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東莞市旅游

東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大家團結報社舊址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大嶺村大王嶺村民小組,是一座近代泥磚民房。1941年1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委任杜襟南同志在此創(chuàng)辦《大家團結》報,這是抗戰(zhàn)時期廣東敵后地區(qū)第一份抗日報紙。該報為油印版,每個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進行抗日游擊宣傳,報道國內外新聞及日偽軍的活動等。1941年9月與第五大隊在寶安陽臺山抗日根據地創(chuàng)辦的《新百姓》報合并,是東江縱隊機關報《前進報》的前身。該舊址曾于2005年維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廊院落式布局,長9.11米,寬10.71米,硬山擱檁結構,占地面積約98平方米。該舊址對于研究廣東人民抗日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價……[詳細]
  百歲坊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門塘北岸,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歲至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歲。建筑縱深16.8米,橫寬10.4米,占地面積174.7平米。遠古時候醫(yī)學尚未發(fā)達“人生七十古來稀”。當時南社村謝彥慶、謝實斯、謝振侯妻黃氏、謝彥眷妻葉氏,皆壽一百歲。邑令李文奎,郡守趙元上報朝廷,題請建坊紀念,經朝廷批準,準予賜金建祠,公祠命名“百歲坊”。所以百歲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樣建筑,后面是祠,體現(xiàn)當時對女性的尊重。故祠堂匾稱“仁壽堂”![詳細]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大隊部舊址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大嶺村大王嶺村民小組,是一座泥磚民房。1940年9月,中共前線東江特別委員會召開部隊干部會議,決定把東江地區(qū)的人民抗日武裝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在惠(陽)東(莞)寶(安)地區(qū)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領導中心設在東莞。同年10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開辟大嶺山抗日根據地,在此設立大隊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領導機關也設在此。該舊址曾于2005年維修,坐西北向東南,寬10.70米,長11米,占地面積約137平方米;硬山擱檁結構,墻體采用當地傳統(tǒng)的“金包銀”砌法。該舊址對于研究廣東人民抗日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價值。大隊部遺址作為大……[詳細]
  沙角旗山炮臺舊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沙角社區(qū)沙角電廠內旗山上,建于清光緒九年至十六年(1883—1889)。沙角炮臺擴建時,先后在白草山、捕魚山、侖山、蜈蚣山、旗山、龜山、獅子山、白鶴山、象山、鳳凰山修建了10座炮臺,旗山炮臺為這一時期所建炮臺,占地面積約165平方米,F(xiàn)存有炮位兩個,分別位于旗山山腰的暗堡式炮臺和山腳的露天炮位。暗堡式炮臺由門樓、穿山暗道和暗炮位組成,炮臺門樓缺牌匾,2000年在炮臺附近發(fā)現(xiàn)“旂藏炮臺”碑一通。炮池扇面最大半徑7.2米,扇面弦長8.4米。沙角旗山炮臺舊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明清海防遺存也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會議室舊址,原為大王嶺村劉氏宗祠,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大嶺村大王嶺村民小組。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領導人尹林平、梁鴻鈞與第三大隊負責人曾生、鄔強和盧偉良等,經常在此開會,研究部隊和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討論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問題。1941年5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軍事訓練班在此開班,學員住在會議室內。劉氏宗祠,建于清代,2005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四合院式布局,面闊10.87米,進深17.25米,硬山擱檁結構,占地面積約188平方米。該舊址對于研究廣東人民抗日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鎮(zhèn)遠炮臺舊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南面社區(qū)南山,始建于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1841年2月26日鴉片戰(zhàn)爭“虎門保衛(wèi)戰(zhàn)”失敗,被英軍破壞;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復,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又被英軍破壞;清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鎮(zhèn)遠炮臺,占地面積約2140平方米,由分布于南山西側山腰的七個圓形或半圓形的露天炮位組成,有暗道連接各個炮位,炮位背后有青磚砌筑的兩棟兵房和一間火藥局。另在鎮(zhèn)遠炮臺7號炮位東側新發(fā)現(xiàn)有三座炮位,炮臺石砌圍墻一周和兵房三棟。 鎮(zhèn)遠炮臺舊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明清海防設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節(jié)兵義墳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沙角社區(qū)百草山山麓,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為鴉片戰(zhàn)爭時期沙角之戰(zhàn)中犧牲的75為外地籍清軍勇士合葬墓;1964年、1971年兩次重修。坐東向西,灰砂、花崗石結構,長17.8米,寬17.2米,占地面積約306平方米。墳頭平面呈半圓形,中立一花崗石墓碑,上陰刻行楷書“節(jié)兵義墳”4字,上款刻“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吉日立”,下款刻“節(jié)兵七十五位合葬”,墓后及兩側均有擋土墻三面環(huán)繞。墳頭前面為方形拜堂,再前面是筑有護欄的兩級臺階。節(jié)兵義墳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鴉片戰(zhàn)爭史及中國近代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園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中心,云野公祠左側,建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村民因東園公祠面積小而擇址新建,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9米,總進深16米,占地面積約158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頭門封檐板木雕精美,貼紅紙書“東園公祠”。后堂神臺處原供奉東園公神位。東園公為南社謝氏九世祖,名文卓,八世祖謝宏(號櫵谷)之子。它對研究清代嶺南地區(qū)祠堂建筑及謝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蛇頭灣炮臺舊址建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南面社區(qū)蛇頭灣山頂地勢平坦處。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當時建的是三合土炮臺,并削平前面山土為敵臺,面鋪石板,臺內設炮位十七個,神堂一間,兵房八間。清咸豐六年(1856)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被英軍破壞。清光緒九年(1883)重建,F(xiàn)存炮臺為清光緒時期樣式,坐東北向西南,整座炮臺由三合土圍墻環(huán)護,平面近似長方形,占地面積約2520平方米;東面開大門;圍墻內有兩個露天炮位,一左一右,兩炮位中間有暗道相連。蛇頭灣炮臺舊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明清海防設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社謝氏宗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百歲坊對面,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代曾修繕,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6米,總進深12.7米,占地面積約122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紅砂巖立柱、門框、墻腳石,麻石柱礎、臺階、塾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頭門掛匾“謝氏宗祠”,進門屏風。后堂懸掛“聚順堂”木匾。后堂神臺供奉陳留堂上謝氏歷代祖先牌位及明九世祖至民國廿三世謝氏祖先牌位。該祠堂為南社村明代建造最早的祠堂,對研究嶺南地區(qū)祠堂具有較高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交通站舊址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大嶺村大王嶺村民小組,是一座泥磚民房。1941年10月,國民黨頑軍進攻大嶺山抗日根據地,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主力轉移外線作戰(zhàn),留下小部隊和抗日自衛(wèi)隊在大嶺山堅持內線作戰(zhàn)。為保持部隊之間以及部隊與地方中共組織的聯(lián)系,在缺乏現(xiàn)代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困難條件下,在此以小商店作掩護設立交通站,秘密開展交通聯(lián)絡工作。該舊址曾于2005年維修,坐西北向東南,長9.50米,寬7.49米,院落式布局,硬山擱檁結構,占地面積約71平方米。該舊址對于研究廣東人民抗日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價值。交通站遺址作為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遺址的一部分,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詳細]
  大嶺山抗日民主政權連平聯(lián)鄉(xiāng)辦事處舊址,原名景河李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連平村計嶺。1941年5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配合中共地方組織,在大嶺山已建立八個鄉(xiāng)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成立全區(qū)性的政權機構——連平聯(lián)鄉(xiāng)辦事處,負責處理根據地內的民政事務。景河李公祠,始建于清代,2004年重修。 坐東北向西南,三間兩進兩廊合院式布局,面闊11.37米,進深16.68米,占地面積約190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蝴蝶瓦。該舊址對于研究嶺南抗日革命史及清代祠堂具有重要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沙角捕魚臺舊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沙角社區(qū)捕魚山,在旗山東邊,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由前捕魚臺、后捕魚臺、左捕魚臺、右捕魚臺四臺組成,占地面積約22,490平方米;四臺一字排開,隱藏山中,為暗堡式炮臺;穿山暗道為磚石砌墻,灰沙粉刷,水泥砂石鋪地;暗炮位方木支撐蓋頂,頂部拱圓;在捕魚山頂建有露天炮位一座,炮池呈圓形。沙角諸臺以捕魚臺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有門樓一座,護墻圍繞,頗為壯觀。圍墻內筑炮臺,并設有兵房和練兵場。沙角捕魚臺舊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明清海防遺存也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寶卿家塾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zhèn)塘尾村舊圍內,建于清代。坐西向東,總面闊8.61米,總進深9.43米,占地面積約81平方米。院門為八角形紅石框門,屋分三間,左側為廚房,中屋設0。寶卿公諱鈺,字銓江,號寶卿,清國學生(監(jiān)生)。民國初年,寶卿之子祖璋(字澍仁,別字冀南,曾執(zhí)掌云崗社學,創(chuàng)立追遠堂小學)擴建祖居,改家祠為書院,F(xiàn)存東莞清末探花陳伯陶1919年題書的“寶卿家塾”匾額。家塾內有一方石碑,詳細記載了家塾建筑的來歷。該家塾裝飾大量的木雕構件、琉璃花窗等,對研究清代嶺南地區(qū)家塾及教育狀況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應洛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中心東園公祠左側,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0.8米,總進深20.8米,占地面積約225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頭門匾額陽刻“應洛公祠”,進門有屏風。頭門前建有圍墻。后堂掛匾“懋本堂”,神臺處供奉應洛公及謝氏歷代祖先神位。應洛公為南社謝氏十四世祖。它對研究清代嶺南地區(qū)祠堂建筑及謝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晚節(jié)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應洛公祠左側,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1.75米,總進深22.5米,占地面積約264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正面墻裙紅砂巖。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碌灰筒瓦。頭門檐下壁畫、木雕精美,進門有擋中。后堂神臺處供奉明七世祖至明十一世祖神位。后墻內有乾隆四十年重修碑兩塊。晚節(jié)公為南社謝氏七世祖,該祠對研究嶺南地區(qū)祠堂具有很高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社關帝廟,又名武帝廟,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東坊村民小組辦公室左側,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坐西向東,三間二進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米,總進深20米,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紅砂巖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頭門兩側塾臺,掛匾“武帝廟”,進門有屏風。天井中建獨立香亭。正廳內掛匾“乾坤正氣”,供奉關帝神像。該建筑壁畫、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筑具有重要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定洋臺舊址,又稱鵝夷炮臺,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九門寨社區(qū)鵝山山腳,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春,與虎門炮臺第一道防線的沙角炮臺遙相對應,扼守從三門口進入太平河道之要沖。坐西北向東南,現(xiàn)存的定洋炮臺有3座炮位,由兩個主炮位、一個輔助炮位組成。主炮位之間有長度50米、寬度約3米的暗道相連,有貯彈室、暗室。暗道、暗室基礎為麻石,紅磚券頂。輔助炮位較小。三間拱頂立柱西式清兵營房,面寬14.85米,進深10.8米。定洋臺舊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研究明清海防設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操場舊址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zhèn)大嶺村大王嶺村民小組,為一縱長不規(guī)則平地。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于1940年10月挺進大嶺山后,為了提高指戰(zhàn)員的軍事素質,增強部隊戰(zhàn)斗力,把此地開辟為操場,開展軍事訓練。1941年5月,為了適應部隊迅速發(fā)展壯大和游擊戰(zhàn)爭的需要,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在大王嶺舉辦軍事訓練班,第三、第五大隊選送班、排干部參加,利用操場進行軍事訓練。該舊址長46.5米,寬11-21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該舊址對于研究廣東人民抗日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社百歲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門塘北岸,明萬歷二十年(1592)為紀念村中百歲老人而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4米,總進深10.7米,占地面積約195平方米。磚石木結構,青磚墻體,紅砂巖墻裙、勒腳、門框、柱及柱礎。硬山頂,人字山墻,首進灰塑博古紋脊,上立一對鰲魚,二進龍舟脊,綠琉璃瓦當及滴水。首進屋頂以墻體承重,二進前部分瓜柱抬梁承重,后部分以墻體承重。該祠對研究明清時期嶺南地區(qū)祠堂具有很高的價值。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