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洛峪鎮(zhèn) | 隸屬:西和縣 |
區(qū)劃代碼:621225105 | 代碼前6位:621225 |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qū)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下轄地區(qū):37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馬河村 | ~200 | 村莊 | 馬河村位于洛峪鎮(zhèn)南部,村內(nèi)馬家人占大多數(shù),故為馬河村。…[詳細] |
古塘村 | ~201 | 村莊 | 在遠古時代傳說村中心有個池塘,內(nèi)有五色魚,由此得名![詳細] |
老小村 | ~202 | 村莊 | 老小村原屬古塘大隊下屬的三個生產(chǎn)大隊,兩個自然村,改革開放以后,古塘大隊原有三個自然村新莊、老莊、小莊,新莊為古塘村,小莊和老莊為老小村![詳細] |
剡莊村 | ~203 | 村莊 | 由于姓剡的人較多,所以叫剡莊村。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唐窯村 | ~204 | 村莊 | 當(dāng)?shù)匾蕴菩站佣,又因七八十年代有許多家庭中堂條幅“春風(fēng)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民眾認同堯之美好寓意,故而得名![詳細] |
曹家莊村 | ~205 | 村莊 | 因為全村大部分居民姓“曹”,因此命名曹家莊![詳細] |
楊莊村 | ~206 | 村莊 | 自古以來,傳說老先人來自四川大槐樹人,兄弟二人來此地,把家安在此地,從此叫楊家莊![詳細] |
落鳳村 | ~207 | 村莊 | 相傳該村落過鳳凰,故成“落鳳村”。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甸溝村 | ~208 | 村莊 | 宕昌、岷縣人到四川做生意時到本村住過店(甸),俗稱茶馬古道,因此得名甸(店)溝村![詳細] |
莊窠村 | ~209 | 村莊 | 根據(jù)老人回憶,祖先的來源在四川大槐樹下![詳細] |
柏樹村 | ~210 | 村莊 | 柏樹村名稱因此地柏樹梁有一顆大柏樹而得名![詳細] |
段家村 | ~211 | 村莊 | 我段家村是我村早年主要居住段姓人士,所以取名段家村![詳細] |
康河村 | ~212 | 村莊 | 歷年來康氏姓占全村的60%,所以為康河村。…[詳細] |
石壩村 | ~213 | 村莊 | 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洛峪村 | ~214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洛峪,古稱“洛谷”,谷和峪同義,意思為峽。位于在兩河交匯處,三面為峽谷通道![詳細] |
天池村 | ~215 | 村莊 | 在2004年撤鄉(xiāng)合并時,由天池溝和陳張山兩個自然村合成的![詳細] |
清水村 | ~216 | 村莊 | 自古以來據(jù)老人傳說,老仙人來自四川大槐樹人,來巡視地理位置后把家安在此地,以此叫清水溝![詳細] |
古合村 | ~217 | 村莊 | 古灣和四合溝的合稱。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石景村 | ~218 | 村莊 | 因石溝景溝合并而得名。為2004年合并![詳細] |
閆任村 | ~219 | 村莊 | 閆山和任溝的合稱。此前歸屬關(guān)系歷經(jīng)多次變更。自1983年更名以來屬洛峪鎮(zhèn)管理至今![詳細] |
黎灣村 | ~220 | 村莊 | 很早以前黎姓人居住故而得名。此前不詳,1983年改設(shè)村委會,2003年撤鄉(xiāng)改鎮(zhèn),屬洛峪鎮(zhèn)至今![詳細] |
齊莊村 | ~221 | 村莊 | 齊家莊村名稱因齊氏最早從明朝遷徙至此定居,且只有齊氏占絕大多數(shù)而得名![詳細] |
新民村 | ~222 | 村莊 | 新民,別名“高家壩”,在民國時期,村里二位德高望重的二位老人商議決定,起名“新民村”,意為新一代人民![詳細] |
田窯村 | ~223 | 村莊 | 曾經(jīng)田家窯上有姓田的人家,以燒治瓦片和磚塊為生,后來因姓田的不知去向,直到如今以田家燒窯起名叫田家窯![詳細] |
魯冉村 | ~224 | 村莊 | 因該地是魯家莊和冉家莊的合稱。聽老人們講,我們村最早是冉氏當(dāng)家只有二三戶,冉氏是從四川大槐樹那里的冉氏搬遷至此,后來久以冉氏為主,隨后姓梁的人和冉姓在…[詳細] |
袁付村 | ~225 | 村莊 | 袁付村是姓袁和姓付的聚居區(qū),所以義袁姓與付姓取名。…[詳細] |
何胡村 | ~226 | 村莊 | 何胡村由何姓居民居住點形成何家莊,胡姓居民居住點形成胡家莊,兩自然村合成何胡村![詳細] |
蒲宋村 | ~227 | 村莊 | 由宋窯洞低哈蒲家灣自然村組成所以簡稱蒲宋村。…[詳細] |
喜集村 | ~228 | 村莊 | 很早以前,因有喜家人來此居住,慢慢成為喜集村。…[詳細] |
關(guān)壩村 | ~229 | 村莊 | 關(guān)壩村建國初叫關(guān)子壩,也叫關(guān)壩大隊。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崔馬村 | ~230 | 村莊 | 崔馬村位于洛峪鎮(zhèn)東南部,村內(nèi)大多為崔姓、馬姓,故為崔馬村![詳細] |
袁壩村 | ~231 | 村莊 | 居民多數(shù)姓袁,故名。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上銅村 | ~232 | 村莊 | 該地銅礦資源豐富,由此得名。該村自1983年更名以來,該名一直延用至今![詳細] |
豐水村 | ~233 | 村莊 | 當(dāng)?shù)亟邓渑婀识么嗣4饲安辉敚?983年改設(shè)村委會,2003年撤鄉(xiāng)改鎮(zhèn),屬洛峪鎮(zhèn)至今![詳細] |
燈塔村 | ~234 | 村莊 | 建國后以堡子山命名為燈塔村,沿用至今。古代稱之為羊馬城,至建國后改名為燈塔屬羊馬鄉(xiāng),而60年代屬喜集公社,69年又被劃到石峽公社,1984又被劃到喜集…[詳細] |
楊咀村 | ~235 | 村莊 | 早期以來,居住人姓楊,住在山嘴背后,俗稱楊家嘴哈,后更名為楊咀村![詳細] |
蘆山村 | ~236 | 村莊 | 此地居住人口以蘆姓人口最多,且以地形以山地為主,故稱作盧山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洛峪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洛峪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自然環(huán)境:洛峪鎮(zhèn)地處西和縣城南部,總土地面積12.5萬畝,總耕地面積3.38萬畝,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平均氣溫8℃,全年無霜期170天。
行政區(qū)劃:轄37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鄉(xiāng)鎮(zhèn)總戶數(shù)6120戶,鄉(xiāng)鎮(zhèn)總?cè)丝?0153人,鄉(xiāng)鎮(zhèn)從業(yè)人員15994人。
六通情況:37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公路,23個村通電話,4個村通自來水,2個村通有線電視。
文教衛(wèi)生:有各類學(xué)校32所,教師240人,在校學(xué)生7000人;有醫(yī)院、衛(wèi)生院2所,醫(yī)生38人,病床39張。
經(jīng)濟指標(biāo):2004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2595萬元,糧食播種面積3518公頃,糧食總產(chǎn)量10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洛峪鎮(zhèn)一帶為武都邑。
西漢武帝時,設(shè)武都郡,郡址在今洛峪鎮(zhèn)境內(nèi)。
魏晉南北朝時期,白馬氐族楊氏建仇池國。
1961年12月,設(shè)洛峪公社。
1983年12月,改設(shè)洛峪鄉(xiāng)。
2004年7月,洛峪鄉(xiāng)及喜集鄉(xiāng)12村、河口鄉(xiāng)5村合并為洛峪鎮(zhèn)。
區(qū)劃: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