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寨鎮(zhèn) | 隸屬:新密市 |
區(qū)劃代碼:410183108 | 代碼前6位:410183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qū)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轄區(qū)面積:約9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3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3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白寨村 | ~2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白姓祖上從山西洪洞遷密于此定居,并筑一寨子,后逐漸成村,取名白寨。因村民委員會以冠名,故得名![詳細(xì)] |
韋溝村 | ~202 | 村莊 | 韋氏家族久居溝中以姓氏取名韋溝。1940年屬光林鄉(xiāng)。1948年屬密縣五區(qū)。1955年9月屬白寨中心鄉(xiāng)。1956年6月,屬光林區(qū)。1958年屬白寨東風(fēng)人…[詳細(xì)] |
堂溝村 | ~203 | 村莊 | 地處溝中,洪武三年(1370)自山西洪桐遷密至此,建三槐堂,故而得名堂溝![詳細(xì)] |
史溝村 | ~204 | 村莊 | 史姓常居住在此地溝中,故稱史溝。1940年屬光林鄉(xiāng)。1948年屬密縣五區(qū)。1955年9月屬白寨中心鄉(xiāng)。1956年6月,屬光林區(qū)。1958年屬白寨東風(fēng)人…[詳細(xì)] |
光武陳村 | ~205 | 村莊 | 據(jù)《后漢書》記載,劉秀大將執(zhí)金吾賈復(fù),驍騎將劉植在此作戰(zhàn),劉植戰(zhàn)死于此,留下賈復(fù)城、雞鳴冢等遺跡。民間相傳王莽攆劉秀到此,劉秀稱帝后名光武陳。元末,陳…[詳細(xì)] |
周家寨村 | ~206 | 村莊 | 周家寨原是一座古寨子,又叫“土圍子”,寨中居民全為周姓,故名周家寨![詳細(xì)] |
油坊莊村 | ~207 | 村莊 | 因早年間莊內(nèi)有一香油加工作坊,取名油坊莊![詳細(xì)] |
楊樹崗村 | ~208 | 村莊 | 此村內(nèi)有一道山崗,崗上長有楊樹,取名楊樹崗。因村委會位于此村,故得名楊樹崗村民委員會![詳細(xì)] |
良水寨村 | ~209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代時,山西洪洞一白氏族人遷入建寨,打井取名涼水寨,后改為良水寨。…[詳細(xì)] |
翟溝村 | ~210 | 村莊 | 此地因翟姓居住溝中,而取名翟溝,后來翟姓人士越來越少,幾十年前這里曾被外人稱為“石嶺頭”“桃樹溝”等。因村委會位于此村,故得名翟溝村民委員會。…[詳細(xì)] |
王寨河村 | ~211 | 村莊 | 村處溱水上游椿板河西岸,王氏筑寨定居,故名王寨河。…[詳細(xì)] |
牌坊溝村 | ~212 | 村莊 | 清末,王氏第三門后人因孝敬老人而得牌坊,村位于溝內(nèi),故得名牌坊溝![詳細(xì)] |
張樓溝村 | ~213 | 村莊 | 明代,張姓祖上由山西洪洞遷密于此地溝中,后逐漸成村,有村民在村中建一木樓,取名張樓溝。因村民委員會位于此地,故得名![詳細(xì)] |
黑峪溝村 | ~214 | 村莊 | 明代,張姓祖上由山西洪洞遷密于此地溝中,后逐漸成村,有村民在村中建一木樓,取名張樓溝。因村民委員會位于此地,故得名。…[詳細(xì)] |
三岔口村 | ~215 | 村莊 | 三岔口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寨溝村 | ~216 | 村莊 | 因處摩旗山南側(cè)的溝中,村民在村旁建一寨子,得名寨溝。明末清初,李自成起義時誅殺村民,后自山西洪洞移民于此得以補充,得名。又因村民委員會駐于此,而得名![詳細(xì)] |
山白村 | ~217 | 村莊 | 明初,白姓自洪洞遷密,一支居于靠摩旗山南坡得名山白![詳細(xì)] |
皇帝嶺村 | ~218 | 村莊 | 此地山嶺五帝時期軒轅黃帝曾在此駐兵活動,始稱黃帝嶺。后又傳明代朱元璋幼年時曾逃難于此,稱皇帝嶺。建村后稱皇帝嶺村![詳細(xì)] |
西腰村 | ~219 | 村莊 | 因地處摩旗山的西半山腰而得名西腰。1940年屬光林鄉(xiāng)。1948年屬密縣五區(qū)。1955年9月屬白寨中心鄉(xiāng)。1956年6月,屬光林區(qū)。1958年屬白寨東風(fēng)…[詳細(xì)] |
劉堂村 | ~220 | 村莊 | 原名羅家堂,后來劉姓自山西洪洞縣遷密后改為劉家堂,建國后改為劉堂![詳細(xì)] |
高廟村 | ~221 | 村莊 | 明中期,高姓祖上從山西洪洞大槐樹村遷密于此,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建高家廟,取名高廟。因村民委員會以冠名,故得名![詳細(xì)] |
柳溝村 | ~222 | 村莊 | 清末,居民自滎陽賈峪鎮(zhèn)老街遷至此地溝中,因柳樹較多而得名柳溝![詳細(xì)] |
北東崗村 | ~223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清時期,因村莊位于線溝東邊的山崗上。建國前,村民都在溝里住著,后來人都逐漸搬到崗上居住,位置偏東而得名。因村民委員會位于此,故得名東崗村民委員會。…[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古稱黑大王墳。明永樂年間白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后人筑寨建屋,改名白寨。
基本介紹:
"白寨鎮(zhèn)位于新密市東北18公里處、鄭州市區(qū)西南15公里處,S316公路縱貫全境,距鄭州西南環(huán)城高速入口5公里。全鎮(zhèn)總面積91.8平方公里,74291畝可耕地,轄23個行政村,依次為韋溝、堂溝、史溝、光武陳、周家寨、油坊莊、楊樹崗、東崗、白寨、良水寨、翟溝、王寨河、牌坊溝、張樓溝、黑峪溝、三岔口、寨溝、山白、皇帝嶺、西腰、劉堂、高廟、柳溝。302個村民小組,9349戶, 57850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54553人。境內(nèi)礦藏資源豐富,尤其以石灰石和煤炭儲量大、分布廣。1995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先后被省命名為“中州名鎮(zhèn)”、鄭州市命名為衛(wèi)生鎮(zhèn)。為鄭州市規(guī)劃的森林生態(tài)鎮(zhèn)。2006年生產(chǎn)總值61500萬元,財政收入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白寨鎮(zhèn)被河南省愛衛(wèi)辦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鄉(xiāng)鎮(zhèn)。
2021年1月,河南省愛衛(wèi)會命名白寨鎮(zhèn)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鄉(xiāng)鎮(zhèn)。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名單公布,白寨鎮(zhèn)上榜。
歷史沿革:
明代以前屬王寨里。
康熙三年(1664)改稱王寨保。
1928年分屬光林寺聯(lián)保和圣水峪聯(lián)保。
1940年為光林鄉(xiāng)。
1948年成立五區(qū)。
1955年撤銷五區(qū)分設(shè)白寨、山白2個中心鄉(xiāng)。
1956年合并2個中心鄉(xiāng)稱光林區(qū)。
1958年撤并山白、白寨2個中心鄉(xiāng),改為白寨鄉(xiāng)。
1958年改為白寨東風(fēng)公社。
1960年改為白寨區(qū)。
1963年改為白寨公社。
1983年改為白寨鄉(xiāng)。
1995年改置白寨鎮(zhèn)。
新密市白寨鎮(zhèn)名優(yōu)特產(chǎn),主產(chǎn)于白寨韋溝村,韋溝村號稱櫻桃溝。該櫻桃又分為旱櫻桃和晚櫻桃兩個系列,旱櫻桃汁多味微酸,晚櫻桃肉多、酸甜適中,顆粒飽滿。櫻桃是北方成熟最早的水果,陽歷5月上旬成熟。因成熟期旱,
區(qū)劃: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白寨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