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大宗祠位于順德區(qū)杏壇大街。為明代建筑(約1500年),清代有重修。坐北向南,進深三進,總面闊15.25米,總進深29.38米。硬山頂,青磚木結構,紅砂巖石地腳。第一進面闊五間。前后包臺共4個。前兩包臺有八角石柱6條,龍鳳抱鼓石一對。后包臺坤甸木柱4條,兩邊石臺階。明間設上、下兩門。檐柱為八棱型石柱、六棱型石柱,覆盆……[詳細] |
劉氏大宗祠位于杏壇鎮(zhèn)逢簡村,堂號“追遠堂”。始建于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明天啟年間擴建。清嘉慶年間及2002年多次重修。劉氏供奉至今已有二十二世了。當時稱“影堂”,后改為:“追遠堂”。是目前珠三角保留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明代祠堂。是逢簡最大的祠堂,也是順德五大祠堂之一。據(jù)傳,逢簡劉氏是中山靖王之后,與劉備同宗,是漢高……[詳細] |
覺妙凈院始建于1852年(即咸豐二年)。原為李姓祖屋,建筑面積約160平方米之民房。該院原名“勝樂庵”,到解放時聽說已經(jīng)歷六任住持,由于60年代因殘破而毀壞。后由于1986年至1990年間有港澳華僑及內地善信鼎力集資在原地重建。又由于1997年經(jīng)上級批準擴建了講經(jīng)堂,釋家殿堂,觀音閣、地藏殿、祖堂、功德堂等。至今建筑占……[詳細] |
和之梁公祠,堂號“世昌堂”。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歷時30年才建成。中堂前廡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體量較大。后堂前后三步廊。祠堂規(guī)模較大,完整的保留了清后期的建筑風格。祠堂的磚、木、石雕工藝精致。是逢簡村保留最好的祠堂之一。和之梁公祠位于逢簡嘉厚街,占地接近900平方米。祠堂大氣而不失精致,高聳的人字封……[詳細] |
古朗村位于順德杏壇鎮(zhèn),離鎮(zhèn)中心西北5.5公里,面臨甘竹灘,面積5.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00余人。古朗村素有“西江水先到古朗”的說法,村內水道縱橫,古橋座座。和順德很多古村一樣,古朗也已經(jīng)有了數(shù)百年的歷史。古朗開村于宋末元初,鼎盛時期有萬余人口。數(shù)百年過去,古朗八景——青云起鳳、西河洗浴、沙溪分流、飛舟引龍、二角孖……[詳細] |
龍眼村位于順德區(qū)勒流街道東南部,連接佛山一環(huán)出口,轄區(qū)面積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00多人,以梁、呂姓人數(shù)居多,龍眼古稱“龍渚”,“渚”為小洲,西漢時期以蠶崗和演水間的村落為中心稱“甕城堡”(后稱石涌堡),龍眼屬石涌堡所轄,后以“龍眼”代替“龍渚”,龍眼也因龍舟點睛民俗活動名聞遠近,至今,傳承了六百多年歷史。村內……[詳細] |
沙頭村位于均安鎮(zhèn)府南2公里,面積2.3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約4500人,沙頭村早在宋代由新會杜院的文倚公遷入開村,是沙頭黃氏開族始祖。亦有區(qū)姓、麥姓、梁姓等姓氏人居住,因村旁有一小溪,水清見底,黃沙晶瑩,取名沙溪。后來人口逐漸增多,村落范圍擴大,村人覺得“溪”字狹小,遂改名為沙頭。沙頭黃氏大宗祠:建于三百多年前,立體墻……[詳細] |
鶴峰位于均安鎮(zhèn)中西部,背山面海,面積3.98平方公里,現(xiàn)有常住人口4千多人!苞Q峰”之名則取自在豸浦、上村交界的鶴鶴山,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白鶴繞峰吟,青山伴鶴舞。鶴峰是人杰地靈的地方,這里依山傍水,具有濃厚的嶺南水鄉(xiāng)特色、這里有宜人的綠脈、純樸的民風以及多姿多彩的習俗和純潔的信仰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鶴峰具有典型的嶺……[詳細] |
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沙滘村是廣府地區(qū)的農(nóng)村聚落,村落肌理清晰、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良、建造技術精良、建筑功能完整,集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于一體,是難得的鄉(xiāng)土建筑標本。目前古村落完整地保持了歷史建筑的傳統(tǒng)印記和原始格局,在珠三角乃至華南地區(qū)村落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陳氏大宗祠當?shù)厝朔Q“陳家祠”,位于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沙滘村,坐西……[詳細] |
大通橋位于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林頭村桂林路39號前。嘉慶二十五年(1820)重修。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跨越村中小涌,連接拱橋直街。橋長23米,寬4米。麻石橫聯(lián)式砌筑橋拱,麻石橋身上存石匾,陰刻“大通橋”楷書大字,落款為“嘉慶庚辰歲重修”。橋身兩側石條間以鉛塊相接,可窺見其建筑工藝的講究。橋面由七塊麻石并排砌筑而成,無……[詳細] |
華生園位于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霞石華陽大街細橋直街8號,是何卓生、何藻云以及近代藥行巨商何華生的產(chǎn)業(yè)。面積約3549.2平方米。園外青磚圍墻上嵌有石刻,落款為“何裕后堂建,光緒戊申十月立”。園內保留有房屋七棟及花園三個。房屋包括中國傳統(tǒng)風格和民國中西結合兩類風格,以“華屋”、“竹林”、“棣圃”小巷相隔。其中植興堂為中西風格……[詳細] |
鐘樓位于大良鎮(zhèn)環(huán)城路。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原建在梯云山麓,明隆慶四年(1570年)遷建于現(xiàn)址。樓為木石結構,結石為臺,下闕為門,可通車,上架16楹為樓,重檐四柱。清康熙二十九年(1890年)重修鐘樓,F(xiàn)樓上有康熙年的木匾記事:“洪宣圣鐸,銅鐘千斤,朝暮扣擊,聲聞十里”。原鐘已毀,現(xiàn)存銅鐘是乾隆年間重鑄。鐘……[詳細] |
均安鎮(zhèn)上村李氏宗祠始建于光緒五年(1879年),光緒八年建成。1988年定為順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家古老建筑三進兩廊,磚石結構,鑊耳山墻,屋脊灰雕禽鳥吉祥花飾,門前臺階,石獅昂著兩旁。懸掛于正門的“李氏宗祠”匾額為李文田嫡孫、現(xiàn)代知名書畫家李曲齋集李文田遺墨而成。大殿堂上,高懸同治三年(1864年)慈禧太后御筆賜南……[詳細] |
順德陳家祠位于順德市沙窖鎮(zhèn)。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為三進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筑木料采用酸枝、坤甸、柚木、花梨等良材,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木雕的槅扇、屏風、裙板等,或鏤空雕刻,或嵌彩色玻璃,均極講究精美。石雕欄板工藝精堪,灰塑瓦脊精細傳神。堂柱高6米以上,兩人合抱。長逾5米的木雕祭桌,獸首……[詳細] |
朱氏始祖祠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陳村鎮(zhèn)仙涌村委會左側。明萬歷十三年(1585)朱氏族人為祀奉始祖朱堅而建,歷有重修,祠堂坐西南向東北,廣三路,中路面闊三間14.5米,進深三進帶后花園,共55.8米。硬山頂,灰塑龍舟脊,青磚石腳。中路頭門面闊三間14.3米,進深七架7.7米,前后三步廊。四根石檐柱,兩根石角柱支承。中堂“……[詳細] |
左灘麻祖崗遺址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鎮(zhèn)左灘龍?zhí)锎。推測遺址約南北長100米,東西長70米,面積約7000平方米,其中約5000平方米被魚塘占用和破壞。遺址勘探中發(fā)掘和清理了一部分商周時期的文化層,出土了一批商周時期的陶器殘片和石器,出土有少量的宋代至明清時期的瓷器殘片。根據(jù)初步觀察,這批遺物與佛山河宕遺址的年代相近……[詳細] |
明順德青云塔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神步崗,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原名神步塔。因崗下有青云路直抵縣城東門,故俗稱青云塔。塔平面為八角形,外觀七級,樓閣式磚塔,高45.4米。塔底層邊長3.3米。縣志載:“塔高十有二丈,七級,級有扶梯,可登臨,八角皆鐵鳳銜鐘,風來聲聞十里”。塔基轉角處砌托塔力士,為粗面砂巖雕刻,線條粗獷……[詳細] |
明順德何氏大宗祠位于順德市樂從鎮(zhèn)。是何姓厚本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面闊三間,深三進,面積600平方米。頭門是歇山式,蓮花斗栱,四柱、底梁、華板所用石料均為礪石,木橫梁雕瑞獸、花草,華板飾龍、馬、麒麟浮雕,具有晚明雕刻特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91年順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詳細] |
順德糖廠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大良街道順峰居委沙頭村。1934年陳濟棠興辦地方實業(yè)時,投資330萬元建成。捷克斯可達工廠連工包料承建,制糖設備來自捷克。尚存四棟早期廠房:制糖車間、壓榨車間和成品糖倉庫兩間。制糖車間長35米,寬20米。鋼框架結構,共用32根工字鋼柱,把廠房分成寬4開間,長7開間。鋼柱上有圓頭鉚釘。大跨度……[詳細] |
林氏大宗祠位于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昌教村,1276年宋景炎年間由新會大江鄉(xiāng)開族到順德昌教鄉(xiāng),祠堂最初建于元、明朝之間,早期規(guī)模比較小,于清朝乾隆年間進行大規(guī)模擴建,最大建筑面積清同治年間達十畝地之大,現(xiàn)存建筑實體也有5畝之多。林氏算是昌教村比較大的宗族之一,其宗祠也是保留得比較完整。好多都系清中期遺留下來的古物。橫梁上的精細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