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樓,位于深土錦江村,距縣城27公里多。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錦江樓采用石基三合土墻夯筑,為三圈內通廊式土圓樓,是一座防盜防匪防地震的古民房建筑。內圈平面直徑25米,高3層,層高3米,一樓與二樓內各分12間,每間深5米,第三層無隔間。中圈平面直徑42米,高2層,隔房24間,每間深4.5米。外圈平面直徑58米,隔為36間,均為平房。大門留有16米寬的通道,鋪設磚埕,埕前50米處為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戲臺,每逢年過節(jié),這里便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娛樂場所。錦江樓,曾作為福建省電影制片廠于83年拍攝彩色故事片《陰陽界》、《歡樂英雄》的主要場景。錦江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被稱為“閩西南土樓建筑群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不少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
錦江樓(亦稱江頭樓),位于深土鎮(zhèn)錦東村,在縣道佛綏線邊,距縣城約20公里,系全國重點文物。樓分內、中、外三圈,三層內通廊式土圓樓,內圈樓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江頭村林生澤建,中圈樓及外圈護厝由其妻李燦于清嘉慶八年(1803)續(xù)建,迄今200多年,后人為了紀念他和他的妻子,稱他們?yōu)闃亲婧蜆亲鎷尅?/p>
錦江樓遠遠看去像金字塔,第一環(huán)平房,第二環(huán)二層,第三環(huán)三層,從外到內一環(huán)比一環(huán)高。錦江樓樓門朝南,外樓門為石構內券頂。中圈樓門石匾刻“安瀾著慶”。樓兩道大門上部內側設有防火灌水槽。樓前有3級依次遞降高度的磚埕。土樓墻體采用石基礎上三合土夯筑。內圈樓平面直徑25米,三層,每層高3米,門樓4層。一、二層樓內各分隔12間,每間深5米,第二層為木結構內通廊,第三層無隔間。門樓設2個小門,可直通三樓樓頂,樓頂設環(huán)行通道,外側女兒墻上設有銃口。中圈樓平面直徑42米,二層,分隔24間,每間深4.5米,門樓3層,建譙樓,門與內圈門同式。中圈門樓兩側設有小門通樓頂0.7米寬的環(huán)樓通道,用于防守巡邏,通道外側筑0.7米高的外墻。外圈樓平面直徑58米,分隔36間,均為平房,雙向坡頂。內圈樓中間留采光天井,地面鋪設石埕,中間有一古井。全樓共有120多間,鼎盛時期曾居住400多人。
建樓的林氏家族來自客家祖地寧化石壁,雖然也遵循前人建造土樓,但畢竟離土樓文化中心比較遙遠,所建的土樓也就不那么循規(guī)蹈矩,而是因地制宜,該變則變。錦江樓是一座防盜防匪防地震的閩南沿海古民居土樓。以其多圈建筑而獨具一格,電影故事片《歡樂英雄》、《陰陽界》中的許多鏡頭曾在該樓拍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