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新余市 > 分宜縣旅游

分宜縣文物古跡介紹

1、嚴嵩故里 AA
嚴嵩故里
  嚴嵩故里——介橋村,是嚴嵩出生和生活了幾十年的故鄉(xiāng),她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城郊東南角,背倚袁嶺,面臨省道清萍公路。嚴嵩故里數十棟明清古祠群,嚴嵩真假墓址,嚴嵩洞,嚴嵩家廟—石門庵![詳細]
鳳凰山鐵礦遺址
  時代:唐至明位于分宜縣湖澤鎮(zhèn)鐵坑村的鳳凰山鐵礦遺址,是具有千余年歷史的古煉鐵場遺址。據史料記載,鳳凰山地區(qū)的采礦、冶鐵歷史早在唐朝晚期就已開始,宋朝時期的采礦、煉鐵業(yè)相當發(fā)達,官府曾專門在此設置“貴山鐵務”作為管理鐵業(yè)的官方機構。明朝鳳凰山采礦業(yè)達到鼎盛,出產的鐵占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從晚唐至明清,千余年來鳳凰山古鐵礦遺址爐火不斷,是新余鋼城之名的佐證,也見證了我國鐵礦歷史的發(fā)展。鳳凰山鐵礦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總面積在15萬平方米以上,其遺址厚度在1.5~3米,最厚達4米以上。在遺址中除發(fā)現冶鐵爐、鑄模等遺跡外,還采集到鐵渣、鐵硫、鐵礦砂、鐵粉、鐵刀以及生活用具陶瓷殘片、建筑材料斷磚碎瓦等。在鐵坑村東南面的鳳凰山鐵礦遺址、茶山里等處發(fā)現因村民采掘褐鐵礦粉而暴露的古代冶鐵爐、鑄……[詳細]
尚睦鄧家圍垅屋
  尚睦鄧家圍垅屋是贛西僅存的客家圍屋,氣勢宏偉、固若金湯,宛如一座城堡。坐落在分宜縣湖澤鎮(zhèn)尚睦村的鄧家圍屋,又稱三立堂、鄧純雅公祠、鄧家大屋、鄧家老屋,是一處融合了客家土樓與江南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客家聚族圍屋建筑,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贛西地區(qū)面積最大的圍屋。尚睦鄧家圍垅屋的起源要從一個家族的遷徙與興盛說起。據《鄧氏族譜》記載:清乾隆年間,鄧氏先人鄧廷煥攜子鄧勛從廣東嘉慶州(今梅州)遷居于分宜白田村,并在袁河兩岸做油生意發(fā)家致富。鄧廷煥過世后,鄧勛攜三子鄧成章、鄧錦皋、鄧錦彪從白田遷居尚睦,繼續(xù)做油生意。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鄧勛第三子鄧錦彪以三兄弟的名義建造鄧家大屋,因鄧錦皋早年去世,鄧成章此時也已56歲,三兄弟又未分家,因此一切事務都由老三鄧錦彪操持。起初只建了三進房屋,取名三立堂,寓意三兄……[詳細]
4、靜修寺
靜修寺
  據光緒六年《江西通志》卷122、《江西佛教史》第11業(yè)和《分宜縣志》中記載,靜修寺原名福勝寺(唐朝時稱齊隆寺,宋朝著名詩人黃庭堅有記),始建于東吳寶鼎年間(公元266—268年),距今已有1730多年的歷史,是江西省創(chuàng)建最早的17座佛教寺院之一,歷史上曾有多位名人為寺題字作詩,一千多年來雖幾經興廢而不衰,在贛西享有勝名。直到1958年因國家興建江口水庫,分宜老縣城和整座寺院被淹庫底,現如遇枯水期仍有跡可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我縣的信佛群眾多達數千人,而我縣尚無一座建成開放佛教寺院,他們只能遠走南昌、宜春、萍鄉(xiāng)甚至外省參加宗教活動的實際情況,經政府研究決定2000年7月無償劃撥位于縣法院后的大臺村滸塘村小組后山的國有土地7000平方米遷建福勝寺,全寺的設計建筑面……[詳細]
中共分宜臨時縣委舊址
  中共分宜臨時縣委舊址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苑坑片田心村道堎上自然村。1930年,中共湘贛省委決定,撤消北路特委,成立中共分宜臨時縣委,縣委屬中共贛西特委北路行委。舊址又名胡家祠堂,此建筑建于清朝,坐西朝東![詳細]
昌山廟
  昌山廟,又稱龍姥廟、閱城君廟、圣母廟。位于仙女湖風景名勝區(qū)鈐陽湖西端的昌山峽西岸,坐西朝東,依山傍水,古木參天,上下三進,樓閣井立,建筑巍峨壯觀。廟門有副楹聯:“肇于唐,封于宋,圣跡朔越城,千秋聲靈仰圣德;子則孝,母則慈,神功崇護國,萬民依賴沐嘉休!毕鄠鼾埨褟R在康州(州治在今廣東德慶縣)悅城縣。唐元和(806-820年)年間,盧萼常游仕南越,曾代理康州錄事參軍之類的小官。他聽說供奉龍姥與龍伯的龍龍姥廟委靈驗,于是到廟中燒香祈禱,希望能榮任主治一縣的父母官。夜晚,他夢見龍伯說:“你當為此官,想報答我嗎?”盧萼當即許諾一旦夢兆成真,就敬祠龍姥與龍伯。次日,盧萼找術士占夢,得到“見龍這貞”的吉兆。他心中大喜,請人繪制龍姥與龍伯的圖像,日夜祠之。大和五年(831年)盧萼得償所愿,出任宜春縣令。次年……[詳細]
7、毓慶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毓慶堂
  毓慶堂位于分宜縣分宜鎮(zhèn)介橋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延伸0.4米,向南延伸1米,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2米![詳細]
8、饗褒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饗褒堂
  饗褒堂,又名怡庵公祠,介橋二房祠堂。位于分宜縣分宜鎮(zhèn)介橋村。饗褒堂屬中國傳統(tǒng)村落——介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代權相嚴嵩的老家。因此對歷史名人研究和清代宗祠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詳細]
彭嗣元墓
  彭嗣元墓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楓溪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墓葬。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葬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南、西、北方向各延伸 0.5米![詳細]
楓溪古民居
  楓溪古民居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楓溪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延伸0.5米,向南延伸0.5米,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0.5米![詳細]
儒延坊肅反委員會舊址
  儒延坊肅反委員會舊址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苑坑片田心村大坑自然村。當時儒延坊區(qū)由吉安儒林、延福、坊廓三個鄉(xiāng)組成,也包括分宜縣鈐山鎮(zhèn)田心村大坑自然村一部分。1931年初,蘇區(qū)政府開展了肅反運動,而儒延坊肅反委員會舊址就是當時儒延坊區(qū)用來關押、審訊人員的地方。舊址為楊氏祠堂,始建于清朝,抬梁式磚木結構![詳細]
習鑿齒墓
  習鑿齒墓位于分宜縣洞村鄉(xiāng)棗木山。清乾隆四十六(注:公元1781)年重修,墓址座北朝南。墓于2008年重修。習鑿齒于公元379年由鄂入贛,定居新余白梅。習鑿齒也就成了白梅乃至江西習氏開基之祖。此后,習氏子孫繁衍生息,從這里走出新余,走出江西,再遷河南、陜西等地。因此,習鑿齒墓作為歷史名人研究的實物,對研究習氏遷徙及至古代人口遷移有重要作用![詳細]
13、登瀛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瀛橋
  登瀛橋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防里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南、西、北方向各延伸3米![詳細]
14、星拱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星拱橋
  星拱橋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防里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南、西、北方向各延伸5米。……[詳細]
分宜萬年橋
  萬年橋位于分宜縣分宜鎮(zhèn),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為新余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實際范圍為界,向東、南、西、北方向各延伸5米。……[詳細]
鈐崗上高會戰(zhàn)中國軍隊陣亡將士墓群
  鈐崗上高會戰(zhàn)中國軍隊陣亡將士墓群位于分宜縣鈐山鎮(zhèn)萬年橋西。1941年2月,中國軍隊第9戰(zhàn)區(qū)軍監(jiān)部87兵站醫(yī)院駐分宜縣城西門,第15衛(wèi)生大隊3個擔架隊駐洞村和西茶,分宜縣城成為上高會戰(zhàn)的后方基地和指揮部,上高會戰(zhàn)傷員都在此后方醫(yī)院醫(yī)治,醫(yī)治無效的官兵都葬在鈐崗山麓,共70多座。其中包括74軍51師上校團長陳銘。當時墓園旁建了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58年被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