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qū)屬地為原華陽縣城及其近郊。 華陽縣建制始于唐代,唐貞觀十七年(643)在成都縣城偏東置蜀縣;唐乾元元年(758)改名為華陽縣,原南河以北的東城區(qū)區(qū)域及近郊皆為華陽縣轄。 自此,成都區(qū)域分別由成都縣和華陽縣組成,一城兩縣共治狀況持續(xù)1200余年。 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并設置成都市政公所。 1928年,置成都市為省轄市,華陽縣城區(qū)歸市轄。 1953年置東城區(qū),1955年望江區(qū)并入東城區(qū)。 1990年12月,東城區(qū)撤銷,其主體部分改置錦江區(qū)。 1991年1月,錦江區(qū)成立。 全域轄17個街道2個鄉(xiāng)。 1989年3月,增設東光街道轄區(qū),2001年9月,增設獅子山街道轄區(qū)。 2001年9月至1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關(guān)于加強城市社區(qū)建設的意見》要求,錦江區(qū)對全區(qū)域城區(qū)街道行政區(qū)劃進行調(diào)整,設立13個街道,2個鄉(xiāng)。 2004年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guān)于同意成都市錦江區(qū)撤銷琉璃鄉(xiāng)建制的批復》《關(guān)于同意成都市錦江區(qū)撤銷三圣鄉(xiāng)建制的批復》,錦江區(qū)撤銷琉璃鄉(xiāng)和三圣鄉(xiāng)建制,分別設立柳江街道轄區(qū)、成龍路街道轄區(qū)、三圣街道轄區(qū)。 2005年,錦江區(qū)街道轄區(qū)設置:督院街、鹽市口、春熙路、書院街、合江亭、水井坊、牛市口、龍舟路、雙桂路、蓮新、沙河、東光、獅子山、柳江、成龍路、三圣16個街道轄區(qū)。 2019年12月,錦江區(qū)區(qū)劃調(diào)整,下轄11個街道。 地名一直沿用。 |
青羊區(qū)前身為西城區(qū),屬古蜀國地,前316年秦滅蜀后,以古蜀國地置成都縣。 前311年,張儀、張若仿咸陽城修筑成都城(大城)繼以大城西墉為其東垣,修筑少城。 《華陽國志》載:“成都縣本治赤里街,(張)若徙至少城內(nèi)!睆拇松俪桥c大城并立。 西城區(qū)域為成都縣城西半部及近郊,此后2300多年相沿無改。 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分成都縣東偏置蜀縣(758年蜀縣改為華陽縣),形成兩縣共治一城的格局;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分成都縣西置犀浦縣。 清康熙九年(1670年),華陽縣并入;雍正四年(1726年),華陽縣折出復置。 民國十年(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城分出,合并設置成都市政公所。 1928年建置成都市,下設東區(qū)、南區(qū)、西區(qū)、北區(qū)和外東區(qū)。 1945年,成都、華陽兩縣近郊部分劃入成都市,改設14個區(qū),1949年分屬五至八、十二至十四區(qū)。 1950年分屬三、四2區(qū)。 1951年并四區(qū)為第二區(qū)。 1953年第二、第三2區(qū)合并,第六區(qū)與萬年區(qū)一部分劃入,建西城區(qū),以在成都市城區(qū)西部得名。 1990年9月原西城區(qū)舊城以外大部分地域劃入金牛、武侯、成華3區(qū),析原屬金牛區(qū)之蘇坡、文家2鄉(xiāng)來屬,建青羊區(qū),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秦滅蜀,以其地置蜀郡,在蜀王舊都一帶置成都縣。 唐貞觀十七年(643),成都縣東析出置蜀縣。 乾元元年(758),蜀縣更名華陽縣。 1912-1949年,金牛地域?qū)俪啥、華陽兩縣管轄。 1955年,金牛地域為成都市郊區(qū)。 1960年,成都市郊區(qū)更名金牛區(qū)。 1990年底,成都市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東城、西城和金牛3個區(qū)調(diào)整為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5個中心城區(qū)(簡稱五城區(qū))。 原金牛區(qū)所轄文家、蘇坡、永豐、簇橋、石羊場、桂溪、琉璃場、三圣、保和、圣燈、龍?zhí)、青龍?2個鄉(xiāng)分別劃給青羊、錦江、武侯、成華4個區(qū)。 西城區(qū)所轄火車站、肖家村、解放路、人民北路、駟馬橋、曹家巷、西南交通大學小區(qū)、四川工業(yè)學院小區(qū)、鄉(xiāng)農(nóng)市、北巷子、青羊北路、西安路等12個街道劃入金牛區(qū)。 |
秦屬蜀郡。 三國時屬漢益州蜀郡成都縣。 唐代分屬益州華陽縣和雙流縣。 宋代至民國時期分屬成都府、華陽縣和雙流縣。 20世紀50年代,分屬成都市東城區(qū)、西城區(qū)、郊區(qū)及雙流縣、華陽縣。 60年代后,分屬成都市東城區(qū)、西城區(qū)、金牛區(qū)和雙流縣。 1990年9月,成都市區(qū)劃調(diào)整,設立武侯區(qū)。 1996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調(diào)整武侯區(qū)和雙流縣部分行政區(qū)劃。 2004年8月,經(jīng)省政府批準,武侯區(qū)撤銷永豐鄉(xiāng)、簇橋鄉(xiāng)、機投鎮(zhèn)和金花鎮(zhèn),實行單一的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 2007年將原簇橋街道劃為華興、簇錦、簇橋三個街道。 目前武侯區(qū)現(xiàn)轄漿洗街街道等11個街道辦事處。 |
成華區(qū)區(qū)境最早為古蜀國地,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置成都縣起,至1990年,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其隸屬關(guān)系及行政區(qū)劃變動頻繁,因其境域在歷史上主要為原華陽縣和成都縣的部分地區(qū)而得名。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區(qū)域幾經(jīng)更名、劃分,于1953年5月20日將原成都市第一區(qū)更名為成都市東城區(qū)。 1960年2月18日撤銷成都市郊區(qū),設置成都市金牛區(qū)。 1990年9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成都市轄區(qū)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劃原東城區(qū)的部分街道和金牛區(qū)的部分鄉(xiāng)村組成城鄉(xiāng)結(jié)合、城鄉(xiāng)互補、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新城區(qū)。 |
龍泉驛區(qū)歷史悠久,古為蜀國轄地。 唐代為東陽縣、靈池縣治地(《四川郡縣志》《元豐九域志》《中國歷史地圖集》)。 靈池縣,以其縣南分棟山邊有一泉池曰“靈池”,故名。 宋天圣四年(1026)又改為靈泉縣,屬成都府。 分棟山亦隨縣名的改變而改稱“靈泉山”,直至元代。 元時設陸路驛站。 明代改稱“龍泉”,于此設驛站,始稱“龍泉驛”。 明洪武六年(1373),省靈泉縣入簡縣,后置龍泉鎮(zhèn)(《中國歷史地圖集》)。 明正德八年(1513),置龍泉鎮(zhèn)巡檢司(《簡陽縣志》《四川郡縣志》)。 同期,靈泉山亦隨之改稱“龍泉山”。 1956年1月,原簡陽縣為所屬各區(qū)命名時,以區(qū)公所駐地名稱為區(qū)名,稱“簡陽縣龍泉驛區(qū)”。 1959年,劃歸成都市籌建新區(qū)時仍以區(qū)人民委員會駐地龍泉驛為區(qū)名,稱“成都市龍泉驛區(qū)”。 1960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設立成都市龍泉驛區(qū)。 |
1956年,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大項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廠(后更名為川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確定在金堂縣華嚴鄉(xiāng)(今成都市青白江區(qū)主城區(qū))境內(nèi)建設,并設置四川省金堂工業(yè)區(qū)建設委員會。 1957年,國家縮小基本建設規(guī)模,金堂工業(yè)區(qū)擬建的7個項目中,只保留四川肥料廠1個在建項目。 同年7月,四川省人民委員會以下簡稱“省人委”撤銷金堂工業(yè)區(qū)建設委員會,四川肥料廠的建設改由中共成都市委領(lǐng)導,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金堂縣負責。 1958年,四川肥料廠第一期工程進入土建施工高潮,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廠(后更名為玉龍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鋼鐵廠(后更名為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公司)相繼破土動工,職工和家屬人數(shù)猛增,職工生活、市政管理等問題都急需解決。 四川肥料廠黨組多次向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成都市委匯報,提出建立地方政權(quán)組織的意見。 1959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就擴大成都市區(qū)的問題向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將新都、金堂等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劃歸成都市管轄。 同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批復同意,中共成都市委派程富全、郭榮森等人負責籌備建區(qū)工作。 1960年1月,成都市青白江區(qū)籌備組在四川肥料廠招待所召集金堂縣、原新都縣、四川肥料廠、成都鋼鐵廠負責人參加工作交接會,宣布成都市青白江區(qū)成立。 同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委員會批準成都市青白江區(qū)行政區(qū)劃,轄彌牟、華嚴、大同3個公社。 |
公元前7世紀左右,新都與廣都、成都并稱蜀中名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伐蜀,秦滅蜀后,于公元前221年,置新都縣(成都市新都區(qū)軍屯鎮(zhèn)),歸蜀郡管轄。 公元前201年,分割巴、蜀地,設置廣漢郡,新都縣劃歸廣漢郡。 公元8年~23年,王莽新朝時期,改廣漢郡為舊都,新都屬舊都。 公元25年,公孫述據(jù)蜀,改廣漢郡為子同郡,新都屬子同郡。 公孫述敗亡,東漢恢復西漢舊制,新都屬廣漢郡。 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分益州之地置梁州于漢中,分廣漢郡置新都郡。 新都郡屬梁州,統(tǒng)領(lǐng)雒縣(今廣漢市)、什邡、綿竹、新都四縣,郡治在雒。 咸寧三年(277年),晉武帝封皇子司馬該為新都王,改新都郡為新都國。 太康六年(285年),司馬該死后無子繼承,廢除新都國,復為新都郡。 同年廢郡,新都以縣仍屬廣漢郡。 晉安帝時期(397-418),設始康郡寄治成都,領(lǐng)始康、新城、談、晉豐4個僑縣(有建制無領(lǐng)地)。 502年,廢除無領(lǐng)地的僑縣、僑郡,始康郡治遂由成都遷入新都,廢其原領(lǐng)僑縣,劃入新都縣。 始康郡隸屬益州,治所在今新都城南,新都縣治所在今軍屯鎮(zhèn)升平村。 西魏廢帝二年(553),平蜀,廢始康郡,將新都改屬益州的蜀郡。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改新都縣名為興樂縣,始將縣治所從軍屯遷至今新都街道。 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對州縣大加省并,撤銷興樂縣并入成都縣,隸屬蜀郡。 唐武德二年(619),恢復興樂縣,隨即復名新都縣,隸屬益州。 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新都隸屬多有更迭,新都名稱未變,相沿至民國。 1935年,國民黨政權(quán)統(tǒng)一川政,設四川省政府,將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qū),新都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直至民國38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川省劃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4個行政公署,新都縣隸屬川西行署溫江專員公署。 1960年2月,撤銷新都縣,并入新繁縣。 1962年10月,恢復新都縣。 1965年7月,撤銷新繁縣,并入新都縣。 1983年3月,溫江行署并入成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新都歸成都市管轄。 2001年11月15日,撤銷新都縣,設立成都市新都區(qū),原新都縣的行政區(qū)域為新都區(qū)的行政區(qū)域,沿用至今。 |
公元555年(西魏恭帝二年),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始置溫江縣,屬益州蜀郡。 北周(557至581)時,溫江縣屬益州總管府蜀郡。 隋統(tǒng)一中國后,“經(jīng)正疆理,劃分九州”,州、郡、縣設置屢有變動。 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悉罷諸郡,以州統(tǒng)縣,省溫江入郫縣。 公元603年(仁壽三年)又從郫縣分置,名萬春縣。 隋大業(yè)初省并諸州,改州為郡。 公元606年(大業(yè)二年)又省萬春縣入郫縣。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實行州縣二級制。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復置萬春縣,屬益州。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復改萬春縣名為溫江縣,屬劍南道益州。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改益州為蜀郡,溫江屬劍南道蜀郡。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分劍南道為東、西二節(jié)度,改蜀郡為成都府,溫江屬劍南道西川成都府。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改郡為州,溫江屬劍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五代時,蜀地先后為前蜀、后唐和后蜀轄境,地方政區(qū)建置,基本沿襲唐制,溫江仍屬劍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1949年12月26日溫江解放。 1950年劃全川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署區(qū),與西康省同屬西南大行政區(qū),溫江屬川西行署溫江行政區(qū),為溫江行政區(qū)專員公署治地。 1952年,撤銷川西等4個行署區(qū),恢復四川省建制,溫江屬四川省溫江專區(qū)(1968年改為溫江地區(qū))。 至1979年仍為溫江地區(qū)行政公署治地。 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將溫江并入崇慶縣,但因未獲批準,為時僅月余即分出復置。 1959年7月1日,雙流縣并入溫江,治地在溫江城關(guān)鎮(zhèn)。 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決定復置雙流縣。 同年11月1日,溫江、雙流正式分置。 1983年3月,國務院決定撤銷溫江地區(qū),其所屬行政區(qū)大部劃歸成都市。 同年7月,溫江正式隸屬成都市。 1997年,溫江縣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29.3萬,轄10鎮(zhèn)。 縣政府駐柳城鎮(zhèn)。 1999年,溫江縣轄11個鎮(zhèn)、4個鄉(xiāng):柳城鎮(zhèn)、和盛鎮(zhèn)、通平鎮(zhèn)、天府鎮(zhèn)、金馬鎮(zhèn)、公平鎮(zhèn)、萬春鎮(zhèn)、永盛鎮(zhèn)、永寧鎮(zhèn)、涌泉鎮(zhèn)、踏水鎮(zhèn);玉石鄉(xiāng)、壽安鄉(xiāng)、柳林鄉(xiāng)、鎮(zhèn)子鄉(xiāng)。 2002年4月14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溫江撤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qū),成為成都市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3年9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4號)批復同意溫江區(qū)涌泉鎮(zhèn)政府駐地由干家店子遷至花土村6組。 轄10個鎮(zhèn),182個村。 2006年10月,成都市政府正式批準溫江區(qū)的萬春鎮(zhèn)、金馬鎮(zhèn)和永寧鎮(zhèn)增設街道辦事處。 |
元朔二年(前127)置廣都縣,為益州之蜀郡所轄。 東晉永和四年(348),一說永和八年(352)以蜀之流人置僑郡,廣都縣由蜀郡改屬寧蜀郡。 后同郡廢。 隋仁壽元年(601)因避太子楊廣諱,始更廣都縣名雙流縣。 唐廢郡,在州之上設道,實行道—州(府)—縣三級制,龍朔二年(662),一說龍朔三年(663)由雙流縣析置廣都縣,兩縣同屬劍南道成都府管轄。 宋改道為路,于路之下設州(府、軍、監(jiān)),州之下設縣,亦為三級制,雙流、廣都兩縣均隸屬成都府路之成都府。 北宋熙寧五年(1072)廢陵州,以貴平、籍縣為鎮(zhèn)人廣都縣。 元始有省制(京都附近地區(qū)直隸中書省,余屬13個行中書省),以省領(lǐng)路,路領(lǐng)州(府),州領(lǐng)縣,為四級制,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省廣都縣入雙流縣,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成都路。 明仿元制,廢路為府,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實行承宣布政使司—府(州)—縣三級制,洪武十年(1377)省雙流縣入華陽縣,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雙流縣,前后均屬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所轄。 清置省,省領(lǐng)府(州、廳),府領(lǐng)縣(府屬州、廳),為三級制,康熙六年(1667)以雙流縣土曠人稀省入新津縣,雍正八年(1730)復置雙流縣,屬四川省成都府。 自嘉慶至清末,又在省和府之間增設道,雙流縣屬成綿龍茂道之成都府,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成綿龍茂道名川西道。 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存道縣,雙流縣仍屬川西道,1914年改川西道為西川道,雙流縣隸屬關(guān)系不變。 1928年廢西川道,雙流縣直屬四川省。 1935年四川省設18個行政督察區(qū)分轄各縣,雙流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區(qū)治所在溫江縣),直至新中國成立領(lǐng)屬未易。 1950年將四川省劃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署區(qū),在行署區(qū)之下設專區(qū),雙流縣隸屬川西行署區(qū)之溫江專區(qū)。 1952年撤銷行署區(qū),保留專區(qū),恢復四川省的建置,雙流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區(qū)所轄。 1959年雙流縣曾一度與華陽縣合署辦公,1965年撤銷華陽縣并入雙流縣,1976年仁壽縣籍田區(qū)劃入雙流縣,是年雙流縣劃歸成都市管轄。 2015年,撤銷雙流縣建制,成立雙流區(qū)。 |
秦滅巴蜀之后兩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秦在巴蜀同時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 此后即以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此為郫縣建置之始。 秦漢時期,郫縣轄地約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shù)縣之地。 三國蜀漢時,郫、綿、江源三縣各分出部分地區(qū)置都安縣,即今灌縣前身。 屬汶山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郫縣南境、江源東境置溫江縣。 北周天和三年(568),廢都安并入郫縣。 后周時劃沱江北郫縣地為新置九隴縣的一部分。 隋開皇三年(583)撤溫江縣復并入郫縣。 隋仁壽元年(601),又廢汶山縣入郫縣。 隋仁壽三年(603)再分置萬春縣。 大業(yè)二年(606)再并入郫縣。 唐武德元年(618),于灌口鎮(zhèn)置盤龍縣,后改稱導江縣和灌縣。 唐武德三年(620)又置萬春縣,后復稱溫江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灌縣,十三年(1380)復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郫縣,雍正七年(1729)復置。 民國時期,縣域基本無變動。 1950年后屬溫江專區(qū),1968年屬溫江地區(qū),1983年改屬成都市。 2016年,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qū)。 |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置新津縣。 唐、北宋屬蜀州。 南宋屬崇慶府。 元、明屬崇慶州。 清康熙元年(1662)雙流縣并入,雍正六年(1728)析出復置,屬成都府。 1914年隸西川道。 1935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2月,屬溫江專區(qū)。 1950年5月,改屬眉山專區(qū)。 1953年3月,眉山專區(qū)撤銷,回屬溫江專區(qū)。 1960年7月1日,國務院批準并入大邑縣。 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準恢復新津縣建制(兩縣于1962年4月分署辦公)。 1983年7月,溫江專區(qū)建制撤銷,改屬成都市,實行市管縣,新津縣屬成都市轄縣。 2020年6月05日,新津撤縣設區(qū)。 地名沿用。 |
商、西周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蜀國地。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后,入秦國蜀郡版圖。 漢晉時為廣漢郡新都縣東地、雒縣東南地及犍為郡牛鞞縣西地。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于牛鞞縣東山建置金淵戍。 西魏廢帝二年(553),置金淵縣,屬金淵郡。 隋開皇三年(583),金淵縣屬益州。 唐武德元年(618),為避高祖李淵諱,改金淵縣為金水縣,屬益州。 唐咸亨二年(671),割新都、雒、金水三縣的部分地區(qū)建置金堂縣。 以縣內(nèi)有金堂山而得名,屬益州。 武后垂拱二年(686),改屬漢州。 唐末至五代時期,金堂縣屬漢州。 宋嘉祐二年(1057),因金堂縣城被洪水沖毀,縣治遷往原白牟縣治所城廂鎮(zhèn)。 元至元十三年(1276),懷安軍改置懷州,屬成都路,仍轄金水、金堂二縣,州治與金水縣治同城。 明洪武十年(1377)金堂縣并入新都縣,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金堂縣,屬成都府。 清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收復全川,金堂縣仍屬成都府。 1913年,屬川西道。 1914年,屬西川道。 1950年,屬川西行政公署綿陽專區(qū)。 1952年9月,恢復四川省建制,金堂縣屬綿陽專區(qū)。 1968年9月,溫江專區(qū)改為溫江地區(qū),金堂仍為屬縣。 1977年,金堂縣劃歸成都市管轄。 |
唐咸亨二年(671),置大邑縣,屬邛州。 明洪武十年(1377),撤銷大邑縣,境域并入邛縣,屬嘉定州。 明洪武十三年,大邑縣建制恢復,仍屬嘉定州。 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縣復升為邛州,大邑隸屬邛州,清因之。 1912年,邛州改為邛崍縣,大邑隸屬上川南道,1914年5月,上川南道改為建昌道。 1935年6月,大邑縣隸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1月8日,大邑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眉山專署領(lǐng)導。 1950年3月,改屬溫江專區(qū)。 1983年5月,溫江地區(qū)建制撤銷,大邑縣劃歸成都市管轄。 |
蒲江地域,古系蜀國地。 秦滅蜀后,今縣境之蒲江河流域為蒲陽縣地。 漢時為益州蜀郡臨邛縣所轄。 至南梁蕭紀時(552),置邛州于蒲口屯,蒲江地域歸邛州領(lǐng)。 西魏恭帝元年(554),蒲江河流域置廣定縣。 恭帝二年(555),臨溪河流域置臨溪縣。 是時,廣定、臨溪縣俱屬邛州蒲原郡。 隋仁壽元年(601),改廣定曰蒲江。 蒲江、臨溪縣屬臨邛郡。 唐時,蒲江先后為臨邛郡、雅州、巂州、邛州屬。 宋代,蒲江、臨溪屬邛州轄。 熙寧五年(1072),省臨溪縣為鎮(zhèn)入臨邛縣,其領(lǐng)地并入蒲江、火井、依政三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縣屬嘉定府路邛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蒲江縣入邛州。 明洪武六年(1373),復置蒲江縣,隸嘉定府。 明洪武九年(1376),嘉定府降為州,蒲江縣仍屬之。 明成化十九年(1483),升邛縣為州,以蒲江縣屬之,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1914年,屬四川省建昌道。 四川軍閥防區(qū)制時期,蒲江曾為劉成勛、楊森、劉文輝、李家鈺防區(qū)。 1935年,蒲江隸屬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直至1949年解放。 1950年,蒲江屬川西行署區(qū)眉山專署。 1952年,屬四川省眉山專區(qū)。 1953年,劃歸溫江專區(qū)。 1959年,蒲江縣并入邛崍縣。 1962年10月,復置蒲江縣。 1970年,溫江專區(qū)改稱溫江地區(qū),蒲江仍屬之。 1983年,撤溫江地區(qū),蒲江劃歸成都市管轄,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