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1908年建設(shè),是漯河建成最早的主要街道之一,街道因路得名。 [詳細(xì)] |
馬路街是域內(nèi)最早形成的道路,清末建成,后鋪設(shè)石頭路面,稱馬路街。為紀(jì)念孫中山先生,曾更名中山街。后復(fù)原名。 [詳細(xì)] |
順河街北濱沙河,與沙河平行,故名。2005年道路東西向延長,更名濱河中路。街道因原路名得名。 [詳細(xì)] |
干河流經(jīng)。明洪武年間,陳姓兄弟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在干河南岸建村,故稱干河陳。街道因此得名。 [詳細(xì)] |
明代,劉姓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以經(jīng)營飯店為生,始稱大劉店,后簡稱大劉。 [詳細(xì)] |
清乾隆九年(1744)《郾城縣志》載:“唐王冢(又曰棠溪王冢),縣南二十里,連延七十余堆,地名空冢。”明初,郭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空冢郭。 [詳細(xì)] |
問十地名含義有二:明初張、梁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落戶,因北距徐集,南至靈寨,西至吳城,東至曹店均十里,且開設(shè)有住宿店,得名十里店。清咸豐年間,為防匪患筑有寨,文人為紀(jì)念孔子周游列國經(jīng)此問津,易名問津寨。后又依據(jù)論語“子張問:十世可知也”而改稱問十。另說孔子去葉返蔡經(jīng)此,有大河攔住去路,孔子派學(xué)生子路前去打探渡口,后取寨名問津寨?鬃拥膶W(xué)生子張向孔子提問:十世可知也?遂改“問津”為“問十”,沿用至今。 [詳細(xì)] |
清咸豐二年(1852)取諸水匯流之意名源匯鎮(zhèn),1912年后稱漯河鎮(zhèn),1948年設(shè)縣級漯河市,1986年5月設(shè)區(qū)。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