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在泗陽縣境內(nèi)有一條63公里長的黃河故道。昔日荒涼不堪的黃河故道,如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森林帶。林木面積達4萬多畝,百萬株意楊直插云霄。有些游客,稱這條森林帶為"江蘇新生的綠色長廊"。副省長、原宿遷市委書記仇和同志曾贊道:空中看泗陽,森林蓋大地,白天看不見村莊,晚上看不到燈光。
宋朝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黃河奪淮入泗留下來的。從今日的宿豫縣流經(jīng)泗陽,自西北東南行,經(jīng)洋河、鄭樓、倉集、臨河、城廂、眾興、李口、新袁等鎮(zhèn)人淮陰縣,逶迤于大運河南岸。后來大運河淮安段河道淤塞,南北漕運必須借道黃河,但風(fēng)濤險惡,不便行船?滴醵迥,河道總督靳輔開鑿“中河”經(jīng)宿遷、泗陽到達清河,避免了黃河180里險道。從此,三千里京杭大運河流經(jīng)“中河”而橫貫泗陽。
千百年來泥沙堆積,使黃河河床日漸增高,終止淤塞廢棄。37公里長的黃河故道,黃沙遍地,塵土飛揚,以至于“三天無雨沙滿天”、“冬春白茫茫,風(fēng)起飛沙揚,春播一碗種,秋收半糧”。后來在黨和政府領(lǐng)導(dǎo)的大力治理下,逐漸穿上了綠裝,成為泗陽大地上一道壯觀而靚麗的風(fēng)景線.黃河故道清流如鏡,水草茂盛,兩岸紫穗槐、杞柳等灌木與野花野草聚合叢生。整個林帶,純樸、自然,毫無修飾痕跡,令人產(chǎn)生清麗、幽靜、野逸之感。游人漫步其中,聽枝頭鳥雀喧鳴,呼吸清新空氣,猶如進入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不禁產(chǎn)生遠離塵世喧鬧、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之感。特別是在今天許多地方森林澤被受到破壞的情況下,到這個新生的森林帶游覽,更令人產(chǎn)生特異的感受與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