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石灘曾入選《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的湖南景點推薦篇,被譽為“天下壺穴第一灘”,人少景美,很適合假期出游。
壺穴是一種河床上近似壺形的凹坑,一般發(fā)育在河流的上游峽谷地帶和山區(qū)源頭上,多數(shù)產(chǎn)生在小河之中,很少會在大江大河中看到壺穴這種景點,比如說水潭就是壺穴的一種。資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在快要流入洞庭湖階段時,便在機緣巧合之下,發(fā)育了一片大面積、樣式奇特的壺穴群。這片壺穴群坐落于桃江縣的泉峰灘,灘上全是亂石,這是資江河段上一個著名的險灘,也是古代水運路線的必經(jīng)之路,曾令無數(shù)船工聞之色變。資江水面寬度將近400米,突出水面的石灘除了東側(cè)邊緣沒有分布之外,壺穴群幾乎覆蓋了整個江面,占地面積約0.8平方公里,全長400多米。亂石灘壺穴群又被稱為“寡婆磯”,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對夫妻駕駛著小船想要穿過此地,丈夫在前面撐篙,妻子在后面掌舵,雖萬般小心,但剛進入河流湍急的石林,就出現(xiàn)了意外,前面的丈夫一不小心就掉入河中,一下子就不見蹤跡,妻子雖然得救,但也悲痛之已,為防止后來之人再出現(xiàn)這種慘劇,但花重金請來石匠,在秋冬枯水季的時候,在石林之中鑿開一道道細縫,以供來往船只通行,從此之后這個光怪陸離的地方也就被稱為“寡婆磯”。資江流入洞庭湖這一小段河流的河床巖石多為花崗巖,花崗巖堅硬難以長時間沖刷,容易在巖石表面形成坑洞,也就是壺穴,東側(cè)河床的巖石為板巖,板巖以頁片狀存在,流水長時間的沖刷容易使板巖四分五裂,無法形成壺穴,故而東側(cè)未存在有壺穴群。流水在板巖、花崗巖之中不斷地來回沖刷,形成了一條狹窄的河道,河道越窄,水流越湍急,水流越湍急,沖刷作用越大,經(jīng)過數(shù)萬年的不斷侵蝕、沖刷,花崗巖巖石上的細縫越大,最終形成了如今數(shù)量龐大、面積眾多的壺穴群。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