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nèi)有百圩地片,故名。1949年前屬皖東流縣香隅鄉(xiāng)湖東保,1949年歸屬彭澤縣六區(qū)(浩山區(qū))和團鄉(xiāng)。 1950年并入瀼溪鄉(xiāng),1958年屬瀼溪公社瀼溪大隊,1969年屬和團公社,1971年屬瀼溪公社,從瀼溪大隊分出,成立百圩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百圩村。 駐地百圩。 得名后沿用至今。 百圩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西面10千米。百圩村,1929人。轄14個村民小組,有7個自然村:北嶺、老虎嶺、小塘、下灣、葛棚、百干、百關?偯娣e10.61平方千米。 |
境內(nèi)有麻山,故名。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一保,1949年后屬六區(qū)(浩山區(qū))麻山鄉(xiāng)。 1958年屬瀼溪公社,稱麻山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麻山村。 2003年并村撤組,原新建村并入麻山村轄。 駐地方村。 得名后沿用至今。 麻山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西北面10千米。麻山村。2953人。轄19個村民小組,有9個自然村:塘屋、小咀、周屋、黃金壟、松樹崗、西塘、方村、崗上、陽光口。原新建村5個自然村:澌村、白馬沖、松樹夾、張屋、新建?偯娣e16.1平方千米。 |
因地處山區(qū)的平畈中,陽光充足得名。陽光燦爛寄予著美好愿望故名。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九保,1949年后屬六區(qū)(浩山區(qū))麻山鄉(xiāng)。 1956年并為瀼溪鄉(xiāng),1958年屬瀼溪公社麻山大隊,1960年分出新設陽光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陽光村。 駐地曹沖。 得名后沿用至今。 陽光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西北面15千米。陽光村,1562人。轄13個村民小組,有7個自然村:劉墩、曹沖、程家、新村、河灣、箭樓、西山?偯娣e8.92平方千米。 |
以轄區(qū)內(nèi)分水嶺山名“豐嶺”得名。表達寄與豐產(chǎn)豐收的厚望之意。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三保,1949年后屬六區(qū)(浩山區(qū))瀼溪鄉(xiāng)。 1958年屬瀼溪公社豐嶺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豐嶺村。 駐地橋畈。 得名后沿用至今。 豐嶺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西南面10千米。豐嶺村,1160人。轄9個村民小組,有8個自然村:橋畈、豐沖、豐嶺、小嶺、劉橋、操家壟、桂壟、徐家灣?偯娣e7.19平方千米。 |
原自然村“港下凌家”取港下二字和故名。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八保,1949年后屬六區(qū)(浩山鄉(xiāng))港下鄉(xiāng),1958年屬瀼溪公社港下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港下村。 駐地魯家包。 得名后沿用至今。 港下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東北面15千米。港下村,1697人。轄11個村民小組,有8個自然村:魯家包、小桂凌家、沈家畈、車疲灣、黎家、新屋、內(nèi)里、華家山?偯娣e16.73平方千米。 |
駐地大桂凌家,取前兩個字和故名。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十保,1949年后屬六區(qū)(浩山鄉(xiāng))港下鄉(xiāng),1956并為瀼溪鄉(xiāng)瀼溪公社,稱雙峰、大桂兩個大隊,1959年歸浩山公社,1961年又劃回瀼溪公社為四新大隊,1972年改名高山大隊,1982年更名為大桂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更名大桂村,駐地養(yǎng)馬沖。 得名后沿用至今。 大桂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東北面20千米。大桂村,1556人。轄12個村民小組,有9個自然村:烏泥沖、爛泥灣、風波塢、東沖王家、大桂陳家、萬家、西邊陳、凌家、計家?偯娣e15.47平方千米.。 |
境內(nèi)有瀼溪港,故名。1949年前屬復興鄉(xiāng)南二保。 1949年后屬于六區(qū)(浩山鄉(xiāng))瀼溪鄉(xiāng),1958年瀼溪公社稱瀼溪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瀼溪村。 2003年并村撤組,撤銷瀼溪村,成立瀼溪居委會。 2011年更名為瀼溪村。 得名后沿用至今。 浪溪村在浪溪鎮(zhèn)政府駐地東南面1千米。浪溪村,2323人。轄18個村民小組,有7個自然村:塔下、塔西、皂角樹、劉村、洽田、上街、虎形?偯娣e12.68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