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邵陽市行政區(qū)劃調整建立,由原東區(qū)主體及郊區(qū)的6個鄉(xiāng)組成。 1997年8月29日撤銷邵陽市東區(qū)、西區(qū)、郊區(qū),調整設立邵陽市雙清區(qū)、大祥區(qū)、北塔區(qū),10月正式掛牌。 2000年雙清區(qū)轄6個街道、2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地名沿用至今。 |
1950年7月分屬邵陽市(縣級市)和邵陽縣。 1951年分屬邵陽市一、二、三、四街和邵陽市郊區(qū)及邵陽縣。 1952年分屬邵陽市一、二、三、四街和邵陽市郊區(qū)及邵陽、邵東縣。 1956年分屬邵陽市西區(qū)和市委農村工作部直管及邵陽、邵東縣。 1957年分屬邵陽市城西、曹婆井辦事處和市委農村工作部直管及邵陽、邵東縣。 1958年分屬邵陽市紅旗、曹婆井、郊區(qū)辦事處。 1962年,分屬邵陽市紅旗、曹婆井、郊區(qū)辦事處及邵東、邵陽縣。 1977年,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境域分屬邵陽市西區(qū)、郊區(qū)及邵東縣。 1984年,分屬邵陽市西區(qū)、郊區(qū)。 1997年8月成立大祥區(qū)。 |
春秋屬楚地,秦屬長沙郡。 西漢屬昭陵縣。 三國屬昭陽縣。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郡為邵陵郡,改昭陽縣為邵陽縣,郡治在今北塔區(qū)狀元洲辦事處北塔灣。 后晉天福(936~943)年間,改邵州為敏州、邵陽縣為敏政縣。 后漢復稱邵州邵陽縣。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升邵州為寶慶府,至1912年,屬荊湖南路寶慶府邵陽縣。 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 1928年,復名邵陽縣。 1938年,安樂鎮(zhèn)更名安和鎮(zhèn),治所河街嶺馬皇廟(今邵水東路電腦城)。 1949年10月10日,邵陽解放。 10月13日將安和(今東風橋以東街區(qū))、建治(今東風橋以西街區(qū))2鎮(zhèn)設立區(qū)級邵陽市,屬邵陽縣。 1950年10月19日,以邵陽縣城關鎮(zhèn)及祭旗、佘湖、板鋪、城北、田江渡五鄉(xiāng)為縣級邵陽市,專區(qū)、市、縣同城而治,分屬邵陽縣和邵陽市。 1951年3月7日,邵陽市郊區(qū)工作委員會成立,邵陽市田江渡、邵陽縣觀音庵鄉(xiāng)和新灘鎮(zhèn)劃入郊區(qū)工作委員會。 1952年2月,陳家橋鄉(xiāng)劃入新邵縣,境域分屬邵陽縣、新邵縣和邵陽市、郊區(qū)工作委員會。 1953年3月,郊區(qū)工作委員會更名為邵陽市第四區(qū)。 1956年6月撤區(qū)并鄉(xiāng),田江渡、北江垅、新渡口和新灘鎮(zhèn)并為江北鄉(xiāng),分屬邵陽縣、邵陽市、新邵縣。 1958年9月,邵陽縣茶元頭鄉(xiāng)、新邵縣陳家橋鄉(xiāng)和留田鄉(xiāng)的7個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劃入邵陽市,并與江北鄉(xiāng)合并成立江北人民公社,屬邵陽市。 1962年10月,將原茶元頭鄉(xiāng)劃入邵陽縣,原陳家橋鄉(xiāng)和原留田鄉(xiāng)的7個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劃入新邵縣。 1964年,設立郊區(qū)辦事處,境域分屬郊區(qū)辦事處、邵陽縣、新邵縣。 1977年7月,邵陽市升格為省轄市;11月,邵陽縣茶元頭鄉(xiāng)劃入邵陽市;12月30日,設立東區(qū)、橋頭區(qū)、西區(qū)、郊區(qū),境內江北街道,屬橋頭區(qū)。 1978年1月,設立近郊、東郊、北郊三郊區(qū),境域分屬新邵縣、橋頭區(qū)和北郊區(qū)。 1978年10月,三郊區(qū)合并設立縣級郊區(qū),境內分屬郊區(qū)、橋頭區(qū)、新邵縣。 1984年6月,公社改鄉(xiāng),大隊改村。 1987年1月,江北鄉(xiāng)與北塔鄉(xiāng)合并為江北鄉(xiāng)。 1987年2月12日,撤銷橋頭區(qū),并入東區(qū)。 1996年3月,成立邵陽市民營經濟開發(fā)試驗區(qū)(省級重點開發(fā)區(qū))。 1997年8月,撤銷東區(qū)、西區(qū)、郊區(qū),調整設立雙清區(qū)、大祥區(qū)、北塔區(qū),將新邵縣的陳家橋鄉(xiāng)劃入北塔區(qū)。 北塔區(qū)轄原東區(qū)的江北街道和陳家橋、茶元頭、江北、田江4個鄉(xiāng)。 1998年4月,開發(fā)區(qū)的管理權下放給北塔區(qū)。 2003年1月,撤消江北鄉(xiāng)和江北街道,調整設立新灘鎮(zhèn)街道和狀元洲街道。 2006年1月,邵陽市民營經濟開發(fā)試驗區(qū)更名為邵陽經濟開發(fā)區(qū);8月,北塔區(qū)和開發(fā)區(qū)“政區(qū)合一”,開發(fā)區(qū)的任務、職能劃入北塔區(qū)。 2016年初,撤田江鄉(xiāng)并入狀元洲街道,撤茶元頭鄉(xiāng)并入新灘鎮(zhèn)街道。 2015年11月,區(qū)劃調整為狀元洲街道、新灘鎮(zhèn)街道、陳家橋鄉(xiāng)2個街道1個鄉(xiāng)。 2016年6月區(qū)劃調整為狀元洲街道、田江街道、新灘鎮(zhèn)街道、茶元頭街、陳家橋鄉(xiāng)4個街道1個鄉(xiāng)。 |
新邵縣系解放后新建之縣。 195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析邵陽縣北部74個鄉(xiāng)、新化縣南部33個鄉(xiāng),建立邵陽縣人民政府新邵辦事處。 1952年2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新邵辦事處,設立新邵縣。 |
晉太康元年(280),避文帝司馬昭諱,改昭陵郡為邵陵郡,昭陽縣為邵陽縣,復置都梁縣,立建興、武岡縣。 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建興縣并入都梁縣。 南梁中大通三年(531)遷扶陽縣(舊夫夷縣)治于今新寧縣內,時今縣境分屬邵陵、邵陽2縣。 隋初南陳省邵陵、高平2縣并入邵陽縣。 隋開皇三年(583)郡廢,境域屬長沙郡。 隋開皇十年(590),夫夷、都梁、武岡3縣并入邵陽縣,縣治始遷昭陵故址(今邵陽市區(qū))。 隋末,邵陽縣析置武攸縣,復置邵陵縣、建興縣,時今縣境分屬邵陵、邵陽2縣。 大業(yè)三年(607)屬長沙郡建州邵陽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建州為南梁州,屬潭州。 唐武德七年(624),邵陵縣并入邵陽縣。 太宗貞觀十年(636),改南梁州為邵州,屬江南西道。 玄宗天寶元年(742),邵州改為邵陽郡。 肅宗乾元元年(758)復稱邵州。 五代后晉天福(936-943)年間,改邵州為敏州,邵陽縣為敏政縣。 后漢復稱邵州邵陽縣。 南宋理崇寶慶元年(1225)升邵州為寶慶府。 元,邵陽縣西南紫陽鄉(xiāng)劃入武岡縣,時今縣境分屬邵陽,武岡。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設寶慶安撫司。 元十四年(1277)升為寶慶路總管府,屬湖南道寶慶路總管府。 明清,屬寶慶府。 民國二年1913年,邵陽縣更名寶慶縣,1928年復名邵陽縣。 1947年,柝邵陽縣西部置隆回縣。 1950年,武岡東部6鄉(xiāng)(長樂、古峰、四望、金龍、雙清、唯一)劃入邵陽縣。 1949年7月析置邵陽市(縣級市);1951年11月析縣境東北置邵東、新邵縣,邵陽南部和新劃入的武岡東部6鄉(xiāng)為邵陽縣,遷縣治于塘渡口,屬邵陽專署;1986年屬邵陽市。 |
春秋戰(zhàn)國屬楚地,秦屬長沙郡。 漢為昭陵、都梁縣地。 三國時吳寶鼎元年(266)屬昭陵縣置高平縣,縣治為原永固團石腳村,后屬高平、武岡縣地。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分武岡置都梁縣,縣治今桃花坪;同年改高平為南高平,后復為高平,沿至南北朝,屬邵陵郡。 東晉、南朝、宋、齊、粱屬邵陵郡,轄都梁、邵陵、高平縣地。 陳屬邵陵郡,廢高平縣入邵陽縣。 隋屬長沙郡邵陽縣地。 唐屬邵州的邵陽、武岡縣。 宋屬邵州邵陽郡。 寶慶元年(1225)升邵陽郡為寶慶府。 元屬武岡府、武岡路。 明屬寶慶府,設有桃花坪通判署及紫陽、隆回、長鄄3個巡檢司,境內設8都(即一都司門前,二都金石橋,三都匡家鋪,四都鳥樹下,五都大水田,六都六都寨,七都塘市頭,八都雨山鋪)。 清屬寶慶府的邵陽、新化、武岡縣地及辰州府溆浦縣地。 1913年,廢府為寶慶縣,屬湖南省湘江道。 1922年,撤道制,屬湖南省。 1927年,復名邵陽縣。 1947年8月,邵陽縣析置隆回縣,轄隆治、隆中、興隆、中和、果勝、保和、禮教、西勝8鄉(xiāng)及桃洪鎮(zhèn),治所六都寨,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0月15日,隆回解放,屬邵陽區(qū)專員公署,縣治置桃花坪鎮(zhèn)。 1950年3月7日,武岡縣紫陽鄉(xiāng)及石江鄉(xiāng)部分地方劃入隆回縣。 1952年3月,隆回縣的第一區(qū)劃入邵陽縣;11月15日,武岡縣羅白、山界、天福、三閣司、五里、長鋪等6鄉(xiāng)劃入隆回縣。 1953年3月,水車14個鄉(xiāng)劃入新化縣;12月,奉家山鄉(xiāng)劃入新化縣。 1956年5月19日,溆浦縣巖兒塘、廟山坪、廬茅凼3個自然村劃入隆回縣;8月12日,武岡縣寶山寨鄉(xiāng)、西坪鄉(xiāng)劃入隆回縣。 1960年,縣治遷駐桃洪鎮(zhèn)。 1978年4月8日,武岡縣龍從公社雙排大隊的第一、第二生產隊劃入隆回縣羅白公社龍金大隊。 1983年2月8日,撤銷邵陽地區(qū),境域屬邵陽市;7月13日,恢復邵陽地區(qū),境域屬邵陽地區(qū)。 1986年1月27日,邵陽地區(qū)并入邵陽市。 1995年,境域撤區(qū)并鄉(xiāng),將67個鄉(xiāng)鎮(zhèn)、5個林場合并為桃洪、小沙江、金石橋、司門前、高平、六都寨、荷香橋、橫板橋、周旺、灘頭10鎮(zhèn)和鴨田、西洋江、雨山、巖口、北山、三閣司、麻塘山、大水田、羊古坳、羅洪、七江、荷田、石門、南岳廟14個鄉(xiāng)及虎形山瑤族、山界回族2個民族鄉(xiāng)。 1999年,鴨田鄉(xiāng)、西洋江鄉(xiāng)、雨山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06年9月,巖口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0年7月,北山鎮(zhèn)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1年9月,三閣司鎮(zhèn)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3年7月,南岳廟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3年11月,七江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5年11月,雨山鎮(zhèn)、石門鄉(xiāng)、桃洪鎮(zhèn)合并成立新的桃洪鎮(zhèn)。 2016年8月,羅洪、羊古坳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2016年5月,隆回縣將1005個村(社區(qū))調整合并為572個村(社區(qū))。 2018年6月,撤銷桃洪鎮(zhèn)設立桃花坪、花門兩個街道。 |
1913年,屬武岡縣平元鄉(xiāng)。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第五、六、九區(qū)。 1951年,設立洞口辦事處。 1952年,成立洞口縣,屬邵陽專區(qū)。 1968年屬邵陽地區(qū)。 1986年屬邵陽市。 |
春秋時期屬楚國黔中郡地。 秦為象郡地。 西漢為武陵郡鐔成縣地。 東晉為武陵郡舞陽縣地。 梁為南陽郡龍剽縣地。 隋為沅陵郡龍剽縣地。 唐貞觀十一年(637),始名徽州。 大歷十二年(777),為西原蠻潘長安所占,成為溪峒州。 大和年間回歸唐朝,改為羈縻州。 北宋慶歷元年(1041),歸宋,復為羈縻州。 元豐四年(1081)在原徽州地置蒔竹縣,屬邵州。 崇寧二年(1103),迫徽州再次歸服,恢復蒔竹縣,當年易名為綏寧縣,隸邵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隸湖廣行省武岡路。 明洪武三年(1370),改隸靖州。 清代隸屬未變。 1914年,隸辰沅道。 1936年,隸湘西綏靖處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解放綏寧縣城。 1958年7月,改隸邵陽專署。 1986年元月,邵陽專署撤銷,實行市領導縣,綏寧縣隸屬邵陽市。 |
西漢置夫夷縣;元朔五年(124)封劉義為夫夷侯,邑于此,屬零陵郡。 三國吳屬昭陵郡。 西晉屬昭陵郡。 西晉末改稱夫縣。 南朝梁改稱為夫夷縣。 隋開皇九年(589),省入邵陽縣。 隋末為蕭銑所置武攸縣地。 唐迄南宋初俱為武岡縣地。 宋、元至明代中葉,分屬武岡軍、武岡路和武岡州。 明末,屬寶慶府,清沿襲明制。 民國時期,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10日新寧縣和平解放,屬湖南省邵陽區(qū)督察專員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陽專員公署)管轄;1986年撤銷邵陽地區(qū),實行市管縣體制,新寧縣改屬邵陽市。 |
城步歷史悠久,其先民活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縣北西巖鎮(zhèn)朝園里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縣境因所處地理位置的關系,歷史上常分屬不同政區(qū)。 隋末,肖銑據(jù)邵陽置建州,設武攸縣,治今城步儒林鎮(zhèn),為置縣之始。 唐武德四年,李淵平肖銑,更武攸為武岡,仍治今儒林鎮(zhèn),隸南梁州。 貞觀十年,改南梁州為邵州,今城步大部分地方為邵州武岡縣地,縣南境則分別為“西原蠻”地和“桂州蠻”地。 宋初移武岡縣治于今武岡市城關鎮(zhèn),于原治置城步寨,始用“城步”之名。 弘治十七年(1504)析武岡、綏寧縣地置城步縣,隸屬寶慶府,治所設今縣城,并沿襲至今。 清乾隆三年城步改隸靖州,乾隆六年復隸寶慶府。 1949年10月14日,城步縣解放,隸屬邵陽區(qū)督察專員公署,后隸屬邵陽專員公署、邵陽地區(qū)行政公署。 1956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城步縣建制,建立城步苗族自治縣,系全國第二個苗族自治縣。 1986年1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邵陽地區(qū)建置,實行市管縣體制,城步苗族自治縣劃隸邵陽市。 |
武岡始建于西漢文、景帝年間,屬長沙郡。 元鼎六年(111),置都梁縣。 三國吳寶鼎元年(226),復名武岡縣。 北宋崇寧五年(1106),升為武岡軍。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為武岡路,明洪武元年(1368),置武岡府;九年(1376)降為州。 永樂二十一年(1423)10月,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從云南徙遷武岡州城,翌年建王邸,繼襲十四代,歷時272年。 清順治四年(1647)4月,南明桂王朱由榔駐蹕武岡,建永歷王朝,以岷王府為皇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 清代復稱州。 1913年,廢州稱縣。 1949年10月,屬邵陽專員公署。 1986年1月屬邵陽市。 1994年2月撤縣設市,屬邵陽市代管。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地。 秦屬長沙郡。 西漢初屬長沙國昭陵縣。 漢平帝五年(5),封長沙刺王子劉賞為昭陽侯,侯城在邵水之陽。 王莽篡漢,侯國廢。 東漢在侯國故地復立昭陽縣。 三國初屬蜀,后屬吳。 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昭陽為邵陽。 東晉咸和三年(328),省新城入邵陵,省丞陽入重安,新城、丞陽的名稱從此在史書上消失。 隋遷邵陽縣治于今邵陽市區(qū)。 唐邵陽縣屬邵州,五代晉天福中,邵州一度改為敏州,邵陽縣改為敏政縣。 宋復稱邵州、邵陽縣。 元屬寶慶路。 明清時期仍屬寶慶府。 1913年,邵陽縣改稱寶慶縣。 1928年,寶慶縣復名邵陽縣。 1949年10月13日,邵陽縣人民政府成立。 1952年2月16日,建立邵東縣,因地處邵陽東部而得名,縣治設兩市塘。 1958年10月撤鄉(xiāng)鎮(zhèn),建立17個人民公社。 1962年11月,全縣劃為9個區(qū),80個農村人民公社,1個鎮(zhèn)。 1977年12月1日,邵陽地區(qū)分為邵陽、漣源兩個地區(qū),邵東隸屬漣源行署。 1983年7月,邵東改屬邵陽市至今未變。 2019年7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邵東縣,設立邵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