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莊村隸屬經濟開發(fā)區(qū)鵬泉街道辦事處,坐落在蟠龍山西麓。東依博萊高速公路,西靠孝義河,南接磁萊鐵路,北與郭家莊隔河相望。李陳莊村地處平原地區(qū),耕地面積1100畝,238戶,753口人。
據《李氏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李姓由山西省洪桐縣大槐樹遷往安丘,隨后又由安丘遷此,陳姓早居,以姓名村陳家莊。因重名,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將村名改稱李陳莊。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孝義保•陳家莊”。民國初年屬大同鄉(xiāng);1941年萊蕪劃分三縣,李陳莊屬萊東縣;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制,李陳莊屬萊蕪縣辛莊區(qū);1951年改為第八區(qū);1955年屬松山鄉(xiāng);1958年10月成立孝義人民公社,李陳莊劃歸孝義人民公社;1959年孝義人民公社與城關人民公社合并為礦山人民公社。李陳莊歸屬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城關鎮(zhèn),后改為辦事處;1985年撤銷處設鄉(xiāng),李陳莊屬萊蕪市北孝義鄉(xiāng);2000年底,北孝義鄉(xiāng)并入鳳城街道辦事處;2002年10月22日劃歸萊蕪經濟開發(fā)區(qū)鵬泉街道辦事處至今。
李陳莊自明朝建村。建村之初,只有陳、李兩姓,其后呂、曹、吳等姓氏陸續(xù)遷此,其中李姓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3%。各姓氏之間和睦相處,相互體諒,從未發(fā)生過族姓之爭。民風淳樸,遵紀守法,自建國以來,村內從沒有發(fā)生過重大刑事案件。
李陳莊村不大,整個村子掩映于綠樹濃蔭之中,幽靜別致,地靈人杰。一條發(fā)源于蟠龍山腳下的小沙河弧圍著大半個村莊,后匯入孝義河。就是這條河,養(yǎng)育了李陳莊村一代又一代人,他們從河中汲水灌溉田野,取沙建房。但畢竟因為村里經濟基礎薄弱,在孝義河上幾度修橋,都被洪水無情沖毀。近年來,又由于濫挖河砂,河床急劇下降,隨之帶來的地下水位下降,水井干涸,田野干旱。更為嚴重的是,李陳莊及周圍幾個村的幾百名學生無論寒來暑往,總是“摸著石頭過河”。也正是因為這一條河的阻隔,嚴重制約了村里的經濟發(fā)展。
隨著開發(fā)區(qū)的建設和孝義河的治理,不久的將來,孝義河上定會架起一座橋梁,變成通途。
李陳莊正式建村只有500多年。據傳說,早在戰(zhàn)國時期,此處就有人居住。當時的柳下跖曾在村東約500米處建有五馬廟,廟高4.6米,正房三間,建筑形式優(yōu)美,五脊六獸,勾檐貓頭,紅漆門窗。廟前東西邊各有石碑兩塊,詳細記載了修廟經過。傳說在一塊碑心石內曾有一金-,一南蠻子從此路過,被他發(fā)現取走。后人發(fā)現在石碑上確實留下了一-痕跡。廟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拆,石碑在“文革”時被作為“四舊”砸壞。廟東建有一橋,名“平安橋”。傳說中,橋高大無比,麻雀下蛋落不到地就出飛。柳下跖經常路過此橋,稱之“一將當道,萬夫莫開”,足見橋之險要。廟西約200米處有一點將臺,相傳是柳下跖為練兵所建,1958年因村里挖溝引水將此臺毀掉,原址仍存。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1948年村民獲得徹底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村民真正當家作主人。1954年,村里成立初級社,共有李炳篤等12戶參加,實行“地四勞六”的分配政策,李炳篤任社長。1956年村里成立高級農業(yè)合作社,180多戶村民全部入社,村里實行“人七勞三,困難戶加補助”的分配政策。1957年,李陳莊與姜家莊、老鴉峪、孔家莊四個村成立高級農業(yè)合作社聯社,李才篤任社長,對各村土地重新劃分。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李陳莊與姜家莊組成一個核算單位,同屬孝義人民公社,李才篤任村支部書記。1959年,李陳莊又與郭家莊、孝義樓組成一個核算單位。1961年,各村分開獨立核算,成立生產大隊,李夫忠任書記,李才篤任大隊長。1966年10月,“0”的浪潮涌入李陳莊,造反派開始奪權,解放軍進村支“左”,村黨支部陷于癱瘓狀態(tài),村里成立革命委員會,李華篤任主任。到1968年底,在駐村工作組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黨的領導核心小組,李夫忠任組長。1970年10月,恢復建立村黨支部,李和篤任書記。至此,李陳莊的“文革”告一段落,村里各項工作得以開展。為了安排富余勞力,增加公共積累,1971年,村里建磚瓦窯一座,全部人工操作,后來改為機械化作業(yè)。同年“農業(yè)學大寨”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幾年的學大寨運動把全村大大小小1900多塊地合成了14片,通過深翻整平,基本實現了平原林網化,丘陵梯田化。打大眼機井7眼,修砌水渠1200多米,埋設地下管道800多米,全村70%的土地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豐產田。1974年,村里投資1200余元架設高壓線,村民第一次用上了電。由于有了電,到1978年村里工副業(yè)項目已發(fā)展到十幾項,主要有油坊、磚廠、縫紉、鐵業(yè)加工等,村里還成立了建筑隊,村里公共積累達到歷史新高。到年底,村里第一次按人口分配現金、花生油等。村里公益事業(yè)也蓬勃發(fā)展,村衛(wèi)生室對全體村民實行合作醫(yī)療,村小學除書費、作業(yè)費外,別的一分不收。村里還建立了藏書2000多冊的圖書室,成立了農民夜校,組織了文藝演出隊。由于村里公共積累的增加,村里還購置了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等大批農業(yè)機械及排灌機械,除收割外,初步實現了農業(yè)機械化作業(yè),村民真正體驗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如春風化雨,李陳莊人更是如魚得水。特別是1982年,土地實行分戶承包,聯產計酬,村民又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們精耕細作,舍得投入,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改善,村民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以說這個時期是家家糧滿倉,戶戶亮堂堂。
隨著黨的農村政策的不斷完善,村民大搞科學種田,改變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擴大復種指數,不斷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人均農業(yè)純收入不斷提高,到2001年,人均達到2850元。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村民又努力改善居住條件,現在多數村民都建成了前后出廈的磚瓦房。村兩委又分別于1995年和1997年安裝了內部程控電話和自來水,現在程控電話A戶率達68%,成了名副其實的電話村。村民生活質量有了極大提高。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村里一些頭腦靈活的人,看準時機,率先從事個體私營經濟。李東篤經營的“森達”玻璃有限公司占據了萊蕪玻璃市場的“半壁江山”。現在村里經營肉食、副食加工的應有盡有,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增加了個人收入。近幾年,村民經濟意識越來越強,他們耕作之余,多從事房屋建筑、室內裝修等,既務工,又務農。村里還鼓勵個人興辦水利,村民李銀篤、李傳勝自籌資金,各自打大口井一眼,埋設地下輸水管道,增加水澆地300多畝,為村民調整產業(yè)結構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
跨入新世紀,李陳莊村兩委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帶領全體村民進一步調整產業(yè)結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為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