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fā)動了西安事變,在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囚禁隨行高官十余人,迫使他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并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lián)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史稱“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張、楊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實行民主政治。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fā),應張學良、楊虎城電請,派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西安調停。周恩來等到達西安以后,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蔣答應抗日就釋放他。并通電南京國民黨政府,促其接受張、楊主張,和平解決事變。經(jīng)周恩來等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斗爭,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zhàn)議和、聯(lián)共抗日……[詳細]
  扶眉戰(zhàn)役烈士陵園位于陜西省眉縣常興鎮(zhèn),始建于1953年,有623名為祖國解放事業(yè)而英勇捐軀的烈士長眠于此,是為紀念在全國解放戰(zhàn)爭中西北戰(zhàn)場上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扶眉戰(zhàn)役而壯烈犧牲的3000多名解放軍指戰(zhàn)員修建的一處陵園,占地47畝。扶眉戰(zhàn)役烈士陵園是國務院命名的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是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的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共陜西省委、寶雞市委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是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少工委命名的紅領巾實踐教育基地;是國家旅游局命名的AA級旅游景區(qū)。同時,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博物館名錄,被國家發(fā)改委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在具有偉大歷史意……[詳細]
  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長征到達陜北后,親自決策部署和指揮紅一方面軍與紅十五軍團進行的。這次戰(zhàn)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對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第三次“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直羅烈士陵園始建于一九五四年春,位于我縣西部,距縣城五十三公里,占地面積六十畝,以栽植松柏為主。陵園內有紀念碑一座(高21米),紀念館一棟(建筑面積719.6平方米),紀念亭七個,接待室七間,唐代寶塔一座(柏山寺塔)。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員、紅一軍團四師政委黃甦、紅二團團長李英華和聶榮臻同志的警衛(wèi)員孫啟峰以及十二名小戰(zhàn)士等325名有名烈士,無名烈士630名。一九八六年……[詳細]
  甘西革命英烈紀念館位于西安市鄠邑區(qū)蔣村鎮(zhèn)甘西小學院內。展館以圖片、實物、影像等形式,反映了李萃亭等英烈在甘西地區(qū)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事跡。1930年,戶縣蔣村鎮(zhèn)的李萃亭與其胞兄創(chuàng)辦“靜修學舍”(后更名甘西小學),先后聘請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任教,向青年學生宣傳馬列主義和救國思想,甘西小學成了掩護周至、戶縣兩地革命力量、中共地下黨組織活動的重要據(jù)點,培養(yǎng)并輸送了大批進步學生到延安。-中,先后有7名同志壯烈犧牲。李萃亭被捕后經(jīng)受了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烙鐵烙等酷刑,寧死不屈,至死未透露黨的秘密。甘西革命英烈紀念館將與楊虎城將軍陵園、烈士陵園等,成為西安市組建的11個首批黨史教育基地。上世紀30年代初,李……[詳細]
  清涼山新華通訊社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qū)城東清涼山。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共中央的通訊宣傳機關。1937年1月,在紅色中華通訊社基礎上組建成立?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除播發(fā)中共中央的重要決議、聲明、宣言以及陜甘寧邊區(qū)的建設成就外,還有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戰(zhàn)消息。1939年初,新華社和《新中華報》分開,各自都成為獨立的組織機構,新華社移駐楊家?guī)X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1941年5月,又遷回清涼山。擔任社長的先后有向仲華、博古、余光生、廖承志。1944年8月,又增設了英文廣播部,9月1日正式對外播音。到1945年,已由初建時的20多人發(fā)展到110多人。1946年5月,余光生為代理社長,新華社下設解放區(qū)新聞……[詳細]
  陜甘寧邊區(qū)農業(yè)學校遺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qū)柳林鎮(zhèn)三十里鋪村。陜甘寧邊區(qū)農業(yè)學校于1939年4月開始籌建。1939年7月23日,舉行了開學典禮。邊區(qū)政府主席林伯渠出席并表示祝賀。學校的試驗農場則設在東距30里鋪約2.5公里的紅寺溝。農校由邊區(qū)建設廳主管,建設廳副廳長朱開銓兼任校長,副校長宜瑞珍。邊區(qū)農校共招收了兩期學員:第一期52人,第二期63人。學員分為農藝、園藝、畜牧3部。學習課程有農業(yè)行政(包括土地及農民問題)、農田作業(yè)(農作物栽培、土壤、園藝、畜牧、林業(yè)、水利)、科學常識(國語、數(shù)學)及政治常識等。學校的農事試驗場既是實習基地,也是生產自給基地。1940年3月18日,農校舉行了第一期學員畢業(yè)……[詳細]
  延安中央書記處小禮堂位于距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的棗園。此地原為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1944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guī)X遷駐棗園,直至1947年3月。中央書記處小禮堂建成于1944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凸”字形,分為正廳和東廳兩個廳。它既是中央書記處會議室,也是俱樂部和餐廳。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共領導人的舊居也在附近。中央書記處曾在這里召開過許多重要會議,研究決策了許多重大方針、政策,如開辟東北根據(jù)地,決策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等。當年小禮堂內還經(jīng)常舉行軍-歡活動。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為了爭取時間、部署內戰(zhàn),打出“和談”的……[詳細]
  楊家溝革命舊址,原先稱馬氏莊園,馬氏莊園以扶風寨為主,已經(jīng)有百年歷史,高大雄渾的寨門城墻記錄了歷史的滄桑。米脂縣楊家溝革命舊址位于陜北米脂縣城東南23公里的楊家溝村,1972年開始籌建,1978年開始對外開放,2005年在革命舊址內建立起了“毛主席轉戰(zhàn)陜北紀念館”。館址所在地楊家溝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原楊家溝馬氏地主家族的村莊,全村共有270多戶人家,其中馬氏地主占72戶。馬氏地主于明末清初開始在楊家溝經(jīng)營,18世紀中葉發(fā)家,19世紀中葉成為名門望族,在綏德、米脂、吳起、清澗及延安等廣大地域內,擁有土地數(shù)十萬畝。1942年中共中央《米脂縣楊家溝調查》中指出“楊家溝是全國罕見的一個地主經(jīng)濟條……[詳細]
  為紀念原十七路軍教導團中校團附兼第三營營長、教導團地下黨(首任)負責人、抗日民族英雄張希文烈士,11日,西安事變研究會楊虎城暨十七路軍軍史研究會和渭南市臨渭區(qū)向陽街道辦田家村以及各界300余人,聯(lián)合為張希文烈士紀念碑落成舉行了揭碑儀式。張希文原名福幸,字寒松。臨渭區(qū)張貴村人(向陽街道辦田家村),1911年出生。1926年前在赤水職業(yè)學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參加農民協(xié)會等革命活動。1928年在渭陽中學轉為共產黨員,參加渭華起義。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軍校(黃埔)第九期,畢業(yè)后分配到楊虎城十七路軍教導營任職。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隨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濟,張希文率三營……[詳細]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共兩黨逐漸由對抗轉向和平共處,八路軍辦事處由原來的地下轉變?yōu)榘牍_的聯(lián)絡處,負責人為葉劍英,1937年9月改為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負責。辦事處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陜甘寧邊區(qū)和前方采購,轉運物資。周恩來,朱德,張聞天,任弼時,劉少奇,葉劍英等人曾多次來此處并指導工作。舊址包括七賢莊一,三,四,七號院。一號院是主要辦公地點,三,四號院為下屬各部門和工作人員居室,七號院為招待所。各院布局基本相同。一號院坐北面南,由前后兩面三刀進院落的磚木結構平房組成。兩院主體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面闊五間,進深六間,辟有地下室。一號院于……[詳細]
  中共藍田特別支部是藍田縣成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西安地區(qū)成立最早的黨組織之一。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黨的革命傳統(tǒng),藍田縣在原址按原貌修建了中共藍田特別支部紀念館。紀念館占地5.8畝,其中房屋建筑面積400平方米,輔助設施2600平方米,綠化面積860平方米,共投資80余萬元。紀念館內設有“黨的創(chuàng)建和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藍田有較大影響的46位革命英烈生平簡介展板、革命英烈在革命活動中的有關照片及遺物、中共藍田縣委組織沿革展板等。1920年,受“五四”運動影響,在北京高等師范求學的藍田籍學生田伯蔭,回鄉(xiāng)在孟村成立“勉學會”,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宣傳馬列主義。此后,藍田進步青年侯德普、陳子敬……[詳細]
  《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延安基地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棗園革命舊址西北側,是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為紀念張思德而發(fā)表《為人民服務》講話的原址。 廣場占地面積1980平方米。主要包括廣場正面的張思德花崗巖雕像、張思德的故事和《為人民服務》講話全文浮雕墻、山體上“為人民服務”金屬藝術字、張思德燒木炭窯址場景復原。其中張思德花崗巖雕像高6米,重60噸,象征著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留群眾心中。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李希說,《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落成是延安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詳細]
  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照金紀念館位于陜西省銅川市新區(qū)西北部40余公里,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氣勢宏偉、莊嚴肅穆,融合了蘇維埃主題與陜西渭北建筑風格于一體。既突出了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發(fā)源地的紅色主題,又具有現(xiàn)代建筑風貌。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照金紀念館是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綜合教學基地,國家行政學院公仆意識教育現(xiàn)場教學點。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把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與陜甘邊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范,為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為中國革命做出……[詳細]
  白文煥紀念館(白文煥故居)位于靖邊縣城以南6公里的老縣城——鎮(zhèn)靖城,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占地近1200平方米,其居住過的3孔窯洞現(xiàn)仍保存完好。多年來,靖邊縣一直將白文煥故居作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保護。重新修繕的白文煥故居3孔土窯洞,對院落進行了綠化,新建了白文煥紀念館。紀念館內展出內容分為八部分,共展出各類珍貴圖片118幅、圖畫11張、實物6件,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白文煥一生-、救國愛民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景區(qū)地址: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城以南6公里的老縣城乘車線路:靖邊縣乘開往鎮(zhèn)靖鄉(xiāng)的班車可達……[詳細]
  中國人民抗日大學(簡稱“抗大”)紀念館,位于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歷史業(yè)績而建的一個專題性紀念館。隸屬于延安市文物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其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成立于瓦窯堡,后遷保安(今志丹縣)。1937年1月,遷延安城內原學府衙門(今址)。1937年4月,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1938年11月20日,校舍被日本飛機炸毀。1964年,在校址上修建了抗大校史陳列室。2003年,在原址上修復了抗大校門,并修建了抗大紀念館,200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于1936……[詳細]
  王家坪中央軍委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qū)橋溝鎮(zhèn)王家坪村小溝渠南岸,花豹山西麓。桃園即桃林公園。始建于1941年,是軍委與八路軍總部在此辦公時,開辟建成的一個娛樂場所,占地12畝,因園中遍布桃樹而得名。園內原有八角攢尖頂和圓形攢尖頂涼亭各一座,歇山瓦屋一座,籃球場、養(yǎng)魚池、跳舞場等附屬建筑物,是當時人們游憩娛樂的地方,稱之“延安公園”。中央軍委桃園舊址,是王家坪革命舊址的組成部分。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14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延安楊家?guī)X毛澤東舊居位于楊家?guī)X革命舊址中央辦公廳樓右邊的山坡上。院內有三孔坐西向東的石窯,中間一孔是辦公室,左邊一孔是寢室,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員的住室。 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間,毛澤東同志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楊家?guī)X的窯洞里,他開始思考建立中國化、民族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問題。他提出要“廢止洋八股”,“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解決當時文藝界存在的文藝為什么人服務和如何服務的問題,毛澤東就是從這里走向在中央辦公廳舉行的文藝座談會會場,并發(fā)表了他著名的《講話》![詳細]
  旬邑起義紀念館,地處旬邑縣城翠屏山,是陜西省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始建于1987年,占地7.94畝,由紀念碑、展覽館組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