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滬村,原稱下山,因重名改稱西滬。以西滬港而得名。轄3自然村(原轄4自然村,三份頭自然村在1992年廢,村民搬遷葉家、徐家、馬家)。在墻頭北偏西6.6公里處,東臨西滬港,西靠花落山,南與下沙村相臨近,沿西滬港公路兩側(cè)呈塊狀形分布。村設(shè)組織機構(gòu):象山縣墻頭鎮(zhèn)西滬村村民管理委員會、0象山縣墻頭鎮(zhèn)西滬村黨支部、象山縣墻頭鎮(zhèn)西滬村經(jīng)濟合作社。村委會設(shè)在馬家!断笊娇h志》載,馬氏始祖清同治七年(1868)從寧海大佳河遷卜居。葉氏始祖清乾隆間(1736-1796)自寧海東侖遷此卜居。徐氏始祖清同治十三年(1875),自本縣梅溪遷此卜居。西滬村,明時屬政實鄉(xiāng)美政里十二都,清時屬政實鄉(xiāng)十三都,宣統(tǒng)二年間屬西一方。民國18年(1929)屬舫前鄉(xiāng),民國28年屬西滬鄉(xiāng),民國35年屬西滬鄉(xiāng)。1951年屬墻頭原舫前鄉(xiāng),1956年屬墻頭向,1958年并入下沙生產(chǎn)隊屬象山公社舫前大隊。1961年 建下山大隊,屬墻頭公社,1982年因重名改稱西滬大隊,。1983年改村屬墻頭鄉(xiāng)。耕地136畝,其中水田117畝,山林772畝,
村境建設(shè):原田岸路,沙泥路改建水泥路,修建村前河江橫橋,長15米,寬6米。村域內(nèi)有河港石條平板橋、橫河橋2洞,1994年復(fù)修。2005年復(fù)修3村邊大嵩廟。2007年新建村委會辦公樓一幢,面積為400平方,造價60萬元。民宅:解放前村民多數(shù)茅草房。解放后村民以瓦房為主。八十年代開始拆建水泥樓房,個別村民別墅房。村中兩處健身活動場地供村民健身鍛煉,面積400平方米。村中原有小學(xué)一所,1970年創(chuàng)辦,1979年拆并下沙小學(xué)。
馬家,自然村在墻頭北偏西6.6公里處,村委會駐地,東臨西滬港,西靠花落山,沿西滬港公路兩側(cè)呈塊狀分布,屬西滬村。馬姓居多,以馬姓的村名。
茅草弄,自然村屬西滬村,在墻頭西北6.9公里處,沿西滬港公路兩側(cè)呈長形分布。葉姓居多,初建村時,周圍盛長茅草,以茅草蓋房,排成一條弄堂,故以此得名。
徐家,自然村,在墻頭西北6.7公里處,沿西滬港公路呈塊狀分布,徐姓居多,以姓得名。屬西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