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區(qū)舊稱萬壽區(qū),1974年撤萬壽區(qū),1979年置萬秀區(qū),得名于“壽”的諧音。萬壽之名源自萬壽宮,清同治《蒼梧縣志》載:“萬壽宮在縣治東,舊為火神廟,乾隆三十五年知府吳九齡遷祀火神于城外,即其地創(chuàng)建為祝釐之所!。 |
隋文帝派宰相虞慶則南征,屯兵于此,故得名戎城,說因“戎”為“兵戎”之意,兵荒馬亂老百姓是不愿看到的,老百姓渴望和平、求安定生活,不愿再有兵戎之?dāng)_。再說因“龍”與“戎”近音,龍象征吉祥,故取“龍”而廢“戎”取名龍圩,龍圩是一個吉祥美稱。 |
一說以花卉得名,古蒼梧地多刺桐花(又稱蒼梧花),《異物志》載“嶺南多此物,因以命郡”。一說以部落得名,古蒼梧一帶有百越部落稱“倉吾人”,地稱“倉吾國”,后稱蒼梧。一說以山得名,據(jù)《史記正義》載“蒼梧山,在道州南!笨h以山名。 |
藤縣古稱藤州。縣南百里有白藤嶺,又稱白藤山,山上生長白藤,又有藤江(亦名鐔江),隋文帝開皇三年以藤名置州,稱藤州。唐太宗貞觀時置鐔津縣,為藤州治所。明洪武二年鐔津縣并入藤州。洪武十年降州為縣,稱藤縣。藤江為流經(jīng)藤縣的潯江河段別稱,白藤嶺可能因古今地名變化,或地理環(huán)境變化,現(xiàn)在藤縣已無白藤嶺這一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