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寨城址
  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東南35公里的曲梁鄉(xiāng)大樊莊村古城寨村民組周圍,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城址規(guī)模宏大,面積176500平方米,周圍環(huán)繞護城河。城外西南部是仰韶文化遺址,北面、東面是龍山文化遺址。在古城寨城址的東北部,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的龍山時代夯筑建筑群,清理出大型房基兩座。其中一號房基為南北長方形,是一座中國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龍山文化時期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的宮殿式建筑。另外,還清理出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及戰(zhàn)國時期的各類灰坑、灰溝、陶窯、水井等,出土了一大批石、骨、蚌、陶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古城寨城址為探索夏文化、研究中國文明起源與國家形成提供了寶貴資料。(國家文物局)…[詳細]
早商府城遺址
  府城遺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南郊約10公里處的府城村西北部的臺地上,是一處商代(公元前17世紀-前11世紀)文化遺存。遺址面積近10萬平方米,重要部分是早商文化遺存,主要分布于遺址的中部。發(fā)現(xiàn)的遺跡有城址、宮殿基址、房基、灰坑等。城址平面為方形,周長約1200米,西城墻和北城墻保存較好,長度均為300米,地面上暴露的部分高2~3米。在城址東北部發(fā)現(xiàn)4處宮殿基址,四者之間有疊壓打破關系。其中,一號宮殿基址位于城址的東北部,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分為南北兩個院落,由南殿、正殿、北殿與東回廊、西回廊構成一個封閉性的組群建筑。這種建筑結構在商-古中首次發(fā)現(xiàn)。府城商代早期城址是河南繼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之后又一…[詳細]
番國故城遺址
  番國故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固始縣城及城北一帶,是一處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遺存。古城址分內外兩城,內城位于外城的東北部。兩城的土城墻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墻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墻的北門。百余米寬的古史河為自然的護城河。內外兩城墻墻基最寬處50米、頂部最寬處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內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陶器和四枚楚國“郢愛”等文物。在遺址東南處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編鐘(九枚),編鐘上鑄有“番子臣周”銘文。番國故城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東周時期城池建設、淮河流域小國的歷史、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關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國家文物局)…[詳細]
城陽城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北部,南距信陽市25公里。京珠高速、滬陜高速轉107國道可達。是我國現(xiàn)存六座楚王城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該城始建于春秋,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郢都,楚頃襄王逃至城陽,把這作為臨時國都,“亡羊補牢”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秦漢魏晉時為城陽縣、郡,是當時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隋唐以后逐漸廢棄,前后計1000多年。信陽市于2004年12月成立城陽城址保護區(qū)。城陽城址包括內城、外城、太子城、楚墓群等。內城分南北兩城,面積68萬平方米,部分墻體保存完好,城外壕溝輪廓清晰可見。外城亦名防御城,東、西、北三面基本以地勢…[詳細]
古滎冶鐵遺址
  古滎冶鐵遺址位于鄭州西北27公里的漢代滎陽城西墻外,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00米,總面積為12萬平方米,為河南郡鐵官的一號作坊,簡稱“河一”,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早的冶鐵遺址。在古滎鎮(zhèn)漢代冶鐵遺址的兩次發(fā)掘中(1965年、1975年),發(fā)掘出兩座規(guī)模較大的漢代冶鐵高爐殘跡和水井、水池、船形坑、四角柱坑、陶窖等,還出土有陶制鼓風管、耐火磚和鑄造鐵范用的陶模,以及318件鐵器、380多件陶器、8件石器,還發(fā)現(xiàn)10余件大鐵塊,最重者達23噸。兩座規(guī)模較大的煉鐵高爐殘跡東西并列,相隔14.5米。爐基深3米,爐缸為橢圓形,面積8.5平方米,爐壁厚1米。其中一號橢圓形豎爐容積可達50立…[詳細]
黃冶三彩窯址
  黃冶三彩窯址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東北約6公里的站街鎮(zhèn)大、小黃冶村,分布于黃河兩岸,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是已知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三彩窯場。該窯始燒于唐代(618年~907年)早期,唐代中期達到鼎盛,唐代晚期仍在生產。三彩制品以瓶、壺、罐、碗、盤、爐、燈等器皿為多,另有一些馬、象、獅、小兒騎馬等動物和人形玩具以及俑、建筑構件等。器皿造型端莊秀麗,玩具傳神逼真。胎質細白,多施黃、褐、藍、綠、白色釉,晶瑩光潔,色彩斑駁燦爛。有的還以刻花、貼花等技法做出裝飾花紋。歷史上關于唐三彩的產地,一般有西安、洛陽、揚州三地說,但目前發(fā)現(xiàn)窯址的,僅洛陽一地。黃冶三彩窯址在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唐代燒制三彩器的窯址中,時代較早…[詳細]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清涼寺汝瓷窯址位于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zhèn)清涼寺村中及村南河旁臺地上。地處伏牛山東麓、四面環(huán)山、窯址所處地勢平坦,有小河環(huán)繞西、南,制瓷原料豐富,煤炭、高嶺土、瑪瑙石等制瓷原料就地可取,是個原料豐富的制瓷場地,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該遺址于1987年,經省文物研究所試掘,發(fā)現(xiàn)了作坊、窯爐、排水溝、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遺跡、出土了汝官窯的典型器物及大量瓷片,因此,省文物局于同年發(fā)出了《關于加強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遺址保護意見》的文件,指示對該遺址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此后,又先后五次對該遺址進行發(fā)掘,根據(jù)大量的遺跡及出土文物證明,該遺址是一處北宋宮廷燒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窯遺址。汝窯系我國五大名窯之…[詳細]
鹿邑太清宮
  鹿邑太清宮遺址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5公里處的太清宮鎮(zhèn),是一處包括東漢至金、元時期歷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諸多遺跡的大型遺址群。鹿邑太清宮是我國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誕生地,舊名厲鄉(xiāng)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即今鹿邑縣太清宮鄉(xiāng)。太清,道家謂天道,亦謂天空,傳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宮觀。老子故里的紀念性建筑,初為老子廟,建于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為老子祠。唐朝創(chuàng)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至今。在太清宮以北的洞霄宮遺址發(fā)掘出唐宋等時期的建筑基址![詳細]
學堂梁子遺址
  學堂梁子遺址位于湖北省鄖縣青曲鎮(zhèn)彌陀寺村,漢水左岸的四級階地,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該遺址先后發(fā)現(xiàn)兩具早期人類頭骨化石,發(fā)現(xiàn)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當?shù)氐[石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和刮削器等。還發(fā)現(xiàn)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第四紀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化石20余種。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晚期,絕對年代可能要早于距今80萬年。保存完好的人類頭骨化石,既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也有與早期智人相近之處,反映了遠古人類進化過程的復雜性。學堂梁子遺址豐富的石制品與動物化石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中國及東亞地區(qū)早期人類文化及第四紀古地理環(huán)境提供非常重要材料![詳細]
關廟山遺址
  關廟山遺址位于枝江城東北11.5公里處的問安鎮(zhèn)關廟山村,有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遺址,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1米多厚,經碳—14測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內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點,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專家們命名為大溪文化的“關廟山類型”。關廟山遺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廟山遺址于1977年興修水利工程時發(fā)現(xiàn),當時就引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隊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極大興趣,立即對該遺址進行了重點發(fā)掘,在發(fā)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達5000多件。這些文物大致上分兩大類:一類為石質生產工具。品種齊全,磨制精細。有石斧、石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