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史書記載,此村原為唐末五代時(shí)期由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為抗擊朱溫所建軍事城堡。因唐王室封李克用為”晉王“,所以此城堡稱為晉王城,居住在此地的居民便稱自己的村莊為晉王城村,簡稱晉城。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黃河在臺(tái)前大寺張決口,洪水直沖東北,在張秋鎮(zhèn)東北十里許形成一個(gè)流水口,重回黃河主道。后來人們移居此地,取村名為大洪口。 |
明洪武年間,姜姓人從山東東阿張秋鎮(zhèn)姜家營遷此定居,以姓氏名姜莊。1983年因與夾河鄉(xiāng)姜莊村重名,縣政府將其更名為北姜莊。 |
明洪武年間,史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往泰安府,至清光緒二十三年(1893)遷今址。因村中有一條小河,村民用石頭壘砌一座石橋,以史姓命名為史家橋。李姓遷來后勢力漸大,便改史家橋?yàn)槭瘶颉?/div> |
明洪武年間,徐姓始遷祖從淮安府山陽縣遷至史家橋,后十一世祖徐鳳儀購買王氏莊園的堌堆,建村定居,取名為徐堌堆。 |
明洪武二十五年(1693),張姓人從青州府樂安縣(今屬山東省廣饒縣)遷今址建村,以姓氏命村名張莊。因與后方鄉(xiāng)張莊重名,1983年經(jīng)臺(tái)前縣政府批準(zhǔn),更名為北張莊。 |
明萬歷年間,吳氏族人由山東汶上縣遷至此地,這一帶屬黃河灘區(qū),經(jīng)常有水災(zāi),為了防治水患,以吳姓族人為主,人們筑土壩擋水患,逐漸打起了一道大壩,初稱吳家壩,后簡稱吳壩。 |
明洪武年間,李姓祖先最早從山西洪洞縣遷今址建村,后修民埝(壩)防洪水,以李姓命名李壩。 |
王中壩村創(chuàng)建于元代,王姓族人以姓氏命名為王家壩。至明洪武年間,有李姓族人自山西洪洞移民至此建立李家壩,吳姓在村西建吳家壩,使其居中,便更名為王中壩。 |
明洪武年間,始遷祖遷此立村,建有馬氏祠堂,人稱馬廟,遂成村名。1983年為避重名改為南馬廟。 |
明洪武年間,周姓族人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命名為“周家莊”,又因與打漁陳鎮(zhèn)周莊村重名,1983年經(jīng)政府批準(zhǔn),遂改為東周莊。 |
原為東阿之景德鎮(zhèn)(今張秋鎮(zhèn))牛家橋。明洪武年間,李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后來隨著附近鄭、王、馬等“三里莊”興起,牛姓族人改村名為牛三里,即意味牛家橋與諸三里莊地位平等,也指距張秋鎮(zhèn)三里。 |
明洪武年間,距運(yùn)河漕運(yùn)碼頭張秋鎮(zhèn)之東偏北三里許,移民建村時(shí)取名“北三里”。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9)原居張秋鎮(zhèn)東街的馬孝傳一族遷此,因其得東平州進(jìn)士,也有割骨取血、救其父命為首善之舉,為念先祖懿德,馬氏后人改村名為“馬三里”。 |
清咸豐年間(1854),王氏族人來此定居生活,距張秋鎮(zhèn)(今屬山東陽谷)三里許,取村名為王三里。 |
原名綠花園。明洪武年間,有居民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距京杭大運(yùn)河漕運(yùn)碼頭張秋鎮(zhèn)掛劍臺(tái)三里,取名為三里莊。清道光十四年(1834),鄭氏成為望族,遂改為鄭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