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前期,南城街道境域先后屬瀘州城廂和瀘縣中城鎮(zhèn)。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建南城鎮(zhèn)。 1950年,置南城鎮(zhèn)公所。 1952年5月,與北城鎮(zhèn)合并為瀘州市城區(qū)。 1955年12月,設南城街道。 1960年6月,建南城街道公社。 1983年,復名南城街道,屬瀘州市市中區(qū)。 1996年1月,市中區(qū)改名江陽區(qū)。 |
民國前期,北城街道境域先后屬瀘州城廂和瀘縣中城鎮(zhèn)。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建北城鎮(zhèn)。 1950年,置北城鎮(zhèn)公所。 1952年5月,與南城鎮(zhèn)合并為瀘州市城區(qū)。 1955年12月,設北城街道。 1960年6月,建北城街道公社。 1983年,復名北城街道。 1984年7月,屬瀘州市市中區(qū)。 1996年1月,市中區(qū)改名江陽區(qū)。 |
1992年10月,成立大山坪街道,屬瀘州市市中區(qū)。 1996年1月,市中區(qū)改名江陽區(qū)。 |
1983年為鄰玉公社,1984年7月更名為市中區(qū)鄰玉鄉(xiāng),1992年10月拆鄉(xiāng)與紫陽坪鄉(xiāng)合并建鄰玉鎮(zhèn),1996年7月為江陽區(qū)鄰玉鎮(zhèn),2007年8月改為江陽區(qū)鄰玉街道。 |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藍田街道境域析瀘縣崇義鄉(xiāng)置藍田鎮(zhèn)。 1950年,劃歸瀘州市第二區(qū)。 1958年,建藍田公社。 1962年,撤藍田公社,分別建藍田鄉(xiāng)和前進蔬菜農(nóng)場。 1992年,復建藍田鎮(zhèn)。 2005年9月,藍田鎮(zhèn)改街道。 |
2001年12月,江陽區(qū)沙灣鄉(xiāng)、茜草廠區(qū)辦事處合并為茜草鎮(zhèn)。 2007年8月,鎮(zhèn)改街道。 |
1951年設華陽鄉(xiāng),屬瀘州市轄治。 1954年劃歸瀘縣。 1958年并入和豐公社。 1962年析置華陽公社。 1992年與南城鄉(xiāng)合并建華陽鄉(xiāng)。 1996年,市中區(qū)更名為江陽區(qū),華陽鄉(xiāng)隸屬不變。 [5-6]2005年9月,撤銷華陽鄉(xiāng),改建為華陽街。 |
清雍正七年(1729年),況場街道境域屬瀘縣宜民鄉(xiāng)。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屬瀘縣宜民自治區(qū)。 1950年9月,設況場鄉(xiāng)。 1958年10月,鄉(xiāng)改公社。 1969年1月,公社改鄉(xiāng)。 1992年,況場、和豐2鄉(xiāng)合并為況場鎮(zhèn)。 1996年,由瀘縣劃歸江陽區(qū)。 |
1950年設黃艤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1996年由瀘縣劃歸江陽區(qū)。 2019年12月,撤銷彌陀鎮(zhèn),將原彌陀鎮(zhèn)所屬行政區(qū)域劃歸黃艤鎮(zhèn)管轄,黃艤鎮(zhèn)人民政府駐金酒路69號。 |
1934年設通灘鎮(zhèn),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2年復鎮(zhèn),1996年由瀘縣劃歸江陽區(qū)。 位于區(qū)境西部。 距市區(qū)25千米,1997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5.1萬,轄母灘、爛包沖、山臺嘴、宋灣、大山、大燭林、陵園、已壩、桐子山、金寶山、長河、猴巖、威武、雪壩、雙廟、毗盧、雨峰山、元平、磚房、開福、豐光、蘇嘴村、河田坎、國光村、魏壩25個行政村和通灘、通灘二街2居委會。 瀘富公路過境。 |
1992年6月之前,江北鎮(zhèn)境域為江北鄉(xiāng),屬納溪縣江北區(qū)。 1992年8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設江北鎮(zhèn)。 1996年7月,劃歸江陽區(qū)。 |
1957年,方山鎮(zhèn)境域為寶豐鄉(xiāng)。 1960年,改為石棚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 1992年,鄉(xiāng)改鎮(zhèn)。 1996年7月,由納溪縣劃歸江陽區(qū)。 2001年,更名方山鎮(zhèn)。 |
民國時期,丹林鎮(zhèn)境域屬瀘縣況場三區(qū)馬嶺鄉(xiāng)。 1951年,劃歸納溪縣。 1959年,設馬嶺人民公社。 1981年,改為丹林鄉(xiāng)。 1996年7月,劃歸江陽區(qū)。 |
清嘉慶前成為集市,分水嶺鎮(zhèn)屬瀘縣崇義鄉(xiāng)。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建分水鎮(zhèn),轄分水嶺、沙坎2個場。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析沙坎場置鄉(xiāng)。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鎮(zhèn)改鄉(xiāng)。 1950年11月,分為分水、文龍、天娘、長石、大屋、文明6小鄉(xiāng)。 1952年,調(diào)整為分水、文龍、長石、大屋、文明5鄉(xiāng)。 1956年1月,文龍鄉(xiāng)及長石鄉(xiāng)一部分并入分水鄉(xiāng)。 1958年10月,鄉(xiāng)改公社。 1982年2月,分水公社更名分水嶺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鄉(xiāng)。 1992年,文明鄉(xiāng)并入。 1996年7月,劃歸瀘州市江陽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