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因黃河淤泛,該地生成周圍多河地貌,流經(jīng)此地的趙王河將村莊一分為二,于是村民便以此地貌,取“村中夾有河”之意,稱為“夾河”。清咸豐六年(1856),隨著人口增多,“夾河”進行分村,河北岸的稱“后夾河”,河南岸的稱“前夾河”。 |
原居住在黃河岸邊。1953年前稱宋家樓。后因黃河泛濫,村莊逐漸掉入河中,人們往北搬遷,村莊一分為二,()遷至姚邵西的稱南宋。 |
原居住在黃河岸邊。1953年前稱宋家樓。后因黃河泛濫,村莊逐漸掉入河中,人們往北搬遷,村莊一分為二,遷至姚邵西的稱南宋,遷至黃河大堤北張書安西的為北宋。位于張書安西故稱。 |
創(chuàng)建于唐代安史之亂之后,其先祖為百忍堂主張公藝,其張姓人原住古賢村(今屬孫口鎮(zhèn)橋北張),因受安史之亂殃及,被迫遷往四方流離,其中一支遷來今址建村,取村名張垓。清初又有趙姓與耿姓遷來,三姓和睦相處,改張垓為三合義和莊,后又更名為張家莊。1983年因與吳壩鄉(xiāng)張家莊重名,更名為南張莊。 |
1945年,南于樓村莊掉入黃河中,其村民搬至王主亭村。1950年兩村各取一字更名為王于村。 |
明洪武年間,孫氏首遷至陽谷古柳樹(古稱西爐)。清乾隆年間再遷至林壩村西南角(后因黃河北滾,原村落已落入主河道)。1954年前后搬至現(xiàn)址,因全村僅孫氏一姓,以姓氏命名“孫家莊”,簡稱“孫莊”。1983年,因與清水河、孫口公社孫莊重名,更名“東孫莊”。 |
萬橋村原址現(xiàn)已落入黃河主河道。始創(chuàng)于明洪武年間,因萬姓最早來此墾荒創(chuàng)業(yè),原村中有一條小河,為方便人們來往,建有一座小橋,于是取名為“萬家橋”,簡稱“萬橋”。1956年因黃河水患,村莊掉落河中后,遷往臨黃堤北現(xiàn)址建村。 |
據(jù)考證,黃氏祖籍山西洪洞縣,明洪武元年(1368)首遷山東汶上白石村(即十八劉),又遷原壽張邑張博士(今屬山東省梁山縣),再遷至現(xiàn)址立村。因在黃河左岸,又是一渡口,便以黃姓命名“黃家渡口”,后稱“黃口”。自1960年起,隨著黃河北滾,黃口村被吞沒河道中,在政府安排下,逐漸搬遷至臨黃大堤北居住。由于人多,一個地方居住不下,便分成兩個自然村居住。居?xùn)|為東黃口,居西為西黃口。居西,故稱。 |
唐代從張秋到梁山曾是一片汪洋,中間出現(xiàn)一片土地,王氏始遷祖從南京鐵板橋遷此建村居住,村名為湖五坡。北宋末年,沿河開設(shè)許多客店,將近半百,號稱半百店。后南邊又開一些客店,稱前店子。以示區(qū)分,半百店更名為后店子。 |
清乾隆元年(1736)王姓人最先來此建村,隨后仝姓遷來。以兩姓取村名為“王仝莊”。再后,又有姚、邵等姓人遷入。根據(jù)《百家姓》排列,“姚、邵”兩姓緊相連,便更名為“姚邵”。 |
漢代,林氏始遷祖從山東放城集遷往福建莆田縣。明永樂年間,隨駕北征經(jīng)兗郡至汶上居住。明嘉慶十七年(1812),林氏五十七世祖林恭、林讓從汶上林莊遷山東壽張縣東南三十里黃河北岸今址建村,以姓氏命村名為林莊。后又蓋一樓,更名為林樓。 |
明“靖難之役”(1399-1402),林氏族人隨駕來此定居并建立村莊。因此處東臨大運河,西有趙王河,為防水患中間筑起土壩,林姓人便以“林”姓命村名,稱”林壩“。 |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董姓始遷祖董昇由山西大槐樹遷往山東省汶上縣許秋坡,同年,再遷壽張縣東南35里董家洼今址建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賀氏始遷祖賀成奉詔由山西平陽郡洪洞縣汾陽遷山東兗州府東阿縣西南,卜居張秋鎮(zhèn)運河西。次年,二世祖賀從義由張秋遷董家洼。1934年,改村名為賀家洼,后稱賀洼。 |
明洪武八年(1375),董氏族人從山西洪洞縣遷至山東谷山郡張秋鎮(zhèn),后遷今址立村。因趙王河從村中經(jīng)過,人們搭建一小石橋,以董姓命名為董家橋,后稱董橋。 |
據(jù)考證,黃氏祖籍山西洪洞縣,明洪武元年(1368)首遷山東汶上白石村(即十八劉),又遷原壽張邑張博士(今屬山東省梁山縣),再遷至現(xiàn)址。因在黃河左岸,又是一渡口,便以黃姓命名“黃家渡口”,后稱“黃口”。自1960年起,隨著黃河北滾,黃口被吞沒河道中,在政府安排下,逐漸搬遷至臨黃大堤北居住。由于人多,便分成兩個自然村居住。居?xùn)|為東黃口,居西為西黃口。居?xùn)|故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