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前委舊址紀念館AA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是第二代核心領(lǐng)導(dǎo)人鄧小平同志戰(zhàn)斗-過的地方,作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自98年開館以來,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0多萬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紀念抗戰(zhàn)勝利六十周年活動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全年接待人數(shù)達6萬人之多。目前,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已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對全社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作用,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進行了全面修繕改建?偳拔f址紀念館坐落于丹陽市內(nèi)城河路寶塔弄5號(原戴家花園)。包括舊址和紀念館兩個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為二層樓房,F(xiàn)舊址按當(dāng)年的原……[詳細] |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南朝(493年)丹陽縣建山田家村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 蕭賾(公元440-493年),父蕭道成,母劉智容。高帝死后繼位,時年43歲,在位12年(公元482-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號永明! ↓R武帝景安陵,位于今江蘇省丹陽市建山鄉(xiāng)前艾廟! ∈捹,建元元年(公元479年)立為太子,建元四年即帝位,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卒。享年54歲! ↓R立國之前,蕭賾隨其父蕭道成東征西討,頗立戰(zhàn)功。最值得一提的是升明元年(公元447年),……[詳細] |
梁文帝蕭順之建陵,位于丹陽市荊林鄉(xiāng)三城巷之東北。處于齊明帝蕭鸞興安陵與梁武帝修陵之間。蕭順之,系齊高帝蕭道成之族弟,未即帝位。天監(jiān)元年(520)閏四月被追尊為文皇帝,廟號為太祖,陵曰建陵。陵東向,已平。陵前存石刻有石獸、方形石礎(chǔ)、神道柱、石龜趺各一對。石獸,南為麒麟,北為天祿。麒麟獨角已殘,四足缺失。身長3.05米,殘高2米,頸高1.25米,體圍2.7米,天祿雙角四足已失,身長3.1米,殘高2.3米,頸高1.5米,體圍2.76米。兩獸均昂首突胸。麒麟上顎已殘,頷下長須蔓卷,垂至胸際,兩翼微向上,翼面雕飾與他墓者大體相類,唯翼的細鱗中飾有五瓣小花,獸之背脊作通貫首尾連珠狀紋飾。方形柱礎(chǔ)石二,位于……[詳細] |
梁簡文帝蕭綱莊陵,位于丹陽市荊林鄉(xiāng)三城鄉(xiāng)劉家莊附近,其南60米處為梁武帝蕭衍修陵。蕭綱系粱武帝之子,太清三年(549)五月梁武帝卒,蕭綱即位,于大寶二年為侯景所害。次年,元帝蕭繹尊為簡文帝,廟號太宗,葬于莊陵。陵向東,已平。陵前有蕭港,可通陵口鎮(zhèn)運河。陵前神道存石獸天祿一,北向,僅存前軀及左前足,身高3.16米,左前足五爪上張,足之下連接石板殘部,厚0.26米,有雙翼,伸頸昂首,翼膊上方有兩片羽翅向前翹起。有別于其他齊粱石獸?诮沁呌腥酌,垂胸長須及翼部紋飾與齊明帝蕭鸞興安陵前石獸相似,頗富裝飾意味。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南朝(551年)丹陽……[詳細] |
陵口陵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陵口陵墓石刻南朝丹陽縣陵口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口石刻 丹陽陵口鎮(zhèn)東有一對高大的石麒麟,此處就是南朝齊,梁兩代陵區(qū)的總門戶,稱為齊梁陵口。陵口現(xiàn)在僅存一對殘損的石麒麟,東為雙角天祿,西為獨角麒麟。兩只石獸相距約百米,中間隔著一條小河。陵口石刻為現(xiàn)存體積最大的南朝陵墓石獸,長、高度均達到4米,寬約2米,總重量約為30噸。兩座石獸腿部均已殘損,現(xiàn)在用石塊支撐著。頭部也有不同程度殘損,天祿的頭部曾經(jīng)用石料補修過。從陵口石刻的雕刻風(fēng)格來看,與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的風(fēng)格很象,高大飽滿,頸……[詳細] |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位于丹陽市荊林鄉(xiāng)三城巷東北約0.5公里處。蕭鸞,是齊景帝蕭道生之子,繼廢帝海陵王為帝,于永泰元年(498)卒,謚明帝,廟號高宗,葬興安陵。陵東向,已平。陵前尚存石獸一對,南為麒瞵,北獸肢體已殘,僅存其后部湮沒土中。麒麟身長3.02米,殘高2.7米,頸高1.35米,體圍2.78米,四足已失,造型仰首垂尾,短頸,獨角,已殘,頷下垂長須。翼的形狀別致,由四小翼組成,與胸前長毛渾然一體,秀美多姿,極富裝飾性,獸脊隆起,由頭至尾雕飾成連珠,琢工細膩華麗。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南朝(498年)丹陽縣荊林三城巷北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詳細] |
獅子山土墩墓群位于丹陽司徒鎮(zhèn)甸頭村,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180米,占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山體與四周分界明顯,一看就像是人工的杰作。獅子山土墩墓群是個高規(guī)格的古代墓葬,獅子山這兒還能看到獅子的兩個眼睛和繡球,獅子山的西北面不遠處就是兩個土墩墓——秦角墩土墩墓,這是獅子山的眼睛;再往前還有窯墳墩土墩墓,這是繡球,F(xiàn)存的秦角墩土墩墓墩體上長滿松樹,高出地表約6米。秦角墩土墩墓原本有兩個墩,幾年前修路破壞了一個墩,現(xiàn)在仍然能看到道路在靠近秦角墩土墩墓的地方有個明顯隆起的弧度。當(dāng)時修路的時候,看到這個地方的土與其他地方的泥土顏色不一樣,是黑色的,考慮到可能有墓葬,就沒有再往下挖。因此,非常可……[詳細] |
延陵季子碑位于丹陽市九里鎮(zhèn)南街北端,季子名札,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曾封于延陵,傳說延陵九里季子廟后有季子墓,碑立于廟前。廟已毀。碑圓首,高2.45米,寬1.06米,厚0.12米。碑文為“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兩行10字,篆書陰刻,傳為孔子所書。碑下部有唐大歷十四年(779)蕭定重刻,張從申題字20行,每行5字,今左6行因石破損字無存。每行最下兩字在1980年10月扶正入座時嵌入碑座。在碑文兩旁空白處刻有唐建中元年(780)八月樹碑,建堂,及唐貞元三年(787)、宋元祐元年(1086)、明正德四年(1509)、嘉靖六年(1527)五處款識,字跡已不清晰。碑陰刻“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篆額及蕭定撰、……[詳細] |
“開泰橋”位于丹陽市城區(qū)南門外大街,橫跨于東西向的西門運河上,“開泰橋”又名“草堰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90年左右)。為花崗巖石質(zhì)單孔石拱橋,橫縱聯(lián)鎖式砌置,高10米、長45米、寬9.5米,橋拱部兩側(cè)有“開泰橋”三字,橋體東西明柱各有對聯(lián)一副,東側(cè)為“束京口潮流,百尺虹腰,高踞迎春以上;枕曲阿塔影,千層雁齒,迤趨萃秀而東”。西側(cè)為:“橫波激石,峙并雄關(guān),搖揖鳳凰山秀;堰水長虹,跨當(dāng)孔道,旁通香草河流”。橋面除橫狀階梯石階外,中心線上有豎砌條石路,以便獨輪車通過!伴_泰橋”下方的西門運河,是明萬歷16年(1588)將丹陽縣城西、南城壕拓寬浚深后而成的京杭大運河古河道,從明萬歷16年開始,往……[詳細] |
季河橋位于延陵鎮(zhèn)九里村季子廟南大門,又名奈何橋,現(xiàn)座下的九里大塘原為元、明、清時期的香草河故道,季河橋始建于元至正2年(1342),當(dāng)時由僧法安募建。明景泰2年(1451)改建為石拱橋,位于當(dāng)時的季子廟南門之首。季河橋橋體為青白石石質(zhì),單孔石拱橋,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砌置,南北向,高6.18米,長22.3米,寬5.5米。拱橋兩側(cè)龍門石上各刻有“季河橋”三字,拱角獅面雕塑為省內(nèi)罕見。季河橋完整第體現(xiàn)了明代江南石拱橋的工藝特色,古樸典雅,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1991年被丹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丹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鎮(zhèn)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鎮(zhèn)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詳細] |
丹陽唐中和銅鐘中和銅鐘原系丹陽城內(nèi)南大街普寧寺法物。中和銅鐘高2.14米,厚0.11米,口徑1.41米?谘罔T以寬廓,唇六曲,鐘體黑幼綠,分三段澆鑄,痕跡清晰;凸鑄旋紋和豎向線條將鐘體分成八個部分,腰箍上下各四,內(nèi)鑄矩形和梯形幾何紋樣,布圖簡樸大方,鐘鈕造型為連體雙龍,頭上長有雙角,長舌下垂于鐘頂又微微上卷,身披鱗甲,四足撐立,生動逼真。大鐘銘文稱:“銅鐘重五千五百斤,信女王十四娘捐款鑄造”。據(jù)銘文可知,大鐘鑄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中和銅鐘根據(jù)現(xiàn)代技術(shù)實稱結(jié)果為重6025斤,這為研究唐代與現(xiàn)代衡器比率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數(shù)據(jù),F(xiàn)存于丹陽人民公園![詳細] |
賀甲戰(zhàn)斗亦稱延陵大捷、九里戰(zhàn)斗。民國28年(1939年)11月8日,新四軍一支隊0-團、新六團和丹陽獨立支隊在賀甲村一帶圍殲日本侵略軍。戰(zhàn)斗中敵龜縮賀甲祠堂內(nèi),百余名日軍被新四軍殲滅,威震江南。新六團二營營長劉玉林等94名健兒英勇犧牲。2019年3月,賀甲戰(zhàn)斗舊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總前委舊址位于丹陽城河路寶塔弄5號。在丹陽城河路寶塔弄5號的戴家花園(戴則鈞寓所)。解放之初,中共黨鎮(zhèn)、政、軍、文精英三萬余人,集中丹陽。鄧小平、陳毅等在此指揮解放上海和做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陳毅在此簽署了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第一號令。為解放上海,鄧小平與陳毅在此多次召開會議,制定了“既要保護城市,又要消滅敵人”的戰(zhàn)略,并策劃了接管上海的一系列方法,步驟,5月25日下達總攻令后,第二天早上陳毅率領(lǐng)華東局和司令部赴滬,僅用三日解放了上海。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司令部舊址位于丹陽東門大街46號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鎮(zhèn)江,丹陽相繼解放。陳毅司令員率領(lǐng)的三野司令部于第二天進駐丹陽,設(shè)在原……[詳細] |
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南朝(549年)丹陽縣荊林劉家莊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 蕭衍(公元464-549年),父蕭順之,母張尚柔。迫使齊和帝禪位于己,時年39歲,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餓死,葬修陵。年號天監(jiān),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梁武帝修陵,位于江蘇省丹陽市荊林鄉(xiāng)三城巷,在其父文帝蕭順之建陵之北約100米處。修陵陵冢早已荒平,僅陵前存石麒麟一只,位于神道北側(cè),身長主1米,高又8米,頸高l.45米,體圍2.35米。今存南朝陵墓石……[詳細] |
爛石隴南朝佚名墓石刻位于丹陽的南朝石刻在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卻沒有把爛石隴南朝佚名墓石刻列入全國重點,而是省級文物。石刻共有兩個,一南一北,隔著一條土路對峙。南側(cè)的損壞嚴重,只剩下軀體下側(cè)的部分石塊,而北側(cè)比較完整,但是風(fēng)化嚴重,要仔細辨認,才可以看清局部花紋。據(jù)《丹陽縣志》記載:墓今已平。墓前有2尊石辟邪,南北對列。南辟邪現(xiàn)已碎,北辟邪較完好。形似獅,身長1.58米,高1.54米,頸高0.75米,體圍1.7米。張口吐舌,作蹲踞狀,其形態(tài)為南朝石刻中所僅見。1977年5月提升入座。此墓有齊廢帝海陵王蕭昭文墓之說。(日)曾布川寬《六朝帝陵》:爛石……[詳細] |
金家村陵墓石刻:位于丹陽后巷鎮(zhèn)建山金家村。從景安陵旁邊的路一直向北,大約5公里,是一丁字路口,左轉(zhuǎn)約600米,在路的左邊就是金家村。開車進入村里,找個空地停車。一直向南走,有一片大的田地,四周被圍著,順著田壟,走到最南端,石刻就在那里。這個石刻比較難找,因為田地地勢低洼,四面地勢都比這里高,所以在外面根本看不見。朱偰考察丹陽的南朝石刻,把這里漏掉了,可見多么難找啊。因此《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里沒有此處的照片,也無法比較這個石刻的磨損變化。據(jù)《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文物部門1977年4月將沉于水塘和土中的天祿、麒麟提升安放。東為天祿長2.38米,高2.25米,頸高1.2米,體圍2米,頭已……[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