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窯店鎮(zhèn) | 隸屬:臨洮縣 |
區(qū)劃代碼:621124108 | 代碼前6位:621124 |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qū)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下轄地區(qū):17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長城村 | ~201 | 村莊 | 因該行政村境內(nèi)有秦長城遺址,故被當?shù)厝罕姺Q為長城,故名![詳細] |
黃家川村 | ~202 | 村莊 | 該村最早居住的村民以黃姓人居多,而整個村子坐落在相對比較平坦的河谷川地上故名黃家川村民委員會![詳細] |
徐家鋪村 | ~203 | 村莊 | 相傳清末,有徐姓的人在此地居住并形成聚居地,并在此地開設(shè)商鋪,得名徐家鋪,徐家鋪村民委員會為村級自治組織,因所屬行政區(qū)域為窯店鎮(zhèn)徐家鋪村,故名。…[詳細] |
瓦家寺村 | ~204 | 村莊 | 因早先此地居住瓦氏家族,形成了聚居。而在聚居地內(nèi)有一處寺廟,該寺廟為瓦氏家族的氏族宗廟,得名瓦家寺,故名![詳細] |
窯店村 | ~205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此地相傳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因早先四方客商在此居住旅社以窯為主,得名窯店,該村委會駐窯店自然村,故名。…[詳細] |
楊家山村 | ~206 | 村莊 | 因早先有楊姓人在此地沿山聚居,形成了村落,得名楊家山,故名![詳細] |
武家村 | ~207 | 村莊 | 相傳因從前有五個不同姓氏的人居住在此地,人們便稱“五家”,后因為群眾地名語言習慣,又稱“武家村”,故名。…[詳細] |
陽坡村 | ~208 | 村莊 | 此村地處山南水北,地勢較平緩,當?shù)厝吮惴Q陽坡,故名![詳細] |
大坊村 | ~209 | 村莊 | 據(jù)該村最早有兩兄弟居住,后來因分家,老大留在了此地,人們便習慣稱大房,房為坊,故名![詳細] |
馬家坪村 | ~210 | 村莊 | 該村位于東峪溝北側(cè)的山上,因地勢平坦,又因該村居住的村民以馬姓人居多,得名馬家坪,故名![詳細] |
四十鋪村 | ~211 | 村莊 | 四十鋪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間村 | ~212 | 村莊 | 因此處有一條夾在山間的水溝,故命名中澗村。…[詳細] |
北大坪村 | ~213 | 村莊 | 此村莊位于窯店鎮(zhèn)以北12公里處,沿山而上,坐落于一塊坪地,得名北大坪,故名![詳細] |
平線嶺村 | ~214 | 村莊 | 因平線嶺村境內(nèi)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山巒綿延如和天相接成為一條線,稱為平線嶺,平線嶺村民委員會是為村級自治組織,因所屬行政區(qū)域為窯店鎮(zhèn)平線嶺村,故名![詳細] |
翻山村 | ~215 | 村莊 | 此村與臨近的村以秦時古長城為界,翻過長城就會到達另外一個村,當?shù)厝吮惴Q“翻山”,故名![詳細] |
黑石灣村 | ~216 | 村莊 | 相傳最初為黑刺灣,因此地比較荒蕪,多為刺類植物生長,當?shù)噩F(xiàn)居村民多為戰(zhàn)亂年間逃亡至此的河州人,因口音問演變成為黑石灣,故名![詳細] |
灘汪村 | ~217 | 村莊 | 灘汪原名叫塌洼溝,因當?shù)厝舜蠖鄰墓藕又葸w移而來,都為河州口音,逐漸將塌洼演變成了今天的“灘汪”,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窯洞為店,設(shè)置古驛站窯店驛,后轉(zhuǎn)音為“堯甸”。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窯店鎮(zhèn)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街道)。
基本介紹:
窯店鎮(zhèn)位于縣城以東25公里處,東峪溝穿鎮(zhèn)而過。東臨渭源縣,西接龍門鎮(zhèn),南毗康家集鄉(xiāng),北壤連兒灣鄉(xiāng)。平均海拔2119米,年均氣溫6.2℃,年平均降雨量在501毫米左右。轄區(qū)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現(xiàn)轄17個行政村,119個村民小組5130戶20544人。現(xiàn)有耕地8.21萬畝,主要以中藥材、馬鈴薯種植為主,中藥材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3萬畝以上,是全縣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區(qū)。
歷史沿革:
1944年為窯店鄉(xiāng)。
1956年為堯甸鄉(xiāng)。
1958年設(shè)立紅霞人民公社。
1969年后歷為窯店、堯甸公社、窯店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窯店鄉(xiāng)。
2001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窯店鎮(zhèn)并沿用至今。
區(qū)劃: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窯店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