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今清平鎮(zhèn)設清平堡,二十二年改堡置清平長官司。 二十三年于清平長官司置清平衛(wèi),長官司、衛(wèi)同城,屬貴州都司。 成化十二年(1476)置安寧宣撫司(治今市區(qū)北部),隸播州宣慰司。 弘治七年(1494)廢清平長官司改置清平縣,隸都勻府。 嘉靖元年(1522)改安寧宣撫司為凱里宣撫司,屬清平衛(wèi)。 萬歷二十九年(1601)劃入平越軍民府。 三十五年降凱里宣撫司為長官司。 清康熙七年(1668)省清平縣入麻哈州。 十一年裁清平衛(wèi),復置清平縣(治今爐山鎮(zhèn))。 雍正十二年(1734)以凱里長官司地設凱里縣丞。 乾隆元年(1736)置凱里衛(wèi)。 1913年改清平縣為爐山縣,以凱里縣丞設凱里分縣,屬黔中道。 1935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撤凱里分縣。 1937年直隸省。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2年設爐山縣苗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置爐山苗族自治縣。 1956年復名爐山縣。 1958年撤爐山、丹寨、雷山、麻江4縣,置凱里縣。 縣人民政府駐凱里。 1961年析出雷山、麻江2縣。 1962年析出丹寨縣。 1983年撤凱里縣置縣級凱里市。 |
唐代西境為牂州新興縣地,東境為充州昭明縣地。 北宋大觀二年(1108),置黃平府,黃平之名始見于史。 南宋寶祐六年(1258),筑黃平城(今舊州古城),賜名鎮(zhèn)遠州,黃平府移治黃平城。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建黃平都元帥府,仍治黃平城。 至治三年(1323)撤黃平都元帥府。 明洪武七年(1374)置黃平安撫司。 十一年(1378)置黃平守御千戶所,隸四川都司,司所同治黃平城。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于今新州鎮(zhèn)地置興隆衛(wèi),隸貴州都指揮使司。 萬歷二十九年(1601)黃平安撫司改為黃平州,屬平越府。 清康熙十一年(1672)黃平守御千戶所入州,二十六年裁興隆衛(wèi),徙州治于衛(wèi)城,于原州治設巡檢司,俱屬平越軍民府。 嘉慶三年(1798)劃入鎮(zhèn)遠府。 1913年廢州,改置黃平縣,改舊州巡檢司設舊州分縣,隸黔東道。 1935年隸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撤舊州分縣。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施秉縣并入。 1962年施秉縣析出。 |
春秋時屬牂牁。 戰(zhàn)國時屬大夜郎國。 秦代時屬象郡。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西北部的偏橋等地隸屬牂牁郡且蘭縣,東南部(今勝秉等地)隸屬武陵郡。 南北朝至北周,分屬南牂牁郡和東牂牁郡。 隋大業(yè)三年(607),偏橋等地區(qū)屬牂州牂牁郡,勝秉等地屬辰州沅陵郡。 唐時,改郡為道,偏橋以西屬黔中道,以東屬嶺南邊陲。 “唐天寶三年(744)”,隸于充州,其偏橋等地受轄于東鄰縣,勝秉受轄于昭明縣。 宋時屬矩州大田溪洞地。 元至元二年(1265)置前江等處軍民長官司(今馬號鄉(xiāng)平地營)。 至元二十年置偏橋蠻夷長官司(今縣城北隅),屬思州宣慰司。 明洪武五年(1372)劃偏橋長官司隸屬鎮(zhèn)遠州,以前江長官司地置施秉蠻夷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 洪武二十三年置偏橋衛(wèi)(治今縣城),隸湖廣都司。 永樂十二年(1414)偏橋、施秉2長官司劃入鎮(zhèn)遠府。 正統(tǒng)九年(1444)以施秉蠻夷長官司改置施秉縣。 縣治東側(cè)為勝秉(上秉、下秉合稱)。 景泰元年(1450)縣治遷至上秉(今馬號鄉(xiāng)老縣村)。 天啟五年(1625)縣廢。 崇禎四年(1631)復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偏橋衛(wèi)隸鎮(zhèn)遠府。 二十六年省衛(wèi)入縣,縣治遷至偏橋衛(wèi)城,原縣治地上秉設勝秉縣丞。 1913年改勝秉縣丞為勝秉分縣。 1936年省分縣入隸,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黃平縣,1962年復置至今。 |
宋大觀元年(1107)始置邛水縣,屬思州。 宣和四年(1122),廢為堡。 紹興二年(1132年)復設邛水縣。 元初置定安縣,至元二十年(1283)更名邛水縣。 明洪武五年(1372)撤縣,置團羅、得民、曉隘、陂帶、邛水5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 二十年廢團羅、得民、曉隘、陂帶4長官司,并置邛水十五洞蠻夷長官司。 永樂十一年(1413)劃歸鎮(zhèn)遠府。 清雍正十年(1732)設邛水縣丞,屬鎮(zhèn)遠縣。 1913年置邛水縣,屬黔東道。 1923年更名靈山縣,因與廣西靈山重名,1927年因“秋收豐稔,一禾三穗”更今名。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鎮(zhèn)遠縣。 1962年析出復置。 |
漢為武陵郡無陽縣地。 唐置梓姜縣,屬獎州,后廢。 宋政和八年(1118)置邛水縣,屬思州。 宋寶祐六年(1258)十一月,新筑黃平城賜名鎮(zhèn)遠州,鎮(zhèn)遠之名始于此。 德祐元年(1275)置鎮(zhèn)遠沿邊溪洞招討使司。 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招討使司為鎮(zhèn)遠軍民總管府,治中河山(今㵲陽鎮(zhèn)東隅),屬思州宣撫司,又置鎮(zhèn)安縣附廊。 旋改鎮(zhèn)安縣為安夷縣。 至正二年(1342)廢安夷縣置鎮(zhèn)遠金蓉金達蠻夷長官司。 明洪武四年(1371)降鎮(zhèn)遠總管府為州,隸思南宣慰司。 二十二年在州治所增設鎮(zhèn)遠衛(wèi),二十三年于今青溪鎮(zhèn)設青浪衛(wèi),隸湖廣都司。 永樂十一年(1413)置鎮(zhèn)遠府,府、州、衛(wèi)同城,隸貴州布政司。 正統(tǒng)三年(1438)省鎮(zhèn)遠州,存府、衛(wèi)。 弘治十一年(1498)廢鎮(zhèn)遠金蓉金達長官司置鎮(zhèn)遠縣。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裁鎮(zhèn)遠衛(wèi)。 雍正五年(1727)裁青浪衛(wèi)改置清溪縣,屬思州府。 宣統(tǒng)元年(1909)省鎮(zhèn)遠縣存鎮(zhèn)遠府。 1913年廢府復置鎮(zhèn)遠縣,隸黔東道。 1935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為專員公署駐地。 1941年撤銷清溪縣。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為專署駐地。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岑鞏、三穗2縣并入鎮(zhèn)遠縣。 1962年析出2縣。 |
春秋時期屬楚,隸屬黔中郡。 漢屬武陵郡。 南北朝為“五溪蠻”地。 唐貞觀八年(634)置夜郎縣,屬巫州。 長安四年(704)置舞州,為州治。 開元十三年(725)更舞州為鶴州。 二十年更鶴州為業(yè)州,改夜郎縣為峨山縣。 大歷五年(770)改業(yè)州為獎州。 五代時,州、縣俱廢。 宋置安夷縣,屬思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思州安撫司,治龍泉坪。 元末升思州宣撫司為宣慰司。 明永樂十一年(1413)廢思州宣慰司置思州府,府治今思旸鎮(zhèn)。 隆慶三年(1569)府治遷平溪衛(wèi)(今玉屏)。 萬歷五年(1577)遷回舊治(今思旸鎮(zhèn))。 1913年廢思州府置思縣,屬黔東道。 1930年改思縣為岑鞏縣。 1936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隸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銅仁專區(qū)。 1950年劃入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鎮(zhèn)遠縣,1962年析出復置。 2001年縣人民政府駐地從思旸鎮(zhèn)龍江村遷至思旸鎮(zhèn)新興村。 |
夏商為禹貢荊州之界僻。 周時為楚黔中地,屬夜郎。 秦代屬黔中郡。 漢初屬荊州武陵郡,漢武帝時改屬牂牁郡。 三國時屬吳。 晉代屬荊州武陵郡。 南北朝屬郢州武陵郡。 隋代改屬揚州沅陵郡。 唐朝屬黔中道彝、播、敘三州,之后,東部歸朗溪縣(縣址在今湖南省會同縣朗江鄉(xiāng)),西部屬思州。 五代時屬楚,繼為徽州、誠州所轄。 宋代時東部為誠州所轄,后又分屬三江縣、會同縣,西部仍屬思州。 宋崇寧二年(1103),屬靖州。 元代分屬靖州路總管府和靖州軍民安撫使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屯溪、后溪2地設千戶所,二十四年置天柱守御千戶所,均屬湖廣靖州衛(wèi)。 萬歷二十五年(1597)置天柱縣,治天柱(今城關鎮(zhèn))。 崇禎十年(1637)徙縣治于龍?zhí)粒執(zhí)量h,后遷雷寨,又遷回天柱,復名天柱縣。 清雍正五年(1727)由湖南靖州改隸黎平府。 十一年劃入鎮(zhèn)遠府。 乾隆元年(1736)于遠口設巡檢司。 1913年改遠口巡檢司為遠口分縣。 屬黔東道。 1936年并入遠口分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錦屏縣,1961年析出復置至今。 |
唐置亮州,為羈縻州。 宋為銅鼓砦。 元至元中置亮寨、中林、湖耳、新化、歐陽5軍民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設銅鼓守御千戶所,屬五開衛(wèi)。 三十年置銅鼓衛(wèi),隸湖廣都司。 永樂十一年(1413)置新化府,治今新化,轄湖耳、亮寨、歐陽、中林驗洞、新化、龍里、赤溪湳洞7長官司。 府、衛(wèi)并存。 宣德九年(1434)廢新化府,7長官司改隸黎平府。 清康熙十一年(1672)設錦屏汛,以境內(nèi)錦屏山得名。 雍正五年(1727)廢銅鼓衛(wèi),置錦屏縣(治今銅鼓),屬黎平府。 道光十二年(1832)撤錦屏縣設錦屏鄉(xiāng),屬開泰縣。 1914年復置錦屏縣,徙治王寨,即今縣城,隸黔東道。 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天柱縣并入。 1961年天柱縣析出復置。 |
元于今南明鎮(zhèn)置楠木洞長官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 明洪武初置赤溪洞長官司(今南明鎮(zhèn)),旋廢。 永樂元年(1403)復置。 十一年劃入新化府。 宣德九年(1434)改隸黎平府。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廢長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始置清江廳,屬鎮(zhèn)遠府。 乾隆元年(1736)于柳霽設縣丞。 1913改清江廳為清江縣,屬黔東道,于柳霽置柳霽分縣。 1914年因與江蘇、江西清江縣重名,以縣境清水江古稱劍河,更名今名。 1936年撤銷柳霽分縣。 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 1958年臺江縣并入。 1962年析出復置臺江縣。 因三板溪電站建設,縣城所在地柳川成庫區(qū)被淹沒,2003年2月,臺江縣革東鎮(zhèn)劃歸劍河縣。 2007年,劍河縣人民政府從柳川遷至革東鎮(zhèn)。 |
唐貞觀三年(629)置拖隆縣,屬應州,后廢。 明為臺拱寨。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臺拱廳。 1913年廢廳,改置臺拱縣,屬黔東道。 1935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撤銷丹江縣,劃丹江縣東部入臺拱,各取一字改今名。 1944年析原丹江縣地歸雷山設治局。 1950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3年改置臺江縣苗族自治區(qū)。 1955年設臺江苗族自治縣。 1956年復名臺江縣,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劍河縣。 1962年析出復置。 2003年6月革東鎮(zhèn)劃歸劍河,現(xiàn)有6鄉(xiāng)2鎮(zhèn)。 |
秦代屬黔中郡。 漢代屬武陵郡。 南朝梁屬龍標縣。 唐貞觀八年(634),置思微縣,屬巫州。 唐總章二年(669),置福綠州,屬古州樂興郡。 先天元年(712),置潭陽縣,后廢為巫、敘2州地。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置城州,為羈縻州。 元至元年間,于里坪寨置上里坪長官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古州八萬洞軍民總管府。 元至治二年(1322),改里坪寨更名為黎平寨,上里坪長官司改為上黎平長官司,隸屬思州(駐今岑鞏)安撫司。 明洪武三年(1370),置古州、潭溪、萬平江、湖耳等蠻夷長官司,隸思州宣慰司。 洪武十八年,置五開衛(wèi),治今德鳳鎮(zhèn),隸湖廣都司。 明永樂十一年(1413),置黎平府,治今黎平寨,隸貴州布政司。 正統(tǒng)七年(1442)置永從縣。 清雍正五年(1727)廢五開衛(wèi)置開泰縣,府縣同城為治。 宣統(tǒng)三年(1911)廢開泰縣。 1913年,廢黎平府改置黎平縣,屬黔東道。 1935年,屬貴州省第十行政督察區(qū),為專員公署駐地。 1936年,改隸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撤銷永從縣,并入黎平縣。 1949年,屬獨山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 |
唐貞觀三年(629)置應江縣,屬應州,后廢。 宋為羈縻古州。 咸平四年(1001)設懷遠軍。 元置古州八萬洞軍民總管府。 明置古州蠻夷長官司,俗稱里古州。 永樂初置古州司,屬貴州衛(wèi);十二年改屬黎平府。 清雍正八年(1730)置古州廳。 乾隆元年(1736)置古州左、右2衛(wèi),并于此設分巡古州兵備道。 二年于郎洞設郎洞縣丞,屬古州廳。 清末廢古州左、右2衛(wèi)及古州兵備道。 1913年廢古州廳改置榕江縣,改郎洞縣丞為分縣。 1936年省郎洞分縣入榕江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獨山專區(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從江縣并入。 1961年析出復置從江縣。 |
宋崇寧四年(1105)置允州及從州,均為羈縻州。 并于安口隘置安口縣,于中古州置樂古縣,政和中廢州縣。 元置西山大洞長官司(今西山鎮(zhèn)),隸思州安撫司;置允州等處、六龍圖等處長官司,屬新添葛蠻安撫司。 明永樂五年(1407)改西山大洞長官司為西山陽洞長官司。 十二年隸黎平府。 清廢長官司,設西山汛,屬永從縣。 雍正十一年(1733)于中古州樂敦洞設下江營,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置下江廳,治今下江鎮(zhèn)。 光緒三年(1877)于丙妹設丙妹縣丞。 1913年廢下江廳置下江縣,于丙妹設分縣,屬永從縣。 1936年撤銷丙妹分縣。 下江縣隸屬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改隸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永從縣與下江縣合并置從江縣,縣治遷丙妹。 1949年屬獨山專區(qū)。 1952年屬都勻?qū)^(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榕江縣。 1961年析出復置。 |
清雍正八年(1730)置丹江廳,治老丹江。 同治十一年(1872)遷廳治于肇泰堡(今縣城)。 1913年廢廳置丹江縣。 1941年撤縣。 1944年以原丹江縣地置雷山設治局。 1949年改為雷山縣。 1950年初復名雷山設治局,同年復置雷山縣,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4年改置雷山縣苗族自治區(qū)。 1955年撤銷自治區(qū)置雷山苗族自治縣。 1956年撤銷雷山苗族自治縣復置雷山縣,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凱里縣。 1961年析出復置,地名沿用至今。 |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隸象郡,漢隸牂牁郡且蘭縣。 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隸牂牁郡賓化縣(今福泉市)。 唐貞觀四年(630),隸黔州都督府牂州。 宋大觀二年(1108),隸都云定云安撫司。 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置樂平宣撫司,二十七年置麻哈安撫司,屬紹慶府。 元至元年間置麻峽縣,屬定遠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麻哈長官司,屬平越衛(wèi)。 弘治七年(1494)置麻哈州,屬都勻府。 1913年廢州置麻哈縣,隸黔中道。 1931年更名麻江縣。 1935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獨山專區(qū)。 1952年屬都勻?qū)^(qū)。 1956年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撤縣并入凱里縣。 1961年復置。 |
唐置羅恭縣,屬應州,后廢。 元至正十三年(1353)置夭壩長官司,治夭壩。 明洪武十八年(1385)升夭壩長官司為安撫司,后又降為長官司。 清康熙十一年(1672)劃夭壩長官司入都勻府。 雍正八年(1730)置八寨廳,治今老八寨。 乾隆十二年(1747)徙廳治于龍井塘(今縣城)。 清末廢夭壩長官司。 1913年廢廳,改置八寨縣,屬黔中道。 1935年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撤丹江縣,其西部地并入八寨縣,丹江、八寨各取一字,改名丹寨縣。 1949年屬獨山專區(qū)。 1952年屬都勻?qū)^(qū)。 1955年撤丹寨縣,改置丹寨苗族自治縣。 1956年撤自治縣復置丹寨縣,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凱里縣。 1962年析出復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