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遺址位于今碑林區(qū)咸寧西路北側(cè)興慶宮公園一帶。原為隆慶坊,為避諱,改為興慶坊,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與兄弟五人的住宅。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始作宮;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擴(kuò)建;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始,為唐玄宗聽政及與楊貴妃長期居住之所,又稱“南內(nèi)”。其北與太極宮、大明宮,南與曲江池均有夾道相通。1958年后,西安市文管會、陜西省文管會、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先后探測和局部發(fā)掘。
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250米、東西寬1080米、周長4660米,面積約1.35平方公里。夯筑土墻:西、北面墻基寬5米左右;東墻基寬6米;南墻為內(nèi)、外相距20米的兩重墻。四面設(shè)門:興慶門為正門,在西墻偏北部;東門——初陽門據(jù)考古探測東西長16.5米、南北寬23.5米。宮內(nèi)南部以橢圓形龍池為中心,是園林區(qū);北部為宮殿區(qū)。建筑有二三十所,如興慶、南薰、大同、長慶、咸寧諸殿及勤政務(wù)本樓、花萼相輝樓、沉香亭等。
勤政務(wù)本樓位于宮內(nèi)西南隅,是興慶宮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開元八年(公元720年),以“勤政務(wù),體民情”之意取名,為玄宗召見大臣議政、賜宴處。樓址呈長方形,東西寬26.5米、南北長19米,廣五間、進(jìn)深三間,面積約500平方米,似為一門樓式建筑。遺址北面,發(fā)現(xiàn)有一“日”字形回廊遺址!叭铡弊中位乩纫詵|約15米處,在南北長29米的地段內(nèi),排列著八個大柱礎(chǔ),這里可能為花萼相輝樓遺址所在。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瓦、蓮花紋磚。
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信息來源:西安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