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十八年(1590),有一叫任明的大戶人家在此居住,后蓋座樓,故名任樓。 |
清道光十一年(1831),趙姓人首居于此,故名趙莊。 |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何姓人從何莊(今屬丁村鄉(xiāng))遷此首居,故名何莊。后來何姓人絕嗣,周姓人從周雙廟(今屬寧平鎮(zhèn))遷入,村名末改。 |
清順治七年(1650),高姓人傍洺河而居,為了村民方便,在洺河上建座小橋,故名高小橋。 |
清咸豐元年(1851),十幾戶馬姓人家在此居往,由于本村較洼,像個(gè)洗臉盆,故曾有盆凹莊之稱,后從姓取村名為馬洼。 |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幾戶劉姓人家在此居住,因村小人少,為防外患,村民在村外筑寨墻,故名劉小寨。 |
清雍正二年(1724),紀(jì)姓人從山西遷來首居,故名紀(jì)莊。 |
清嘉慶五年(1800),十幾戶朱姓人遷此居住,村的附近不知何年何人造有一大土樓,故名朱大樓。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有個(gè)叫朱允的富戶在村內(nèi)蓋樓,樓沒有完工,兩個(gè)小孩擔(dān)著磚頭喊著賣磚,朱允一氣之下不蓋了,樓成了半截樓,故取村名朱半截樓。 |
清咸豐三年(1853),孫姓人在此居住,發(fā)展成一村莊,村南部不知何時(shí)蓋了一間小廟叫馬王廟,村隨廟名稱馬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