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于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是中國東南地區(qū)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之一,距今4000~5500年,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長形山崗!案=ㄎ拿鲝倪@里開始……”,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連接閩臺兩省的曇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和先秦閩族的發(fā)源地,它的出現(xiàn),驚現(xiàn)了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將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向遠古大大推進了一步。2001年6月22日,國務(wù)院將曇石山文化遺址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曇石山原名“墰石山”,是福建省閩侯縣城近郊的一座小山丘,東距福州市區(qū)約20公里。在福州話中,“墰”,即“海邊礁石”之意,此山并不似北方名山大川巍峨險峻,只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紡錘形”小山丘,南北長約430米,東西最寬處也不過150米。如此尋常的小山丘,卻因為1954年的一次意外發(fā)現(xiàn),改寫了福建的歷史。
景點位置
福建省閩侯縣曇石村330號
曇石村:閩侯縣曇石村現(xiàn)有人口2318人,其中中共黨員58名,村“兩委”成員7名(其中支委5名、村委3名,交叉任職1名)。 村級綜合服務(wù)場所于2009年10月建成, 框架結(jié)構(gòu),建筑總面積1800平方米,使用面積8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280萬元,其中:曇石山博物館拆遷補助100萬元,村自籌180萬元。 辦公家俱配置情況:有國旗1面,黨旗1面,辦公桌…… 曇石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