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鎮(zhèn)政府所在地清代曾安營駐兵,且地處山前故名。 [詳細(xì)] |
因風(fēng)景名勝地龍灣而得名。灣內(nèi)有深水石潭,傳說深潭藏龍而得名龍?zhí)丁?[詳細(xì)] |
因境內(nèi)牧牛河而得名。 [詳細(xì)] |
因盛產(chǎn)藥材而得名,又以岫巖方音諧稱岳山。 [詳細(xì)] |
因清代有一特大的房屋而得名。清嘉慶初期,遼寧省一于姓農(nóng)民來境內(nèi)墾荒建屯,建房跨度2丈7尺,超過當(dāng)?shù)匾话惴课菘缍龋可嵊忠郎蕉,街道寬闊,故得村名“大房身”?[詳細(xì)] |
因境內(nèi)哨子河有一深渟終日向陽而得名。 [詳細(xì)] |
因清順治年間由正紅旗錫伯族瓜爾佳氏四兄弟從長白山遷此駐兵建營而得名。 [詳細(xì)] |
因境內(nèi)丘陵起伏溝嶺交錯而得名。 [詳細(xì)] |
一是河道彎曲,多處呈杓子形得名;一說此河落差大,哨口眾多得名;還有唐太宗李世民驚夢河水哨嘯,在河邊燒紙祭母以致訛傳得名哨子河,相關(guān)的民間傳說甚眾,無源可考。 [詳細(xì)] |
岫巖位于黃海之濱,沿海有很多海潮沖擊巖石形成的洞穴,故名,岫指的就是“有穴的山”。金明昌四年(1119年)升大寧鎮(zhèn)為秀巖縣,明代改“秀巖”為“岫巖”,設(shè)岫巖堡。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設(shè)岫巖廳,光緒二年(1876年)岫巖廳降為岫巖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岫巖縣,1985年1月17日,成立岫巖滿族自治縣。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