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泉州市安溪縣鳳城鎮(zhèn)北面鳳冠山。1933年,在中共安溪中心縣委領導下,安(溪)南(安)永(春)德(化)革命斗爭迅猛發(fā)展,1933年5月1日舉行游擊隊成立周年大會,并整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閩南游擊隊第二支隊(簡稱紅二支隊),8月24日成立第一個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蘇維埃政權(quán)——官橋區(qū)革命委員會,8月25日成立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恐慌。9月8日,安溪國民黨當局通過混入紅二支隊的原民軍副營長、股匪頭目王觀蘭,在蓬萊溫泉青云樓設下圈套,制造了震驚八閩的“青云樓事件”。安南永德蘇區(qū)黨、政、軍主要領導和骨干陳鳳伍、李實、李世全、黃福廷、傅有智、駱招全、唐光華等12人被捕遇害。為……[詳細] |
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安溪縣人民民主政府和“八支四團”(即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qū)縱隊第8支隊第4團)機關(guān)舊址位于泉州市安溪縣長坑鄉(xiāng)崇德中學內(nèi)。1949年5月10日,安溪縣城解放。14日,成立安溪縣人民民主政府。國民黨福建省政府緊急從廈門、泉州、龍巖等地調(diào)集軍隊進攻安溪縣城。5月16日福建省保安二團肖重光部進攻安溪縣城。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中共安溪中心縣委黨政干部和訓練班在游擊隊掩護下轉(zhuǎn)移到長坑,在崇德中學設黨政軍總部,領導指揮八支四團和安溪、永春、大田、德化、漳平、寧洋等縣游擊隊,主動出擊,連續(xù)攻占六座縣城,為配合南下大軍解放泉州全境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安溪縣人民民主政府和“……[詳細] |
安溪文廟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存格局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體建筑貫穿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自外至內(nèi)有泮宮、“騰蛟”“起鳳”石坊及泮池、照墻、欞星門、戟門、廡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諭衙等,南北164米,東西寬36.5米,加上明倫堂,建筑面積達5986平方米。整個建筑布局合理,層次分明,規(guī)模宏大,藝術(shù)精湛,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閩”之美譽,其建筑法式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例證。中共安溪中心縣委軍政干部訓練班舊址安溪文廟位于泉州市安溪縣鳳城鎮(zhèn)大同路東側(cè)?谷諔(zhàn)爭時期,集美中學內(nèi)遷安溪,在安溪文廟辦校,黨組織在此建立中共集美學校支部,開展黨……[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