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以楓溪得名,楓溪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溪,上源有二,東源黃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楓橋鎮(zhèn)南大竺園附近會合,始名楓溪。隋朝時,曾在楓溪渡口架橋建驛站,稱之為楓橋和楓橋驛,楓橋地名即由此來。楓橋歷史悠久,行政職能優(yōu)勢明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楓橋先民就在楓橋江兩岸繁衍生息;越國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為義安縣治,義安縣不僅僅為原楓橋區(qū)屬范圍,還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帶,因此,楓橋是當時的地域中心,商賈云集之地,形成了繁華一時的三里長街。寧宗開禧年間(1205-1207),辛棄疾曾于此申置東尉司;元設巡檢司;明為驛輔;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設楓橋鎮(zhèn);民國元年(1912年)設楓橋鄉(xiāng);1932年,楓橋曾修建小鐵路,使得楓橋的集市貿(mào)易十分興旺。1949年解放后楓橋一直是鎮(zhèn)、鄉(xiāng)、公社、區(qū)所在地。是諸暨東北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中心。
楓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楓橋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由來已久,蔚然成風,是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zhèn)、東海文化明珠鎮(zhèn)。宋元時期的藏書樓就被時人譽為"越中之冠"。僅宋元明清四朝,楓橋有進士35人,舉人68人。歷代名人輩出,孕育了王冕、楊維楨、陳洪綬、汪壽華、何燮侯、梁煥木等一大批人才,"楓橋三賢"更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而在中國書法史、中國繪畫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社會教育更具特色,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勞動者素質(zhì)。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求學氛圍,較高素質(zhì)的現(xiàn)代公民,使楓橋更添內(nèi)涵,發(fā)展后勁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