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墓位于靈石縣城南10公里的高壁嶺,海拔1200米,山勢險峻,峭壁深澗,北倚綿山,南接霍岳,東與靈空山對峙,西與秦王嶺相望,乃秦漢時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川陜通衢”之美譽。
韓信,漢初三杰之一,漢代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漢初諸侯王,楚漢相爭時被劉邦拜為大將,統(tǒng)率全軍,足智多謀,輔佐劉邦破項羽,項羽戰(zhàn)敗,自刎烏江,劉邦遂成帝業(yè)。劉邦封他為齊王,漢朝建立改封楚王,后有人告他謀反,降為淮陰侯。公元前196年,北方陳豨反,與匈奴聯(lián)合進犯中原,劉邦率師親征。呂后策劃在未央宮變將韓信謀殺,遣人帶韓信首級送往山西代縣晉見高祖,行至靈石城南高壁嶺逢高祖凱旋,遂令葬于嶺上,隨從軍土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F(xiàn)存韓信墓丘方圓30米,高10米,墓外原有磚切圍墻,內有1米多寬的通道,墓前現(xiàn)遺存有青石刻“漢淮陰侯墓”碑一通。墓前建有韓信廟,祠廟座北朝南,始建于金明昌年間,元代時曾修復三次,大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又擴修祠廟,現(xiàn)存初創(chuàng)建的三孔磚券拱型十字窯(正殿),其它建筑物毀于戰(zhàn)火。歷代過往文人墨客多有題詠。明代監(jiān)察御史于謙曾題詩云:“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芒。功成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漢帝規(guī)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荒墳埋骨腰山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韓信為歷史名臣,漢朝的開國元勛,其知名度很高,人文價值非同一般。靈石縣人民政府于1994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羽,后經(jīng)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 于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 韓信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