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觀碑
  南唐建清江縣(現(xiàn)樟樹市)時所立,也是建縣以來現(xiàn)存唯一保存較好的千年古碑。碑坐落在樟樹市區(qū)西南38千米昌傅鎮(zhèn)太平街西北側(cè)的蒙河北岸。青石質(zhì),通高4.07米,碑平面圓頂方足,高3.75米,寬1.25米,厚0.31米。頂端雕刻披云紋裝飾,兩側(cè)起凸棱3道,額中開1圓孔,孔徑0.10米。石龜為座,體形豐盈,造型莊重沉穩(wěn);刀法粗獷、簡煉,碑銘為南唐禮部侍郎江文蔚創(chuàng)修太平觀序,凡1200百余字。字大如卵,陰文,勒石甚精,書體端莊,筆力雄健,因歷年風雨侵蝕,字跡湮滅,可見者無幾。太平觀碑是研究南唐時期碑碣造型、雕刻書法藝術(shù)的珍貴實物資料。195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太平觀碑”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下清規(guī)石刻
  唐懷海禪師從馬祖道一受業(yè),后居奉新百丈寺,傳授禪宗寺院共守的規(guī)則《叢林清規(guī)》,叫做禪門規(guī)式,世稱《百丈清規(guī)》,為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等作出規(guī)定。設置十務,分司各事;規(guī)定僧侶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過農(nóng)禪的生活。《百丈清規(guī)》至宋初就已失傳。以后各寺都有各自的清規(guī),內(nèi)容不盡相同。到1338年,德輝禪師參照唐宋諸家清規(guī),依托百丈之名,撰成《敕修百丈清規(guī)》,即今傳的《百丈清規(guī)》,八卷。全書共九章:一祝、二報恩、三報本、四尊祖、五主持、六兩序、七大眾、八書臘、九法器。各章對寺院僧團的上下組織體制、宗教活動、日常生活等有較詳細的規(guī)定!栋僬汕逡(guī)》的意義在于,一…[詳細]
宜豐太子塔
  宜豐太子塔為唐肅宗第十四子李僖墓塔,屬江西省重點文保單位。太子塔原坐落在逍遙山的金錢山麓,是一座亭閣式僧釋墓塔。唐肅宗第14子李僖隨南陽慧忠國師出家,后居逍遙山。逝后真身葬于此,是一座亭閣式墓塔。約建成公元9世紀初,用花崗石雕琢疊砌。塔高4.5米,平面四方形,塔座為雙層須彌座。塔座、塔身、塔剎均刻有羅漢像。1957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塔已傾斜,省文化局曾撥款修整。1966年“文革”開始時遭破壞。1983年省文化局撥款5000元修復,并搬遷重建于縣城南郊翰峰山腰(南屏公園)。…[詳細]
古南塔
  古南塔俗稱馬纜塔。在吉安市古南鎮(zhèn)四龍橋以西。據(jù)《廬陵縣志》云:“古南塔寺,在水府廟之南。有塔,塔頂有赤烏紀年,砌磚亦作赤烏字。”據(jù)傳吉字城擬一木排由下各設一樁(即南面古南塔,東北面文峰塔),以免河水上漲。塔9層,高28米,聳立關(guān)贛江西岸。為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創(chuàng)建。從形制上看,今塔為元代所建景點位置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古南鎮(zhèn)四龍橋以西…[詳細]
青原山凈居寺
  青原山位于老縣城(今吉安市)東南9公里,贛江之東。屬嵩華山脈,海拔116米。漢代張道陵(張?zhí)鞄煟┓馓煜氯倭遄,青原山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說。詩人楊萬里贊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峽共35處。有游噴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疊、飛龍?zhí)兜热,攀天岳、芙蓉、翠屏、鷓鴣、西華、華蓋等奇峰,還有試劍、石漱、青峽、墜字石、劍臺、滴水崖、飛云石等名勝,處處留下古人興吟詠的手筆詩章。唐代名臣、大書法家顏真卿篆書“祖關(guān)”二字,刻石碑嵌在進凈居寺山門之首。山門鑲有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親筆長詩《游青原次韻周元翁》,后人把它分刻在八通石碑上,分嵌大雄寶…[詳細]
井岡山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師部舊址
  井岡山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師部舊址位于井岡山,為江西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舊址
  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舊址位于茨坪店上村,毗鄰毛澤東同志舊居。朱德、陳毅率領(lǐng)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分隊伍,經(jīng)過在湘、粵、贛三省邊界的艱苦轉(zhuǎn)戰(zhàn),于1928年4月下旬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lǐng)導的秋收起義隊伍勝利會師,組建中國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軍政治部主任,王爾琢任軍參謀長。開始,紅四軍軍部先后設在原寧岡縣的礱市和茅坪村的洋橋湖,同年夏,軍部遷來井岡山茨坪村李神龍家辦公。此后,軍部領(lǐng)導便經(jīng)常在這里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和部署作戰(zhàn)計劃,成為鞏固和發(fā)展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軍事指揮中心。朱德、陳毅同志主要負責軍部的日常工作,他們常在軍部居住,此屋中間的廳堂是軍委召開干部會議的場所,右間是朱德…[詳細]
毛澤東宣布“三項紀律”地點——雷打石
  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宣布了“三項紀律”,次年又在遂川宣布了“六項注意”,后來發(fā)展為我們熟知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紀律為保障,我們黨帶領(lǐng)全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一往無前,取得輝煌勝利。在江西荊竹山,有一個叫作“雷打石”的地方。這里就是當年毛主席立規(guī)矩的地方。10月24日,秋高氣爽。毛澤東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對準備向井岡山中心進發(fā)的數(shù)百名工農(nóng)革命軍戰(zhàn)士講話,要求大家與山上的群眾和隊伍搞好關(guān)系,隨后正式宣布了三項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籌款要歸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詳細]
楊士奇墓
  楊士奇墓:位于上田鎮(zhèn)杏嶺村北山坡上,座西朝東,占地約7.5畝。墓封土高2.5米,直徑10米。墓前兩邊立有石俑、石馬、石羊、石獅、石旗桿。石像前有石牌坊,牌坊前有華表,華表前有碑亭,亭內(nèi)有明英宗御祭文。墓后豎有“盟碑”,正面楷書:“嗚呼!太師楊文貞之墓。”背面為其生平簡介。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泰和澄江鎮(zhèn)人。明初建文,經(jīng)舉薦入翰林充編修官,修《太祖實錄》。永樂十五年(1417)進翰林學士,后改左春坊大學士、洪熙元年(1425).升禮部詩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歷仕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五朝,遇事謹慎穩(wěn)重,知人善任,終年80歲,贈太師,謚文貞![詳細]
本覺寺塔
  本覺寺塔位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鄉(xiāng)窯嶺曾家南西端,唐開元年間建,塔高36米,磚木結(jié)構(gòu),八面九層,第一至第五層中空,有螺旋臺階拾級而上。1984年省撥款整修,塔頂發(fā)現(xiàn)銅錢、佛像,佐證建塔年代無誤。1957年7月1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收入《中國名勝辭典》。傳說,本覺寺塔是一座“飛來塔”,很久以前從西昌飛抵。古時廬陵縣治設今泰和縣西昌。本覺寺塔原是西昌的一座寶塔。后因縣治遷今吉安,西昌日趨冷清,此塔閑來無事便參禪--,吸納了天地靈氣之后,竟然長出一對隱形巨翅,每當雷雨交加之夜就能騰空起飛。有天夜里,它趁雷雨大作騰空飛落贛江之畔的永和白沙村二王廟旁。當?shù)弥朔菑]陵縣治新址后,便伺機飛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