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塘鄉(xiāng) | 隸屬:化隆回族自治縣 |
區(qū)劃代碼:632127205 | 代碼前6位:632127 |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jí)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qū)號(hào):0972 | 郵政編碼:810000 |
轄區(qū)面積:約1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1萬人 |
人口密度:1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7個(gè)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二塘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唐官府設(shè)立的里程標(biāo)記,墩是從縣城往西數(shù)第二個(gè)塘墩?h城第二個(gè)里程,故名。…[詳細(xì)] |
工哇灘一村 | ~201 | 村莊 | 原稱向貢巴,甘肅省拉卜楞寺院的農(nóng)田,村名屬寺院的佃戶。后演變成今名。工哇灘系藏語譯音:意為寺院灘。后冠以一、二,以示區(qū)分![詳細(xì)] |
工哇灘二村 | ~202 | 村莊 | 原稱向貢巴,甘肅省拉卜楞寺院的農(nóng)田,村名屬寺院的佃戶。后演變成今名。工哇灘系藏語譯音:意為寺院灘。后冠以一、二,以示區(qū)分。…[詳細(xì)] |
尼昂村 | ~203 | 村莊 | 清朝初期從民和遷來幾戶冶、馬、韓等姓,在此開荒種地。系藏語譯音為意為陽坡里面,故名![詳細(xì)] |
香里胡拉村 | ~204 | 村莊 | 原名“夏茸浩拉”。后演變成香里胡拉。系藏語譯音為意為夏茸尕卜牧圈;香里,原名夏茸;胡拉,原名浩拉;浩,指土谷渾![詳細(xì)] |
上灘村 | ~205 | 村莊 | 上灘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格許村 | ~206 | 村莊 | 明初從尖扎縣遷來十五戶牧民落戶,其中一戶主叫“格秀”,故名格秀,后演變成格許。另云:曾一高僧名為格秀,在此修行。系藏語譯音:人名。…[詳細(xì)] |
角扎村 | ~207 | 村莊 | 本村莊從香力胡拉,格許分遷。意為蕨麻地,故名![詳細(xì)] |
莊子灣村 | ~208 | 村莊 | 民國年間從河州和政縣、本縣李家莊、隆欠等地遷居。系漢語:意為村莊建在山坳,故名![詳細(xì)] |
紅牙合村 | ~209 | 村莊 | 因村莊建在紅土埡豁根。得名“紅埡豁”。后演變成紅牙合。紅土埡豁之意。…[詳細(xì)] |
隆欠村 | ~210 | 村莊 | 清朝末年從民和縣遷來冶姓開荒種地。原稱“隆產(chǎn)”,后演變成“隆欠”。藏語譯音:意為橫溝,故名![詳細(xì)] |
尕什加村 | ~211 | 村莊 | 尕什加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二塘溝村 | ~212 | 村莊 | 此地原為荒山溝,后從二塘村遷居。本村坐落于溝內(nèi)而得名![詳細(xì)] |
尕吾山村 | ~213 | 村莊 | 民國年間從本縣卡力崗山、乙什春村等地遷來蘇、馬、張三姓定居,因村莊建在尕吾山。尕吾山系藏語譯音:意為白(雪)山,故名![詳細(xì)] |
科卻村 | ~214 | 村莊 | 明朝末年從甘肅遷居。原址名稱“科才”,后演變成科卻。…[詳細(xì)] |
大塘村 | ~215 | 村莊 | 1933年由工哇灘村的史、吳、劉三姓墾荒種植,因該地灘大,故名“大灘”。后演變成“大塘”。大塘系漢語:意為灘大![詳細(xì)] |
三塘村 | ~216 | 村莊 | 唐官府設(shè)立的里程標(biāo)記,墩是從縣城往西數(shù)第三個(gè)塘墩?h城第三個(gè)里程墩,故名。…[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唐朝時(shí)期從巴燕鎮(zhèn)起向西設(shè)第二個(gè)塘墩,傳遞信息之用。二塘系漢語,第二個(gè)塘墩。
基本介紹:
二塘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7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1.8%。面積103平方千米。轄大塘、二塘、三塘、上灘、角扎、莊子灣、紅牙合、尼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溝、尕什加、尕吾山、科卻、格許、工哇灘一、工哇灘二17個(gè)村委會(huì)。1950年設(shè)二塘鄉(xiāng),1958年并入城西公社,1962年分設(shè)二塘公社,1984年復(fù)設(shè)二塘鄉(xiāng)。
區(qū)劃: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二塘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