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的孔廟在應城公園內(nèi),是一處具有千年歷史的建筑景點和儒學圣地。
應城孔廟作為儒學圣地,源于黌學。唐·顯慶元年(656年),韋思謙任應城縣令,始建黌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謝良佐于縣署衙的東邊,修建了學宮(即孔廟)。南宋·紹熙年間(1194年),劉炳宰應城,興建儒學,后毀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賈嚴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縣夏璣修殿、廡、門池;明·天順五年(1461年),知縣周鋒又增飾一新,并建明倫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于堂前辟兩齋:左曰“日新”,右曰“講習”,后為講堂。不久,又毀于兵禍。孔廟正式建成并傳于后世,則是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縣汪清主持,重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并有大成門、東西廡、明倫堂以及泮池、石橋、門前三坊和石龜?shù),建筑?guī)模頗為壯觀。大成殿總面積209平方米,殿高10米,歇山重檐,斗拱翹角,殿內(nèi)寬敞軒昂,屋脊為寶瓶頂與吻獸,造型壯麗,結構精巧。殿前臺基一米有余,植有古柏兩株,蒼翠挺拔,西邊一棵曾遭雷擊,數(shù)年后重發(fā)新枝;殿后植有桂樹兩株。雙柏、雙桂相映,更增幾分古香。而孔廟大門前的泮池和建造于泮池上的石拱橋,夜晚又有“雙月映照”(在橋的兩邊泮池中,能看到一左一右的明月),使古柏、雙月映照的孔廟,更顯得莊嚴肅穆。大成殿內(nèi),供有“至圣先師孔子”塑像,并有“至圣先師孔子贊并序”的碑文,系清·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張至書奉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勒文敬書,由湖廣德安府應城知縣許霖吉立。殿中還懸列清朝歷代皇帝御賜的匾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書“萬世師表”,雍正二年(1724年),頒額“生民未有”,乾隆元年(1875年),頒額“與天地參”,嘉慶四年(1799年),頒額“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頒額:“圣協(xié)時中”;咸豐元年(1851年),頒額“德齊幬載”;順治二年(1863年),頒額“圣神天縱”;光緒元年(1875年),頒額“斯文在茲”。為紀元盛典,殿左為祭器庫,右為樂器庫;東西廡之南為更衣所。殿后有魁星閣,閣壁彩繪魁星像。另有戟門,在兩廡前,即大成門,左建名宦祠,右建鄉(xiāng)賢祠。在封建王朝科舉時代,孔廟歷為縣級生員的考場。每逢開科之時,四鄉(xiāng)學子即赴考應試,縣試及第即為庠生,取得府試資格,府試及第即為“郡庠生”,也就是秀才。再經(jīng)省試及第稱舉人,憑朝延會試及第為進士?频谙s聯(lián),成為歷代莘莘學子步入仕途的必經(jīng)之路。在應城,明清兩朝中進士者達40人之多?讖R外的北邊,還置有射圃,是監(jiān)考武生的考場。每逢孔子的忌日,全縣生員則相聚于孔廟,舉行“祭禮”。而在送學之日,則集新進生員于大堂,簪掛花紅,新進生員行庭參禮,知縣拱立搭揖,鼓樂吹導,率領謁文廟,詣大成殿,階下行三拜九叩首禮。孔廟雖歷代有所毀,而各朝又都有所興建,且漸臻完善。諸如“崇圣”、“忠義”、“孝悌”、“賀文忠公”諸祠以及“名宦祠”、“鄉(xiāng)賢祠”等也相繼修建。千百年來,孔廟一直成為應城尊儒興學的圣地傳承于世。至今古跡猶存,形貌仍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也有很大影響,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紂王之庶兄微子啟,啟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難奔魯,后乃定居魯國陬…… 孔子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