約建于明朝初期,因村莊坐落在雙路村南面一溝中,故得名南溝。…[詳細] |
張旗村 | ~204 | 村莊 | 明朝末年有一個叫張器的人在此定居,取名張器,文革時候改名為張旗,取大張旗鼓之意,故得名張旗村,因村委會設立張旗村,故得名張旗村民委員會![詳細] |
馬家灣村 | ~205 | 村莊 | 清代馬氏在此河灣處定居,故得名馬家灣。人民公社時期為馬家灣大隊,1984年設立馬家灣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黃家溝村 | ~206 | 村莊 | 該村建于明初,因村莊位于西面的山溝內,故名西溝,1983年9月24日為與其它同名村區(qū)別改名黃家溝![詳細] |
土溝村 | ~207 | 村莊 | 該村位于兩個土梁溝內,故得名土溝,因村委會設立土溝村,故得名土溝村民委員會![詳細] |
狼兒溝村 | ~208 | 村莊 | 此地原為山林,林邊溝中僅住幾戶人家,狼蟲野獸出沒無常,故名狼兒溝![詳細] |
蘭家山村 | ~209 | 村莊 | 該村因蘭氏始居于此,故得名蘭家山。人民公社時期為蘭家山大隊,1984年設立蘭家山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硯灣村 | ~210 | 村莊 | 該村原名為念窊,因村中有一座老爺廟,廟和周圍的水勢樹木等形成硯臺形狀而得名硯灣,1981年9月24日改名為北硯灣,因村委會設立北硯灣村,故得名北硯灣村…[詳細] |
神家村 | ~211 | 村莊 | 該村原名為石家村,因明初石氏在此定居而得名,后因村莊對面有一山洼叫神仙洼,故后人將此村改名為神家村,因村委會設立神家村,故得名神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黃韋村 | ~212 | 村莊 | 因該村坐落在黃韋山山腰南部,故得名南黃韋,村委會設立于南黃韋村,故得名南黃韋村民委員會![詳細] |
北黃韋村 | ~213 | 村莊 | 位于黃韋山西北腳下,故名北黃韋。人民公社時期為北黃韋大隊,1984年設立北黃韋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泉莊村 | ~215 | 村莊 | 原來是姓馮的林地莊子,因莊內有水泉一個,故得名泉莊,因村委會設立泉莊村,故得名泉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安子坪村 | ~216 | 村莊 | 該村背靠黃土梁,形狀像鞍子樣,村腳下有一片小平地,故名鞍子坪,后人為書寫方便,將鞍改為安,含有平安富裕之意![詳細] |
岔口村 | ~217 | 村莊 | 因村莊位于三岔路口,故取名岔口。人民公社時期為岔口大隊,1984年設立岔口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劉家莊村 | ~218 | 村莊 | 明朝年間有一戶劉姓在此定居,故名劉家莊![詳細] |
季家莊村 | ~220 | 村莊 | 據(jù)傳說,道光四年有季種兵在此駐扎,部隊走后,人們在此居住,取名季家莊。…[詳細] |
石棧村 | ~223 | 村莊 | 該村四面地形是石巖,村莊坐落在中間,故得名石棧,因村委會設立石棧村,故得名石棧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安子上村 | ~224 | 村莊 | 人民公社時期為安子上大隊,1984年設立安子上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元洛村 | ~225 | 村莊 | 該村在明朝成化年間叫蘆莊,后根據(jù)村址離元洛寺較近,所以改名為元洛。…[詳細] |
程子坪村 | ~227 | 村莊 | 清朝時有姓程的弟兄兩個來此建莊種地,又因莊前有一片小平地,故取名程子坪。…[詳細] |
五村村 | ~228 | 村莊 | 相傳是由五個村合并而成的,故得名五村,因村委會設立五村,故得名五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石咀頭村 | ~229 | 村莊 | 村莊坐落在一座石頭山山上,故得名為石咀頭。…[詳細] |
中莊村 | ~23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該村為五村到紅崖上的一道溝的中間,故名中莊,因村委會設立中莊村,故得名中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中寨上村 | ~231 | 村莊 | 相傳原來有十幾個姓氏的人居住,最后只有王姓和侯姓居于此村,在此建村立寨,故得名寨上,因村委會設立在寨上村,故得名寨上村民委員會![詳細] |
樊家村 | ~232 | 村莊 | 因樊氏在此建莊立村,故名為樊家村,因村委會設立樊家村,故得名樊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白道底村 | ~233 | 村莊 | 最初白氏在此居住,開荒種地,后來人口逐漸增多,村民把村莊建在山底下,故得名白道底![詳細] |
盆子水村 | ~234 | 村莊 | 地形像盆子,對面有一片松樹林,林下有一溫泉,流入村前小河,故名盆子水,因村委會設立盆子水村,故得名盆子水村民委員會![詳細] |
紅崖上村 | ~235 | 村莊 | 村西有紅色膠泥的山崖,故得名紅崖上,因村委會設立紅崖上村,故得名紅崖上村民委員會![詳細] |
向陽村 | ~236 | 村莊 | 此村原名肖宅,居于一小溝內,向陽而居,意在向著太陽,安居樂業(yè),故得名向陽,因村委會設立向陽村,故得名向陽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周家溝底村 | ~237 | 村莊 | 相傳過去有周姓人家在此居住,在溝底建村故得名周家溝底![詳細] |
史家?guī)X村 | ~238 | 村莊 | 曾有姓史的人來村里居住,又住在嶺巖上,故名史家?guī)X,因村委會設立史家?guī)X村,故得名史家?guī)X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莊梁村 | ~239 | 村莊 | 此村位于一道梁上,坐北向南,故得名南莊梁,因村委會設立南莊梁村,故得名南莊梁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位于雙路村而得名。明朝時期有人在此居住,村民們?yōu)榱俗屢箽w的人找見方向和看的更遠,便在村的東面修建兩座樓,取名雙樓,后慢慢演變?yōu)殡p路。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雙路鎮(zhèn)被認定為山西省農(nóng)村電商強鎮(zhèn)。
基本介紹:
雙路鎮(zhèn)隸屬于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東北部,全鎮(zhèn)共有個34行政村,屬于土石山區(qū),由于地處高寒山區(qū),無霜期又短,加之土地貧瘠及水土流失較為嚴重,自歷史以來,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其中十年九旱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
行政區(qū)劃
轄:上雙路村、岔口村、程子坪村、季家莊村、蘭家山村、安子上村、神家村、南溝村、馬家灣村、張旗村、黃家溝村、泉莊村、劉家莊村、安子坪村、下雙路村、硯灣村、土溝村、狼兒溝村、南黃韋村、北黃韋村、元洛村、石棧村、向陽村、石咀頭村、五村、樊家村、中莊村、史家?guī)X村、盆子水村、白道底村、寨上村、周家溝底村、南莊梁村、紅崖上村。
歷史沿革
靜樂縣轄鎮(zhèn)。1956年設雙路鄉(xiāng),1961年
歷史沿革:
1949年,屬靜樂縣第三區(qū),雙路鄉(xiāng)屬于三區(qū)管轄,解放以后,仍屬三區(qū),1956年4月,分為雙路、泉莊兩個鄉(xiāng)。
1958年9月,改為幸福人民公社,1960年,雙路公社分為雙路、泉莊、中莊三個公社。
1984年8月,公社改為鄉(xiāng),為雙路鄉(xiāng)。
2000年撤并鄉(xiāng)鎮(zhèn),泉莊鄉(xiāng)并入雙路鄉(xiāng)。
2021年撤銷中莊鄉(xiāng)、雙路鄉(xiāng),合并設立雙路鎮(zhèn)。
區(qū)劃: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雙路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