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徐、馮、姜三戶人家從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qū)遷此,當時無村名,至清代,在該地修建了一座二郎廟,便以廟命名。后又按姓氏分為徐、姜、馮三村,姜居于此得名為姜二郎廟。 |
明代,有徐、馮、姜三戶人家從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qū)遷此,當時無村名,至清初,此地修建了一座二郎廟,便以廟命名。后又按姓氏分為徐、姜、馮三村,徐居于此故名為徐二郎廟。 |
明代有人自滑縣大龐寨遷此,初名北魯丘,因和牛屯爭集市,引起糾紛,經(jīng)官方調(diào)解息訟,故改名為息爭集。1946年劃歸延津縣,1949年更為今名。 |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國君葬此,初名魯王丘,后因人口增多,分南北兩片居住。南面的叫前魯王丘,北面的叫后魯王丘,后簡稱為今名。 |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國君葬此,初名魯王丘,后因人口增多,分南北兩片居住。南面的叫前魯王丘,北面的叫后魯王丘,后簡稱為今名。 |
原有徐姓在此定居,因南部有一老灣河,初名徐灣。后徐姓絕,陳姓人丁興旺,易為今名。 |
清光緒十三年(1887),李姓從滑縣老河灣遷此定居,初名李家灣,后簡為今名。 |
據(jù),有申姓從滑縣老河灣遷此定居,取名西申灣,后簡化為今名。 |
古為南燕國和南燕縣、胙城縣治所,宋熙寧年間圮于河,胙城縣治所遷于華里店(今胙城)。之后,在這里即演變?yōu)榇迩f,初名城上。因當時圍城較大而得名。 |
據(jù),明代,山西張氏三兄弟遷此,初名東大城,清康熙四十年(1701)左右改名張街。 |
春秋時期,南燕國都城在村西1.5公里處,宋代,胙城縣城(今大城)被黃河水淹沒,部分村民遷此。因距大城較近,得名小城。 |
據(jù)《劉氏家譜》載,明嘉靖六年(1527),漢獻王十六世孫劉政會之后劉通、劉鐸兄弟兩家自胙城遷此地(被其延津后裔立為始祖)!睹献印す珜O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因西鄰古南燕城,得名郭里村。 |
明代,劉政會后裔劉宏遠自劉家堤(今胙城王堤)遷此定居,初名“西郭歷村”,后改為“傳劉”,因省、誤寫為川留而沿用至今。 |
明代,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qū)移民喬姓遷此定居,以南燕國杏母娘娘墓命名為“喬杏塚”。清末民初改“塚”為“莊”為今名。 |
明代,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qū)張姓移民先遷胙城,清代,又從胙城遷此定居,以南燕國杏母娘娘墓名為張杏塚,1946年后,改“塚”為“莊”為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