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云山風景區(qū)位于井陘縣東北部,距石家莊市20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稱。東望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西顧為莽莽蒼巖的太行群峰。掛云山西峰稱青泉觀,又稱“觀日峰”,是登高觀日出的絕佳之地。山頂建有三皇五帝廟,連心橋,祭烈臺,烈士紀念亭。在掛云山腳下的孫莊,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央直屬機關子弟的育才學校所在地,中央機關進駐西柏坡,其……[詳細] |
井陘水鄉(xiāng)位于威州,冶河兩岸,風光秀麗,景色別致,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江南,故有“井陘江南”的美譽;河道廣闊、平坦,水面幽靜,宛若平湖,河邊更有九蓮洞、賈良圖、賈良田烈士紀念館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觀,是集水上、陸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色相結合的景區(qū)。每逢春季,冶河兩岸,郁郁蔥蔥、山川秀美;一入冬季,水天一色、群鳥于飛,蔚然壯觀……[詳細] |
井陘朝陽寺位于井陘縣北正鄉(xiāng)東南正村,西鄰微礦工路,交通便利,2001年6月1日被井陘縣民政局批準為佛教活動場所。據(jù)寺內碑文記載,朝陽寺先后于明朝嘉靖年及清朝嘉慶年間進行過重修。但由于年代久遠、世事滄桑,寺內殿宇損壞嚴重,佛容失色、僧僚短缺,景況凋零。自1997年以來寺內各殿均已多次重修,如今朝陽寺建筑總面積現(xiàn)為635.……[詳細] |
大梁江位于井陘縣南障城鎮(zhèn)西部,該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是一個完整的山區(qū)古村落。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鋪成,高低交錯、縱橫交織。村中的石碾、石碑、石刻隨處可見,石砌排水洞貫穿整個村落。314座四合院,共4000多間房,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雙重特色,且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古色古香,有著歷史的厚重感![詳細] |
風擋山位于石家莊以西75公里井陘境內,海拔1020米的風擋山,位于井陘縣測魚鎮(zhèn)沿莊村東南,是太行山第一道嶺,與井陘,平定,昔陽,元氏,贊皇五縣交界地方,山西面是張河灣蓄能電站,山南面是錦山風景區(qū),毗鄰203省道200米。山底海拔460米山頂海拔1020米。山勢陡峭,植被良好,山腳下一條季節(jié)河。半山上多處清泉四季長流,且……[詳細] |
竇王嶺景區(qū)位于鹿泉市和井陘縣的交界處,屬井陘地界。2010年開發(fā),占地面積1000余畝。為何叫竇王嶺?蓋因隋末農民起義英雄竇建德曾率兵在在此戰(zhàn)斗和生活而得名——這里散落著1300年前竇建德農民起義軍的行營。竇建德推翻隋朝-,建立大夏政權的征戰(zhàn)中,在此安營扎寨,建立根據(jù)地,形成有前沿有縱深有后方的防御體系。在井陘縣20多……[詳細] |
天長鎮(zhèn)位于井陘縣西部,東距河北省會石家莊市45公里,西距山西省會太原市135公里,北距革命圣地西柏坡60公里,南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蒼巖山38公里。該處為太行八陘之一,是石家莊市進入太原市的必經之地,素有“晉冀交通咽喉”之稱。這里交通方便,有石太高速公路、國道307公路、省道平涉公路從鎮(zhèn)區(qū)通過。天長鎮(zhèn)為河北省重點鎮(zhèn),現(xiàn)轄……[詳細] |
位于井陘縣西南、娘子關東約30公里處,有“簸箕城”之稱。位于井陘縣西南、娘子關東約30公里處。東、南、西三面臨綿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稱。唐代設天長鎮(zhèn),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移井陘縣治于此。明初,據(jù)載縣城周三里二十步,高三文五。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沖壞,后以石砌南城。隆慶六年(1572年)大雨,……[詳細] |
井陘窯遺址位于河北省井陘縣中北部和井陘礦區(qū),是一處分布面廣、燒造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窯址群。它歷經隋、唐、五代、宋、金直至元、明、清共約1300多年的歷史時期。井陘窯是在我國陶瓷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河北省四大窯之一,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考古工作者經過10年的考古調查,已經發(fā)現(xiàn)并確定了10處窯……[詳細] |
隱鳳山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zhèn)北障城村村北,距石家莊約35公里,是一處新開發(fā)的以險峻奇秀為特色的風景區(qū)。隱鳳山不是很高,海拔800余米,但是山勢雄偉,懸崖聳立。 隱鳳山很美,它環(huán)形的絕壁山體,猶如一只從烈火中振翅高飛的鳳凰,其下鳳凰海更是美得令人臨波沉醉……隱鳳山海拔只有約800米,但就是在這800米的峭壁之上,有……[詳細] |
秦皇古道距石家莊30公里,井陘縣城向東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鐵路倚其而過。這里關山環(huán)立,地勢險要,是山西、陜西通京的交通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 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較陡峭,路邊保留著或立……[詳細] |
石鼓寺位于井陘縣城西北25公里的陘山上,景區(qū)占地10平方公里,相傳周穆王曾在此狩獵。石鼓寺現(xiàn)存石鼓一面,傳說是女媧補天之石雕成。貞觀五年石鼓曾不擊自鳴,驚動天子御駕親臨。這里林木繁茂,四季風景如畫,古人曾有“百里山巒百里景,移步拾階滿山詩”的勝贊![詳細] |
甘陶湖位于蒼巖山福慶寺南13公里,水面面積100余畝,蓄水1.2億立方米。這里湖光十色、景色迷人,可休閑垂釣、駕船觀光,有“北方小三峽”之稱,國家批準在這里投資70多億元的蓄能電站正在興建中![詳細] |
金華寺位于井陘縣東南部,距井陘縣城10公里,景區(qū)占地近萬畝,山嶺相依、群峰如套、山水相映、景色秀美、植被茂密、空氣清新。區(qū)內的金華寺始建于漢代,相鄰有觀音山、三清觀、朝陽洞等景觀。景區(qū)內建有多座家庭式別墅,可帶家人到這里,休閑度假,避暑療養(yǎng)。金華寺風景區(qū)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小環(huán)境影響,氣候區(qū)域性變化較為明顯……[詳細] |
福慶寺位于河北省井陘縣南蒼巖山風景名勝區(qū)內,東鄰鑾駕山,西連朱會嶺,南接天臺山,北與鑾臺坡隔寺溝河相望。福慶寺原名興善寺,相傳為觀音菩薩古老道場。據(jù)寺中現(xiàn)存最早的宋乾興元年(1022年)《井陘縣大化鄉(xiāng)新修蒼巖山福慶寺碑銘井序》碑文所記,福慶寺原創(chuàng)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間(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據(jù),那……[詳細] |
錦山森林公園風景區(qū)位于井陘、平定、贊皇、昔陽四縣交界處,海拔高度800—1273米,是省級森林公園,總面積88平方公頃。這里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12.9℃,年平均降水量500㎜。錦山以碧湖、茂林、奇峰“三絕”聞名,奇、秀、雄并存,幽、靜、險齊聚。錦山森林公園內有各類植物達330余種,動物180多種,景區(qū)富含高濃度的負氧……[詳細] |
于家石頭村AAA 于家石頭村,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村落史詩。于家石頭村位于河北省井陘縣城微水鎮(zhèn)西南約十五公里處,建于明朝成化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這個石頭村在四面環(huán)山的洼地,山巒環(huán)抱,綠樹掩映,不到村頭見不到人家。當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走進這個村子,一下就置身于石頭的世界: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橋石欄……[詳細] |
在東關路北側,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古宅門前,一對石獅威武地蹲守著,檐前突起的木椽依然堅固,椽頭用灰磚雕出的獅像栩栩如生。同行的宋古城開發(fā)辦主任、原天長鎮(zhèn)黨委副書記、人大主任吳同庭說,這里就是“許總兵故居”。許總兵,名許國壁,清康熙年間曾管通州副總兵事,因此住宅被稱為“總兵故居”!翱偙示印币赖貏荻,南低北高,分為高中低三……[詳細] |
出天長鎮(zhèn)往東南方向,是一座不大的山,山腳下一條山路彎彎曲曲地穿山而過。這樣一條普通的、坑坑洼洼的山路竟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這就是在井陘境內的著名的秦皇古驛道。與知名的東天門一帶的古驛道相比,這段古道看不到當年的車轍,只留下一條清晰的雨水沖刷的痕跡。吳同庭說,這條山路看似簡單,可你瞧瞧兩邊,窄窄的小路兩旁是壁立的石山,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