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駐地在胥口村而得名。胥口在明萬歷和清乾隆年間城為須口,“胥”,通“須”,實為溪口、水口之意。古籍《爾雅》記載:須有多義,“魚曰須”“夫須,莎草也”、“䴘,一名須”。這些“魚、水草、水鳥”均與水有關(guān),而且從胥口的葛溪旁看,須口就是溪口、水口的意思。 [詳細] |
轄區(qū)有大源溪流貫全境,鎮(zhèn)因溪得名。“大源”是指大源溪,在富陽東南諸溪源中以此源為大。 [詳細] |
鎮(zhèn)以橋名。傳說,元代有一賣豆腐者,樂善好施,以利人行,出資在新村小浦(現(xiàn)靈橋小橋頭)上筑橋。死后,其后代漸富。從此認為此橋有靈性,故稱靈橋。明萬歷七年(1579)《富陽縣圖》載:下靈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富陽縣志》卷二載:縣埠有四:湯家埠、場口埠、靈橋埠、漁山埠。清光緒十九年(1893)《富陽縣五里方圖》載:下靈橋。 [詳細] |
“新”指新浦,“桐”指桐洲,各取首字命名新桐。 [詳細] |
以姓氏而名,古代盛氏之祖盛琰遷此建造屋舍稱為盛館!笆ⅰ弊,古音近“上”。《富春觃口盛氏宗譜》有“上館”之載。后“上館”又簡寫為“上官”。 [詳細] |
所處之地,四周皆山,故名環(huán)山。明萬歷七年(1579)《富陽縣圖》有“環(huán)山”標(biāo)載。 [詳細] |
含義有二:一與“壺源”同音。境內(nèi)有壺源溪,鄉(xiāng)以溪得名。二是寓有“五湖四海同一源,團結(jié)建設(shè)新山區(qū)”之意。 [詳細] |
春建鄉(xiāng)原由咸康、大云兩鄉(xiāng)合并建制而成,因逢在春天建立,故稱春建鄉(xiāng)。 [詳細] |
“漁山”源自于漁浦和漁浦山!皾O”指境北地處富春江,古稱漁浦。“山”指境南為山區(qū)。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