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南市 > 章丘區(qū)旅游

章丘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蓮花山勝水禪寺
  蓮花山勝水禪寺景區(qū)位于章丘區(qū)垛莊鎮(zhèn),與泰山北麓諸峰相連,方圓20余里,三面環(huán)山,東鄰秀美的海山湖,景區(qū)內(nèi)松柏參天,樹木蓊郁,自然風光優(yōu)美,名勝古跡眾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奧之氣,又有橫亙云天的昂揚之勢。景區(qū)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塔林等景點,有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貴樹種,景區(qū)內(nèi)清泉潺潺、樹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處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勝地。 蓮花山勝水禪寺的山門飛檐斗角、巍峨壯觀,四柱三門,金碧輝煌,高20米,寬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額懸金字題書“蓮花勝境”,由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誠大師題寫,山門前兩尊巨大的石獅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邊山崖上聳立著摩崖石刻,丹書大“佛”字,高五米,遒勁雄渾,氣勢恢宏,高聳入云。 天王殿正面塑有彌勒佛,背面為護法韋馱菩薩,兩旁為四大天王,……[詳細]
章丘蓮華山圣水禪寺風景區(qū)
  章丘蓮華山圣水禪寺風景區(qū)位于章丘市垛莊鎮(zhèn),與泰山北麓諸峰相連,三面環(huán)山,東鄰秀美的海山湖,景區(qū)內(nèi)松柏參天,樹木蓊郁,自然風光優(yōu)美,名勝古跡眾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奧之氣,又有橫亙云天的昂揚之勢。景區(qū)內(nèi)清泉潺潺、樹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勝地。景區(qū)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塔林等景點,其間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貴樹種林立。蓮華山勝水禪寺的山門飛檐斗角、巍峨壯觀,四柱三門,金碧輝煌,高20米,寬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額懸金字題書“蓮華勝境”,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誠大師題寫,山門前兩尊巨大的石獅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邊山崖上聳立著摩崖石刻,丹書大“佛”字,高五米,遒勁雄渾,氣勢恢宏,高聳入云。天王殿正面塑有彌勒佛,背面為護法韋馱菩薩,兩旁為四大天王,皆銅鑄金身……[詳細]
章丘興國寺
  興國寺位于濟南章丘區(qū)埠村街道葉亭山村東。始建年代不詳,據(jù)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碑記,“其寺創(chuàng)建至今有數(shù)百年”。興國寺于1979年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有正門(天王殿)、東西旁門、東旁門內(nèi)側照壁、東配殿(關王殿)、西配殿(灶王殿)及大殿等7座建筑,占地2340平方米。大雄殿起于基臺之上,臺四角各有石雕臥獅1只,形態(tài)生動。殿內(nèi)5間,進深4間,大木舉架,單檐歇山,斗拱施五踩重昂,頂覆黑瓦。殿內(nèi)前后石柱有陰刻題記:一曰“濟南府章丘縣禮泉鄉(xiāng)嘉慶十六年歲次辛未三月吉旦立柱”,一曰“濟南府章丘縣禮泉鄉(xiāng)神泉里張瑋……”等字。殿正中有石雕釋迦牟尼佛1尊,結跏趺坐,面部豐腴,頭飾螺髻,作說法印,為唐代造像。東西配房各3間,單檐……[詳細]
4、常道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道觀
  常道觀位于章丘區(qū)埠村街道辦事處東鵝莊村內(nèi),保護范圍:自道觀四面墻基為起點,向東、西、南、北各至1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擴張4米。正殿為院內(nèi)現(xiàn)存唯一的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間,通面闊12.46米,進深3間,通進深7.28米,建筑面積90.78平方米,建筑檐高4.01米,總高8.90米。廡殿頂,布瓦筒板瓦屋面,沿檐口和屋脊安置綠色琉璃堿邊,前坡屋面中心為綠琉璃聚錦作法,菱形圖案。各屋脊均為黃綠琉璃浮雕雕花脊,正脊表面雕行龍與寶相花紋飾,行龍頭小、上唇外翻、身軀長、細腿、細爪、細尾、鱗片紋,體態(tài)輕盈,初具“明龍”的形態(tài),兩端施正吻,尾部有向上向外卷曲的趨勢,處于形狀轉變的過渡階段,有元代遺風,中間脊剎為羅漢牽獅子造型;垂脊表面雕寶相花紋飾或卷草紋,施垂獸,獸……[詳細]
梭莊古建筑群
  梭莊古建筑群包括梭莊文昌閣、元音樓、藥王廟三處單體古建筑。保護范圍:文昌閣:以文昌閣基礎為起點,東至藥王廟西墻基,西至西墻基向西2米處南北延伸線,向南至樓梯墻基,北至北墻基民居。附屬文物:影壁1座,碑刻1通;藥王廟:東至藥王廟東墻基向東4米處(院墻墻基),西至文昌閣,南至藥王廟墻基向南2.6米(民居北墻基東西向延伸線),北至藥王廟北墻基向北1米處。元音樓:東、南、西以元音樓基礎為起點向外2米處,北至民居墻基。梭莊古建筑群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梭莊文昌閣位于相公莊街道梭莊村西由方整料石砌成,連通東西向村路。城臺南北長14.4米,東西寬8.7米,占地面積為125.3平方米。門洞拱券頂,南北寬3.1米,高約5米;西側門券洞南北寬2.68米,高2.62米。門洞內(nèi)地面為石板地面,石板地面與藥王廟北側……[詳細]
東平陵故城
  東平陵故城位于濟南城東章丘市龍山鎮(zhèn)東北,西南與城子崖遺址相距近2公里。東平陵城,春秋時期歸屬齊國,稱平陵邑,由姜姓諸侯統(tǒng)轄。公元前680年前后,齊桓公曾到此。戰(zhàn)國時齊被田氏貴族取代,后改平陵縣。漢建國后,濟南郡治設于此,由于關中長安附近也有一個平陵縣,故改稱為東平陵縣。公元164年,漢王朝于此設濟南國。公元180年前后,曹操曾于此任國相。至西晉永嘉年間,濟南郡治始西移至歷城。作為郡國首府,東平陵城曾長時期成為今濟南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這座古城,當年規(guī)模宏大、壯觀。至宋元時,其城墻保存得還相當完好。宋朝詩人陳師道在《后山叢談》中曰:“齊之龍山鎮(zhèn)有平陵故城,高五丈四,方五里。附城有走馬臺,其高半之!痹跉J在《齊乘》中也曰:平陵城“雉堞高竣”。從現(xiàn)在殘存的遺跡來看,城為方形,南北東西各……[詳細]
章丘寶珠寺
  寶珠寺位于官莊街道辦事處三角灣村東南寶珠山上,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2000年1月,由章丘室政府公布為章丘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厩闆r寶珠寺整體一進院落,坐北朝南,采用中軸線均衡對稱布置方式,分為正殿、東配殿、西配殿及山門。寺院占地面積約38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近百平方米。正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建筑面積約38平方米。屋頂為小式硬山頂,覆灰瓦。正脊自中間向兩端升起,主體雕行龍紋,末端各施一尊吻獸、垂脊獸。室內(nèi)屋頂有兩根橫梁,表面有彩繪。屋頂青石砌成圓頂券,石縫灌注糯米漿,增加牢固度。正殿主體為青石砌筑,石縫之間用鐵片及碎石墊平。殿內(nèi)有三尊泥塑雕像。西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面積約為26平方米。屋頂為小式硬山頂,覆小灰瓦。正脊東側雕有行龍紋,西側雕有鳳紋。室內(nèi)無梁架,采用青石砌成圓頂券,……[詳細]
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城子崖遺址博物館位于章丘市龍山鎮(zhèn)政府西1公里處,1994年,濟南章丘共投資600多萬元興建建筑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專家揚洪勛設計,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會土城之建筑風格。1928年,我國第一-古學者吳金先生,在城子崖發(fā)現(xiàn)了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于1930年、1931年進行了首次發(fā)掘,并定名為“龍山文化”。城子崖遺址成為龍山文化的命名遺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第二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城子崖遺址存在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城,其城圈重疊的事實說明,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筑城立國的理想之地。遠遠望去,門廳上方,周谷城先生題寫的“城子崖遺址博物館”8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詳細]
章丘興隆寺
  興隆寺位于章丘市官莊鎮(zhèn)石匣村轎頂山南麓,距明水城區(qū)26公里。俗稱“東寺”。三趙路途經(jīng)景區(qū)。是章丘市及萊蕪周邊地區(qū)的佛教活動場所,有著悠久佛教歷史淵源。據(jù)考證,該寺始建于唐朝開元年間,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復修。自建成以來,興隆寺歷經(jīng)宋、元、明、清民國至解放后。抗戰(zhàn)時期,廖榮彪將軍曾在此養(yǎng)傷,并得到僧眾保護。解放后,最后一代僧人景維福主持,至1968年才還俗,佛教文化活動隨逐漸停滯。直至2005年初才恢復其佛教活動場所。該景區(qū)面積約5000余畝,景區(qū)內(nèi)山形復雜,多幽谷、深洞、懸崖、清泉,植被茂密,自然原始風貌保存完整,僻遠幽靜,景色迷人,空氣清新。古寺懷抱其中,寺廟建筑雕梁畫棟,檐角翹首,石墻青瓦,金碧輝煌。北為大雄寶殿,東有觀音菩薩,西居地藏0,南立四大天王。是一處集佛教文化與旅游觀……[詳細]
10、孟氏古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氏古樓
  孟氏古樓位于章丘區(qū)刁鎮(zhèn)舊西村,為清代晚期著名大商人孟洛川孟氏家族所建。文物構成為南、北兩座二層建筑。保護范圍:北至北樓后墻基向北1米處,南至南樓南墻基向南1米處,東至南樓東1米處,西至南、北樓西墻連線向西1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孟氏古樓存留至今的是兩棟二層文物建筑和一棟單層建筑,稱南樓和北樓。南樓為尖山式硬山頂二層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四椽,通面闊13.75米,通進深4.96米,建筑檐高6.72米,建筑面積136.40平方米。仰瓦合瓦屋面,正脊為花瓦脊,正脊兩端以青磚壘砌收尾,略升起,披水排山。前后檐出飛椽,檐頭釘連檐瓦口,之后鋪設望磚。木構架為五檁抬梁式,墻內(nèi)砌筑磚柱支撐,室內(nèi)凈跨3.97米,上起金瓜柱承托三架梁。一、二層間設六榀木承重,上置楞木,楞木上鋪釘木樓板,現(xiàn)俱已缺失。室內(nèi)一……[詳細]
焦家遺址
  焦家遺址位于章丘區(qū)龍山街道辦事處焦家村西,主要分布于焦家、蘇官、董家和河陽店等村莊之間的農(nóng)田區(qū)域,南距著名的龍山和岳石文化遺址——城子崖僅約5公里。東至龍山街道焦家村東首溝壑及其南向延伸線,南至龍山街道董東村西南300米處水渠及其東西延伸線,西至歷城區(qū)唐王鎮(zhèn)河陽店村西側南北向鄉(xiāng)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線,北至黃(桑院)傅(家村)鄉(xiāng)村路。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焦家遺址東西800米,南北700米,總面積56萬平方米。地處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遺址中部略隆起,以西400—500米處有巨野河自東南向西北流過。處于古代文化發(fā)展底蘊極其深厚區(qū)域的核心地帶。城墻、壕溝和一批大型墓葬的發(fā)現(xiàn),加之相當數(shù)量的大汶口文化玉器和白陶的發(fā)現(xiàn),昭示了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焦家遺址是魯北地區(qū)具有政治、經(jīng)濟……[詳細]
洛莊漢王陵遺址公園
  洛莊漢墓位于濟南市章丘區(qū)棗園街道辦事處洛莊村西約1公里處,1999年6月,村民在土丘附近取土時偶然發(fā)現(xiàn)銅器,章丘區(qū)博物館聞訊進行了緊急清理。1999年6月至2000年底進行發(fā)掘。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墓葬方向為東西向,平面結構呈“中”字形。墓室東西各有一條墓道,墓室的深度約20米。墓室面積約1300平方米,是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漢代諸侯王土坑墓中最大的一座。經(jīng)兩次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大型陪葬坑15座,小型陪葬坑、祭祀坑21座。各陪葬坑內(nèi)發(fā)現(xiàn)的隨葬品分類放置,各不相同,其種類和內(nèi)容相當豐富。分為儀仗木俑坑、出行車馬坑、兵器坑、飲食庖廚坑、樂器坑、祭祀牛坑、馬坑及小型祭祀坑等,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大型漢墓中陪葬坑最多的一座。在14號坑中,發(fā)現(xiàn)編鐘一套19件,編磬六套107件, 編磬的數(shù)量超過全國漢-古發(fā)現(xiàn)編磬數(shù)量的總和。第……[詳細]
章丘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山東省章丘市繡惠鎮(zhèn)茂李村村南,于清咸豐初年(1855年)創(chuàng)建,距今已有140余年歷史。根據(jù)建筑柱礎看,現(xiàn)存的建筑體應為清代。據(jù)民國十二年(1923年)修《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元代由河北棗強遷至章丘茂李村。 整個祠堂院落南北長100米, 東西寬22米,分前后兩院。前院主要建筑為大門和過廳。硬山頂,上施灰瓦,磚、石、木結構,門上懸“李氏先祠”匾1塊。過廳居前后院中間,5間, 面闊12.4米,斗拱系五鋪座單下昂,硬山頂,灰土瓦,磚、石結構,是原來李家用作-的地方。在過廳兩旁各有磚墻相隔,并在磚墻上都有一拱形便門。過影壁西側有大青石,平坦如床,人稱“臥龍石”。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牧牛,夏日嘗偃臥其上,枕桿仰臥,舒布四肢,如“天”字之形。院內(nèi)有兩棵古松,分別與兩塊臥碑并立,傳說是清初栽植……[詳細]
小荊山遺址
  小荊山遺址位于山東省章丘市刁鎮(zhèn)茄莊村南約200米處,地處小荊山山陰的平原上而得名。小荊山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早期西河文化為主的遺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龍山文化、東周~漢代及宋元時期的遺存。遺址南北約800米,東西約300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1991年秋,市縣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遺址文化堆積厚為1.5~2米,內(nèi)涵較為單純,主要為西河文化遺存,具有明顯的氏族部范特征。部落內(nèi)區(qū)域分工明確。居住區(qū)里有眾多的房子、窯、灰坑等遺跡。房址一般長5~5.5米,寬4~4.5米,圓角部分有燒痕,居住面中部有石支架,灶坑2~6個不等。挖出的兩座圓角長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階梯式門道,室內(nèi)周壁有柱洞。居住區(qū)東南30米處為墓葬區(qū)。墓坑東西向密集排列有序,形制為南北長方形豎穴,葬式以單人仰身直肢葬為……[詳細]
洛莊漢墓
  洛莊墓地位于章丘區(qū)棗園街道辦事處洛莊村西500米處。西至省水利局設計院農(nóng)場,東臨09號公路。文物保護范圍:現(xiàn)洛莊漢王陵管理處的圍墻為四至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墓葬遺址中部隆起,有大片封土。200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1999年經(jīng)考古鉆探和勘察,墓葬平面形狀基本搞清。墓上封土面積為200×200米,墓葬方向為東向西,平面結構為“中”字型,墓室居中,面積約為37×35米,墓室東西各有一條墓道,墓室深約20米。經(jīng)兩次考古發(fā)掘,在墓葬四周分布有陪葬坑和祭祀坑36座,出土了3000多件令世人嘆為觀止的文物精品。出土的文物種類有出行儀仗類,出土大型陪葬馬坑和車馬坑;形式多樣的銅器和漆器、石器,包括兵器,祭祀器等。特別重要的是樂器坑的發(fā)現(xiàn),出土樂器包括7件瑟,1面建鼓,1面懸鼓,3面小鼓……[詳細]
張舜臣碑樓
  張舜臣碑樓位于章丘區(qū)寧家埠街道馬彭村東南。文物構成為碑樓一座。保護范圍:以碑樓中心為起點,四周各至2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張舜臣碑樓為磚石結構(室內(nèi)無木構架),坐北朝南,共三層,總高8.3米,室內(nèi)為穹頂。面闊一間,進深一間,面闊2.35m,進深2.35m。底層外墻長寬各4.55米,二層外墻長寬各4.07米,三層外墻長寬各3.35米,建筑面積21.62平方米。屋面形式為灰瓦十字歇山頂,正脊雕刻西番蓮和莨苕纏枝紋樣。墻體為青磚砌筑,砌筑形式為十字縫,白灰砂漿勾縫。碑樓一層四面辟門,門洞之上做有石券,類型為平水券。二層四面辟窗,窗上做有磚券,磚券類型為半圓券。室內(nèi)地面為條磚十字縫。南、北立面門洞兩側雕有磚雕,磚雕手法為浮雕。磚雕圖案為向日葵和玉如意,二層、三層立磚的磚雕圖案為西番蓮和莨苕纏……[詳細]
危山漢墓
  危山漢墓位于章丘圣井街道辦事處危山風景區(qū)內(nèi)山頂西側。墓的西南側為元音塔,東側為元音寺,墓旁原有祠、石碑,現(xiàn)俱已廢毀。保護范圍:危山風景區(qū)占地范圍(有原平陵王墓、危山兵馬俑坑、危山兵馬俑窯址)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擴50米。危山兵馬俑坑為墓葬陪葬坑位于圣井危山風景區(qū)北山坡。2002年村民挖樹坑時發(fā)現(xiàn)。俑坑呈南北方向,長9.7米,寬1.9米,深約70厘米,總面積為18.43平方米。兵馬俑坑共發(fā)掘出172個兵俑、55匹馬、四輛車,600余件盾牌,150余個車、馬、俑的構件及建鼓,顰鼓等文物,均為漢代遺存。遺址西南500米處有窯址1處,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陶車、陶馬的殘件,應是燒制兵馬俑坑的窯爐。自此處向南700米為危山頂平陵王墓、危山三碑等。據(jù)傳該墓主為西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詳細]
三德范玄帝閣、禹王廟
  三德范玄帝閣禹王廟位于章丘區(qū)文祖街道三德范村。保護范圍:玄帝閣北至齊家巷北墻基東西向延長線,南至太平門向南四米處(中心橋北橋基),西至巴漏河東岸,東至玄帝閣東墻基向東4米處。禹王廟以現(xiàn)院墻占地范圍向外1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玄帝閣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城臺為毛石砌筑,城樓磚木結構,通面寬12.8米,通進深為7.72米,占地面積98.82平方米。禹王廟位于三德范村南部的高臺地上,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建筑形式為硬山式。禹王廟現(xiàn)存山門、大殿。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玄帝閣到底建于何年、何人所建均不得知。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玄帝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玄帝閣,道光六年(1824年)重修玄帝閣,1983年維修玄帝閣。2013年7月,玄帝閣屋面清壟查補,新做正脊、垂脊,更換明間兩……[詳細]
西河遺址
  西河遺址位于章丘區(qū)龍山街道辦事處龍山三村北,因其南、西、北三側被巨野河支流—西河環(huán)繞而得名。西河遺址是山東省境內(nèi)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中,保存較好、面積較大、內(nèi)涵豐富的一處典型聚落遺址。1997年因發(fā)掘出大規(guī)模房址遺跡等重大發(fā)現(xiàn)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2001年6月,西河遺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河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左右,距今約8400年至7700年。經(jīng)過數(shù)次發(fā)掘,在該遺址發(fā)現(xiàn)大量西河文化時期的房址、灰坑和灰溝等,出土了大量釜、盆、罐、壺、碗等陶器,其中不乏完整器,以及斧、錛、磨盤、磨棒、支腳等石器和制作精致的鑿、匕、鏃、魚鏢、錐、針、簪等骨角器。其中一件造型古樸的陶豬,更發(fā)映出古人最初的審美觀以及精湛的制陶工藝。此時的陶器決不是山東……[詳細]
趙八洞石刻造像
  趙八洞石刻造像為章丘最大的石窟造像,位于章丘區(qū)閻家峪鄉(xiāng)趙八洞村南800米處,位于西山峰下,東、南、西三面是山崖峻嶺,從趙八洞村內(nèi)有崎嶇小路可達洞口。趙八洞為一自然石洞,洞口朝北偏東,寬有8米,深約50余米,高約5-20米。西南角有石床、石桌,再往西南有一深洞,洞口狹窄,僅可容身。進洞5米處南北兩壁有宋、元、明代雕鑿的浮雕造像85尊。距洞口1.5米處南壁有一石匾,上 書-“通天透地”4個行書大字,落款是“明嘉靖己酉歲四月雪蓑子蘇洲為中麓山人龍洞題”。其筆勢狂而不亂,神韻俱佳,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洞里鐘乳嶙峋,地上水洼清洌,清涼沁骨,是一處絕好的避暑勝地。趙八洞石刻造像,于1979年9月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