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
北家邊陵墓石刻
  北家邊失考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棲霞區(qū)堯化街道北家邊的田地中。1978年發(fā)現(xiàn),同年發(fā)掘出土石刻有柱礎(chǔ)2、神道柱2、覆蓋1,小石獸1。兩柱礎(chǔ)相距6.5米。東柱柱礎(chǔ)完好,石座上刻雙螭。西柱殘存柱蓋、柱身、柱礎(chǔ),柱身刻瓦楞紋24道,柱額上刻“梁故侍中中撫”等文字尚可辨,柱礎(chǔ)原裂為二,挖出后修復(fù)。擬原地重新豎立,因腐蝕嚴重,被重新埋入地下。1979年,于距石刻1公里周家山老米蕩,發(fā)掘一座墓葬,墓為單室磚砌券頂,墓向176度,隨葬品已遭受破壞。出土文物有石質(zhì)墓志、陶器、青瓷器、銅器等56件。墓志有4塊,僅一塊尚能辨識120余字,其余三塊志文已剝蝕難辨。有專家認為該墓可能是蕭偉墓。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及有關(guān)史料的記載,…[詳細]
“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
  “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唐開元七年(719)連云港云臺山麓 …[詳細]
延陵季子碑
  延陵季子碑位于丹陽市九里鎮(zhèn)南街北端,季子名札,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曾封于延陵,傳說延陵九里季子廟后有季子墓,碑立于廟前。廟已毀。碑圓首,高2.45米,寬1.06米,厚0.12米。碑文為“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兩行10字,篆書陰刻,傳為孔子所書。碑下部有唐大歷十四年(779)蕭定重刻,張從申題字20行,每行5字,今左6行因石破損字無存。每行最下兩字在1980年10月扶正入座時嵌入碑座。在碑文兩旁空白處刻有唐建中元年(780)八月樹碑,建堂,及唐貞元三年(787)、宋元祐元年(1086)、明正德四年(1509)、嘉靖六年(1527)五處款識,字跡已不清晰。碑陰刻“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篆額及蕭定撰、…[詳細]
宜興碑刻博物館(周王廟)
  周王廟,又稱“英烈廟”、“周孝侯廟”位于宜興市東廟巷東端,門外廣場寬三十余米長六十余米,中間有立坊,南端是廟門,北端有周處事跡的浮雕照墻。立坊上“千秋風(fēng)范”是宜興籍著名書畫家吳冠中所寫,廟門上“周孝侯廟”四個大字則是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的墨寶。周王廟198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王廟是祭祀西晉平西將軍周處的祠廟,也是宜興目前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祠廟,有宜興第一廟之稱。相傳周王廟始建于東晉初年,但有據(jù)可考的有官方色彩的正式建廟應(yīng)該是在北宋建隆三年(962),周王廟初稱周孝侯廟。當(dāng)時主政我們江南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大殿里有碑文記載是議禮徐鍇奉詔而建。南宋紹興七年(1137)因朝廷賜廟額英烈稱英…[詳細]
泰州南唐永寧宮銅鐘
  泰州南唐永寧宮銅鐘南唐永寧宮銅鐘據(jù)傳為南唐所建永寧宮前鐘樓的遺物,后被懸掛于明洪武年間鐘樓上。銅鐘用青銅鑄成,外表呈青綠色,有光澤,造型精巧,紋飾華麗,線條明晰,布局嚴謹,排列有序,給人以古雅、勻稱、莊重、壯觀之感。銅鐘的頂部為一相背而立的連體雙龍,頭上長有雙角,長舌下垂于鐘頂又微微上卷,身飾鱗紋,昂首睽目,四爪直撐,緊扣鐘身,形象生動。銅鐘連鈕高206厘米,上圍312厘米,腰圍358厘米,下圍366厘米,底口直徑115厘米,底邊厚7厘米,重2500公斤,鐘的紋飾集龍、蓮花、如意、牡丹、方格、八卦于一身,是富貴、吉祥、辟邪的象征。現(xiàn)存于泰州光孝律寺內(nèi)。…[詳細]
古天文儀器
  紫金山天文臺于1929年由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籌建,1934年底落成。由我國天體物理學(xué)家、第一任臺長余青松親自勘測設(shè)計并主持施工,這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天文臺。1950年改名為中國科學(xué)院紫金山天文臺至今。這里完好地保存了明清兩代天文學(xué)家實測所用的5件古代天文儀器。其中明代正統(tǒng)年間鑄造的渾儀、簡儀和圭表最為珍貴,它們是現(xiàn)存的國內(nèi)外最大的古代青銅天文儀器。渾儀,是測量星體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運動的儀器,是中國傳統(tǒng)的測天儀器。據(jù)研究,在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初年,就已經(jīng)有了原始的渾儀。西漢(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洛下閃曾制作過浮儀。隨著時代的推移,渾儀的制作越來越…[詳細]
平倭冢記碑
  平倭冢記碑系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置海安縣西場鎮(zhèn)文化站前院半亭內(nèi)。此碑原立西場東郊串場河邊“平倭!鼻埃宕浦伶(zhèn)后街惠民寺大殿東壁。民國30年(1941)冬惠民寺毀于火災(zāi),而此碑獨存,里人將其埋于土中保存。建國后,先后為中共西場區(qū)委、西場文化站等單位保護。1982年3月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隨后,江蘇省文化廳撥?,由海安縣文化局在西場鎮(zhèn)文化站前院東壁建半亭,設(shè)護欄,置碑罩,將劉公平倭冢記碑安置亭中,妥為保護,以垂久遠。碑高196厘米,寬88厘米,碑基高36厘米、寬92厘米,碑文為正書,26行,每行45字。碑額題“劉公平倭冢記”,兩行,篆書,雙鶴祥云紋飾,碑體四周為忍冬紋飾。此…[詳細]
石棚山摩崖題名石刻
  石棚山摩崖題名石刻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朐陽辦事處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處。有金代石刻“新設(shè)山路記”題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題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風(fēng)”題刻、清代石刻“吳廷翰詩刻”、“王先謙題刻”、“師亮采題刻”以及“萬花巖”、“錦巖”、“石曼卿讀書處”等無年款的題刻。碑刻有明代“畏巖”碑和“太守張公去思碑”等。石棚山石刻的書體,有篆隸楷行,各具功力,題刻多題巖石之形態(tài),景與題刻融為一體,更為引人入勝。這些石刻是研究海州歷史、地理以及明清以來書法藝術(shù)的重要資料。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石棚山東澗溝,南至石棚山南澗溝,西至石棚山西澗溝,北至王莊水…[詳細]
定林寺摩崖題刻
  定林寺摩崖題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定林寺摩崖題刻宋乾道元年(1165)南京紫金山南麓 …[詳細]
淮安金天德銅鐘
  淮安金天德銅鐘金天德大鐘鑄于金代天德辛未年(1151),本為邳州陽山寺法器,不知何故來淮。金天德銅鐘高1.98米,底口徑1.32米,厚8厘米,重1.75噸。鐘身呈圓柱形,鐘鈕造型為連體雙龍,身上披掛鱗甲,四足撐立。大鐘肩部九乳,相距均勻,腰部有三道弦紋,使鐘腰呈上下兩部分。鐘唇呈八瓣荷花形,鐘口有陰刻“最響”二字。鐘上文字“筆畫清勁,類褚(褚遂良)薛(薛稷),字皆扁闊”,F(xiàn)存于淮安勺湖園內(nèi)。…[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