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旅游

蘇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軒轅宮正殿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楊灣蕢家山麓。軒轅宮始建于唐,原有山門、碧霞元君祠、城隍廟、正殿、火神殿等建筑,現(xiàn)僅存氣勢雄偉的軒轅宮正殿和城隍廟。正殿曾作較大規(guī)模修繕,殿中安放花崗石軒轅黃帝像。殿前城隍廟今改為碑刻陳列室,存有明清時代珍貴石刻,陳列室中的陰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間,80年代在東山陸巷出土,系一仿木結(jié)構(gòu)石筑,高3.58米,直徑2.5米,六角形。六角形的每一面都有石刻,中間為藏尸骨之所。陰亭第一面刻有“葉時敬妻周氏之墓”,它是明代一種特殊的墓葬形式,彌足珍貴。殿朝向西面太湖,面闊三間,進深九檁,高10多米,單檐歇山頂,翼角翹起,出檐深遠。角柱升起,有側(cè)腳,楠木梁柱,形態(tài)自然而少斧……[詳細]
  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為我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跡。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于現(xiàn)址。據(jù)文獻記載,瀏河天妃宮同湄洲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天后宮一起被統(tǒng)稱為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瀏河天妃宮因此成為江南地區(qū)最古老、最負盛名、最具獨特歷史價值的媽祖廟。據(jù)史料記載:當年鄭和七次下西洋都在這里祭拜媽祖,以祈求海上的平安,場面非常隆重。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從劉家港出海之前都要必先率船隊官兵把天妃宮修葺一新,在此進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而每次平安歸航時又要至此朝拜謝神,并供奉船模,并將記載七次下西洋經(jīng)過的《通……[詳細]
  紫金庵羅漢塑像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在洞庭東山西卯塢內(nèi)。始創(chuàng)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雖僅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間雕塑名-潮夫婦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羅漢像而聲名遠揚。紫金庵大殿正面巍坐在覆蓮座上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迦葉和阿難侍立兩旁;海島觀音壁立“三世佛”后;而各現(xiàn)妙相的十六羅漢分列于大殿兩側(cè)的佛龕內(nèi)。紫金庵羅漢塑像造型十分準確,形體比例適度,姿態(tài)生動,容貌各異。有的在凝想,有的在假寐,有的在訕笑,有的在愁思,各種姿態(tài)雕塑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伴L眉”羅漢慈顏善目,滿臉福相;“評酒”羅漢遍嘗杜康,一副醉態(tài);“伏虎”羅漢雖老態(tài)龍鐘,然而卻法力無邊,只用手向老虎一招,那斑爛猛虎……[詳細]
  思本橋又名思汾橋,位于同里鎮(zhèn)西南郊潦浜村的橋港里。據(jù)同里舊志記載,為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里人葉茵建造。1995年4月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吳江市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橋之一。葉茵是宋代著名詩人,此人樂于善舉,曾為里中修建多座橋梁,思本橋即其一,俗名思汾橋,思本取名“當思以民為本”之意。思本橋架于橋港里中段,東西走向,系單孔拱形橋,橋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橋全長22.5米,寬1.8米,橋面長5.4米,略呈弧形,橋跨度達9米,矢高4.5米,矢跨比正好為1∶2,拱券(并列砌筑,由七道平行的券石組成)呈半圓形,與水中倒影虛實相接,合成整園,波光粼粼,秀麗異常。該橋具有獨特的形體結(jié)構(gòu)和架橋……[詳細]
  萬佛石塔,原名禪師塔,座落在吳縣市鎮(zhèn)湖西華裝飾的西涇村(西京村)。它面對太湖,隔湖與光福窯上山相望。堅固耐用太湖水患多,而塔是佛的象征,佛是威力無比的化身,為了消災鎮(zhèn)邪,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始建該塔,作為鎮(zhèn)湖之物。    在明朝成化年間,高僧昕乚將塔進行了洗刷整修。由重建至今,已經(jīng)歷了692年的風風雨雨了。    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nèi)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它既不同于漢族傳統(tǒng)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我國的-塔(瓶型塔),可謂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塔原座落在江南名剎秀峰附近,座北朝南,通高11.2米,分臺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塔……[詳細]
  玄妙觀坐落在江蘇省蘇州市中心——觀前街。玄妙觀又名圓妙觀,創(chuàng)建于西晉咸寧二年(276年),初名“真慶道院”,唐開元二年(714年)改名為“開元宮”。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賜額“天慶觀”。南宋初金兵南下,天慶觀被毀,后于紹興十六年到醇熙六年(1146-1179年)經(jīng)過多次重修,現(xiàn)存的規(guī)模宏偉的三清殿就是醇熙六年(1179年)建造的。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詔改為今名“玄妙觀”。清康熙年間的極盛時期有殿宇三十余座,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道觀之一,為了避諱康熙帝玄燁之名,故而改名為“圓妙觀”。后來又經(jīng)多次的破壞和重修,但都沒有達到原先的規(guī)模,現(xiàn)存較大的建筑主要有正山門和三清殿。正山門面對宮巷,十……[詳細]
  東廟橋時代:宋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全橋除民國年間增置花崗巖欄石、望柱外,其他均由初建時的武康石構(gòu)筑。武康石也叫紫石,石面布有細小的蜂窩眼,顏色深赤,原產(chǎn)于浙江省武康(已于1958年并入德清縣),宋代及元代時,江南一帶常用這種石頭來造橋,東廟橋上的大部分構(gòu)件為此石,可佐證其的最初建造年代確實是在宋代。水盤石和排柱渾厚穩(wěn)重,排柱與橫系石平接嚴密。每根石梁均從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厚,外側(cè)又鑿有弧度,整個橋面略呈拱形,造型美觀。次孔石梁邊端分別鐫刻如意云圖案,形成各異,飄然生動。東廟橋的構(gòu)造技術(shù)頗有特色。其底盤石和排柱渾厚穩(wěn)重,排柱與橫系石平接嚴密,受力勻稱。三孔橋面架設(shè)六根石梁,石梁間鋪設(shè)石板。每根……[詳細]
  位于盤門內(nèi)東大街11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由吳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保護管理。開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孫權(quán)為乳母陳氏所建。隋開皇九年(589年)吳縣令孫寬廢寺,唐貞觀二年(628年)僧慧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令改名。大順二年(891年),孫儒占據(jù)蘇州,開元寺被付之一炬。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吳越錢氏遷建開元寺于盤門內(nèi)現(xiàn)址。宋至明屢經(jīng)廢興。清咸豐十年(1860年)又毀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稍事重修,未復舊觀。無梁殿是開元寺現(xiàn)在僅存的一座古建筑。無梁殿即藏經(jīng)閣,建于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原先供奉無量壽佛,又名無量殿;因為都是磨磚嵌縫縱橫……[詳細]
  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址位于中國東部江蘇省蘇州市鳳凰街定慧寺巷22號,是一處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的古塔及大殿建筑遺址。羅漢院雙塔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兩座塔的規(guī)模和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均為八角形0式磚結(jié)構(gòu)塔,塔身通高33.3米,共7層,底層每邊寬5.5米。塔身各層僅四面辟門,其余四面則隱刻出直欞窗,門窗之上有闌額及斗拱支撐塔檐。塔檐以磚疊澀挑出,弧度較大,共六層,至角起翹,表現(xiàn)出明顯的江南建筑風格。塔室平面除第二層為八角形外,其余6層均為四方形。各層之間順次按45度角相互重疊轉(zhuǎn)換,從下向上仍構(gòu)成八角形的形式。塔剎為鐵制,約占塔高的1/4,這在中國古塔中是極為罕見的。正殿遺址位……[詳細]
  師儉堂位于江蘇吳江震澤鎮(zhèn),為江蘇與浙江的交界處。師儉堂曾為震澤望族徐氏所有。宅院占地二千多畝,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六進高墻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間。院內(nèi)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nèi)宅、花園、下房于一體,街中建宅,宅內(nèi)含街。建筑布局上三條軸線巧構(gòu)空間組合,營造出凝重古樸的傳統(tǒng)中式風格,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紳士坐行經(jīng)商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為近代江南民間建筑所罕見。師儉堂布局極為規(guī)整嚴謹,前后六進總開間誤差小于5厘米。若每間洞開,可以從河埠一直望到第六進廳堂上的屏門,庭院深深,體現(xiàn)了封建時代的門第造型。師儉堂地勢從第一進到第六進緩緩抬升,前后高差45厘米……[詳細]
  據(jù)說到梅李鎮(zhèn)沒看聚沙塔,就等于沒到梅李鎮(zhèn),所以一到此地,人們總愛前去領(lǐng)略一下聚沙塔影的旖旎風光。感受逝者如斯,沒想到,點滴間能聚沙成塔,一聲嘆息,卻已過了千年。聚沙塔確實是一座標志性的著名古塔。據(jù)史料記載,聚沙塔,原稱“聚沙百福寶塔”,為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建,又傳為三國赤烏年間孫權(quán)之母吳國太捐資興建,如果成立的話,這一下子就把歷史向前推進了900年,但許多專家認為還是前者說法比較靠譜。至于為什么建要“聚沙塔”,民間流傳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鎮(zhèn)水之寶。常熟本就位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上,梅李鎮(zhèn)當時又地處江海之濱,常受江潮倒灌的洪澇之患,苦不堪言,齊心協(xié)力建塔鎮(zhèn)水已成不約而同的心……[詳細]
  燕園,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古城區(qū)新峰巷該園至今已有220多年歷史,是常熟古典園林中存世時間最長、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私家園林之一,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燕園自1982年起陸續(xù)修復,當年對園中三嬋娟室、佇秋簃等景點按原有布局進行了重建,于1984年上半年竣工并對外開放。1998年6月,燕園實施第二期修復工程,于2000年10月竣工,歷時3年,共投資200萬元,對燕園16景中的五芝堂、賞詩閣、天際歸舟等12景進行修復,得以重現(xiàn)。2007年3月起,又將燕園十愿樓、冬榮老屋、一希瓦閣、竹里行櫥四景修復,主要恢復建筑面積376平方米。建筑風貌和原先保持一致,充分體現(xiàn)江……[詳細]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鳳凰鎮(zhèn)恬莊北街楊宅為清朝乾隆初期所建。由榜眼府、楊氏南宅和楊氏孝坊組成。自2006年開始,市鎮(zhèn)兩級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修復后的三處古建筑占地面積558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132平方米,為傳統(tǒng)明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相傳唐宋興盛之極的河陽古鎮(zhèn)在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數(shù)千間房屋毀于戰(zhàn)火。古鎮(zhèn)鎮(zhèn)民看中河陽山東麓約二公里外一條叫“奚浦塘”的小溪,舉族遷徒至小溪兩岸定居,于是便有了恬莊古鎮(zhèn)。清代乾隆中期,古鎮(zhèn)進入了鼎盛時期。恬莊古鎮(zhèn)人文薈萃,狀元、榜眼、進士、舉人等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最有名的當數(shù)清代順治年間狀元孫承恩、咸豐年間榜眼楊泗孫、嘉慶年間進士楊希銓、道光年……[詳細]
  時代:清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蘇州織造署是“江南三織造”之一。198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百年名校的江蘇省蘇州十中,這里曾是蘇州織造署的西花園,為皇帝行宮后花園。當年康熙帝六下江南,祖孫倆在蘇州均駐蹕西花園?椩焓共芤ú苎┣圩娓福┲冈鵀榭滴醯廴槟福芤啄暌苍雽m陪康熙讀書。蘇州織造署西花園長期作為行宮,實際上已經(jīng)是皇家園林了。園內(nèi)瑞云峰,也是江南園林太湖石名峰之一,被譽為“妍巧甲于江南”。蘇州是中國“四大綢都”之一,自古絲織業(yè)發(fā)達,為中國絲織中心之一,被譽為“絲綢之府”。為滿足宮廷需求,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蘇州設(shè)立織造局,明代由太……[詳細]
  曲園,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俞樾故居即曲園,位于蘇州市人民路馬醫(yī)科43號,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資助,購得馬醫(yī)科巷西大學士潘世恩故宅廢地,親自規(guī)劃,構(gòu)屋30余楹,作為起居、著述之處。在居住區(qū)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則全之意,構(gòu)筑小園取名曲園,宅門懸李鴻章書德清余太史著書之廬橫匾。俞樾故居位于蘇州市人民路馬醫(yī)科43號,占地共2800平方米,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分五進,其東又建配房若干,與正宅之間以備弄分隔有相互溝通。其西、北為亭園部分,形成一曲尺形,對正宅形成半包圍格局。正宅門廳和轎廳皆為……[詳細]
  蘇州藝圃蘇州藝圃,地處金、閶二門間的文衙弄。園景開朗,風格質(zhì)樸,較多地保存了建園初期的格局。有其較高的歷史與藝術(shù)價值。全園有地僅為五畝,以約占五分之一的池水為中心。水面集中,其東南及西南兩角,各有水灣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制不同的石板橋一座,故而水面顯得開闊流動,絕無擁塞局促之感。池水之北多建筑,博雅堂為園中主要廳堂,其南端有小院,設(shè)湖石花臺,院南臨池處,建有水榭五間,兩側(cè)廂房則與池水東、西兩面的廂房相連。池水之南為假山,以土堆成,臨處之處,則以湖石疊成絕壁、危徑,既多變化又較自然。于池北遠望此處,山石嶙剛,樹木蔥郁,給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為園中的主要對景。此種以池水、石徑、絕壁相結(jié)合……[詳細]
  寂鑒寺石殿位于蘇州城西12公里處吳縣藏書鎮(zhèn)(善人橋)北天池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寺平面呈橢圓形,山門兩側(cè)依山鑿筑有仿木構(gòu)石屋極樂園與兜率宮,分別為重檐歇山頂和單檐歇山頂。寂鑒寺石殿名為西天寺,南向,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明間后部突出,故石殿平面呈“凸”字形,宋代稱之為“0屋”。石殿緊挨山崖,仿木構(gòu),無斗拱,單檐歇山頂。元至正十七年(1357),僧道在創(chuàng)建寂鑒禪庵,后經(jīng)重修,改為寂鑒寺。石殿、佛龕及造像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至二十三年(1363)。寺南山門東西兩側(cè)各有石龕一座,分別題為“兜率宮”、“極樂園”,均依山巖建筑,面闊1間,仿木結(jié)構(gòu),歇山頂抱廈式。龕內(nèi)各以整塊山巖雕刻立佛……[詳細]
  柳亞子紀念館坐落在歷史文化名鎮(zhèn)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鎮(zhèn)黎里古鎮(zhèn)上,東鄰上海,北接蘇州,南連浙江,太浦河穿過古鎮(zhèn),東西兩頭連接著巨浸分湖與京杭大運河,“318”國道及“蘇同黎”公路縱橫交錯,“蘇嘉杭”、“-滬”高速在黎里均設(shè)有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柳亞子紀念館,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間的優(yōu)秀建筑,又是一處近現(xiàn)代的重要史跡,原為清乾隆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賜福堂”,前后六進,備弄深達92.9米,占地面積2603平方米,建筑面積2862平方米,101個自然間,F(xiàn)存的三座磚刻門樓,高大氣派、栩栩如生,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1922年,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這座深宅……[詳細]
  耦園位于平江歷史街區(qū)小新橋巷7號,三面臨河,一面沿街,宅園總面積8000平方米。耦園東部舊址原為清雍正時保寧知府陸錦所筑“涉園”,光緒初年,湖洲沈秉成購得涉園廢址,聘名畫家顧蕓等設(shè)計,營筑宅園。因宅之東西各有一園,又寓夫婦偕隱之意,故名偶園。1932年,楊蔭榆于此創(chuàng)辦二樂女子學社。1939年,史學家錢穆攜眷寓居東花園,1958年,蘇州振亞絲織廠用作工人療養(yǎng)所、宿舍、倉庫、托兒所。1965年部分向社會開放,1994年全部開放。耦園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耦園是布局獨特的庭院式園林,住宅居中,園分東、西,園宅之間以重樓聯(lián)通。西花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分隔為……[詳細]
  常熟言子祠為明代建筑,占地總面積為1008平方米,是祭祀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的專祠,該建筑是常熟保存最早的古代官式祠廟建筑,也是全國唯一一處在文廟范圍內(nèi),單獨設(shè)祠祭祀孔子學生言偃的建筑。常熟言子祠,初名吳公子游祠,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知縣孫應時建。端平三年(1236年),知縣王爚遷建言子祠于文廟之后,是為將言子祠納入文廟建筑序列之始。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重建言子祠于文廟(大成殿)東,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清康熙間(1662-1722年)圣祖南巡御書“文開吳會”額,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御書“道啟東南”額,曾俱榜祠中。同治十一年(1872年),兩江總督曾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