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廟群位于縣城東500米處,因層巒疊嶂,嶺脈逶迤九重,游走如龍,故又稱九龍山。據(jù)史料記載山上建筑明代時已初具規(guī)模,后經(jīng)多次修葺、擴建,清代至民國為鼎盛時期。其地理位置獨特,建筑龐大,以雄險取勢,加之僧道云集,曾名震塞外,是周邊地區(qū)很有影響的古剎和名勝古跡。解放前部分廟宇毀于戰(zhàn)火,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局部再遭破壞,八十年代……[詳細] |
麟州故城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店塔鎮(zhèn)楊城村西北部的楊城山上。麟州城始建于唐代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廢棄于明代正統(tǒng)八年(公元1443),歷時719年。五代麟州刺史楊宏信及其長子楊重勛和其孫楊光,世代守衛(wèi)著麟州,抵御契丹、西夏守衛(wèi)國土。而楊宏信的次子楊業(yè)和其孫楊延昭均為宋代名將,在山西朔州北距契丹,稱雄一方。由于麟州故……[詳細] |
石峁遺址位于陜西省神木縣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遺址面積約90萬平方米。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峁遺址于1976-1981年發(fā)掘,發(fā)現(xiàn)有房……[詳細] |
“西津寺”古稱“寶峰寺”,座落在神木縣馬鎮(zhèn)鎮(zhèn)南沿黃河之濱七里處的石山上、占地五畝,始建年代不詳,據(jù)府谷縣志和碑記載,曾于元代中統(tǒng)三年(公元1263年)、明正統(tǒng)八年(公元1443年)、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多次擴建維修。清末此寺廟達到鼎盛時期,有數(shù)位僧人主持佛事,鐘聲悠揚,香煙繚繞,與佳……[詳細] |
凱歌樓,俗稱大樓、中樓,位于神木縣城舊街中心,是神木縣僅存的一座三層樓閣式古建筑。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駐守神木參將高天吉御敵凱旋,為紀念勝利并報答“神恩”而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被焚于戰(zhàn)亂繼又在原臺基上重修。樓為磚木結構,通高18.375米,座北向南,一層為臺基,略呈方形,南北長20.65米,東西寬……[詳細] |
楊家城即麟州故城位于神木縣城東北約15公里處的店塔鎮(zhèn)楊城村。據(jù)史料記載,該城始建于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赫赫有名的楊家將祖籍就在麟州,五代晚期、后晉(公元936-946)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割讓契丹,楊弘信(即楊宏信、楊信)為麟州地方土豪自立為刺史。其長子:楊重貴(即楊繼業(yè)、楊……[詳細] |
柏林堡位于縣城西南25公里處。明成化初巡撫盧祥先置城于山原,周圍202步,東西2門,樓鋪8座。萬歷三十五年(1607)巡撫涂宗浚用磚包砌。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三十五年(1786)兩次重修。堡內(nèi)東西街1道。今被沙淹,已成斷壁殘垣![詳細] |
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地海拔多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達1400~1500米,個別地區(qū)可達1600米左右。東南部河谷低至950米。毛烏素沙區(qū)主要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與黃土高原之間的湖積沖積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區(qū)外圍和伸入沙區(qū)境內(nèi)的梁地主要是白堊紀紅色和灰色砂巖,巖層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頂面平坦。各種第四系沉積物均具……[詳細] |
神木二郎山AAAA 神木二郎山俗稱西山,也稱“駝峰山”,位于榆林神木縣城西1公里處。二郎山山勢蜿蜒,巍峨險峻?咭昂、禿尾河會流于山前,古長城穿行于山后。西邊沙石相間,果林成片,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來此山,他觀山狀如似筆架,所以將此山御之曰:“筆架山”。后來,文人學士來此,有觀其貌似駝峰,故多稱……[詳細] |
高家堡古城,唐屬豐州地,舊稱飛鴉川、彌川。位于神木縣城西50公里的禿尾河東岸,西北距明長城約5公里。據(jù)清道光版《神木縣志》載:城池始建于明正統(tǒng)四年(公元1439年),原隸屬佳州,清末劃歸神木。該城原為夯筑土城,明萬歷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用磚包砌,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兩度重修,……[詳細] |
神木紅堿淖AAAA 紅堿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神木縣西北部神府、東勝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紅堿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區(qū)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屬高原性內(nèi)陸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堿淖四周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東側有天然牧場爾林兔草原,水草豐盛,牛羊成群。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