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77777,www.免费黄色,黄色羞羞,三级黄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 > 沭陽縣旅游

袁枚手植藤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袁枚手植藤為沭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袁枚手植藤,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沭城鎮(zhèn)紫藤花園小區(qū)內(nèi),距今近300年歷史。蒼勁虬曲的主干,胸徑52.4厘米,瘤紋嶙峋,表同虬龍,彎彎曲曲的側(cè)生枝,伸條舒葉,漫天飛舞,盤附于一株胸徑45.2厘米、古樸肅穆、甘當俯首孺子牛的古槐。古槐高達11.9米,綠蔭蒙茸,給若大一個庭院繡裝成一幅綠的天幕。

暮春三月,紫藤花開,一串串淡紫色的蝶形花掛滿在“天幕”間。滿院淡淡的清香,逗得蝶舞蜂飛,讓人為之陶醉。這棵紫藤,就是清代沭陽知縣,大名鼎鼎的文學家、詩人袁枚親手栽植。清詩人王詡詩曰:“花種河陽簿領(lǐng)余,上清曾此待鑾輿。齒芬麥倘徵其秀,手植藤疑學草書”。

袁枚(公元1716年-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幼有異稟,聰明好學”,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分發(fā)江南初試栗水,任知縣”。其父“慮子年少,無吏才。試匿名訪諸野,皆日:‘吾邑有年少袁知縣,乃大好官也”’。后調(diào)江浦、沭陽,再調(diào)江寧。33歲辭官僑居“汪寧(南京)之小蒼山”,號“隨園”,“聚書籍,為詩古文,如是五十年,終不復仕”。袁枚仕雖為不顯,“而備林泉之清福,享文章之盛名,百余年來無有及者”,著有“《小蒼山詩文集》七十余卷,詩話、尺牘、說部之屬,凡三十余種”。乾隆八至十年(公元1743-1745年),任沭陽知縣。此時,正是所謂“乾隆盛世”時期,然沭陽民間,確是“萬戶蕭疏,悍吏橫行”,“饑口三十萬,餓者不計其數(shù)”。袁枚面對這“路有餓殍,哀鴻四野”的慘狀,傾吐肺腑:“紓國更紓民,終為百姓福”,“體恤民情,關(guān)心民生”。因此,到任不久,既開倉賑民,減免賦稅,又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還教民眾植樹、飼蠶等發(fā)展經(jīng)濟而自救。正如他《沭陽雜興八首》之一日:“欲仿羅池癖草萊,簿書束束親手栽。買將桑種貽蠶婦,自制文章教秀才。胥書盡如灶下養(yǎng),使君偏自日邊來。可人惟有新番果,花似雞冠一路開”。袁枚蒞任三年,頗得民心。離任沭陽,吏民爭相送別,依依不舍:“五步一杯酒,一步一折柳。使君乘四行,吏民攀車走”。袁枚亦感動于情,揮淚惜別。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73歲的袁枚,受沭陽知名人士呂峰庭的邀請,重返沭陽作客,沭陽各界人士曾趨前三十里迎接,袁枚面對加此擁戴他的民眾感慨萬千,隨寫下了情意真摯的《重到沭陽圖記》,其中有“視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也。則其地之人,亦不能忘”。重到沭陽,不僅觀看任知縣時的手栽藤,而且赴顏集憑吊虞姬:《過虞溝游虞姬廟》云:“為欠虞姬一首詩,白頭重到古靈祠。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死竟成神重桑梓,魂尤舞草濕胭脂。座旁合塑烏雅馬,好仿君王月下騎!痹墩{(diào)離后,人們懷著深厚的感情,精心呵護這棵紫藤。多少年來,它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游客。清代詩人吳少槎有詩吟詠這株紫藤:“隨園仙游。吏解鈔書官荷鍤,古藤蔓作兩蛟虬”。

如今這棵袁枚手植藤,歷經(jīng)兩百多年,仍然生機勃與古槐親密無間,緊緊相抱,相依為命。人們敬稱它為袁公藤。

現(xiàn)在,袁枚手植藤已列入宿遷市古樹名木目錄,沭陽縣文物保護單位。安詳?shù)貫槿藗儙砘ㄠl(xiāng),帶來綠蔭。年復一年,堅守遺址。春日,滿架穗狀花絮的紫色蝶形花如彩蝶相垂于淡綠黃花之中;夏日,碩大的莢果翩翩起舞,引逗著念珠狀的槐果的跳躍,時隱時現(xiàn)地往返穿梭于郁郁蔥蔥的綠蔭中,每每引人駐足瞻望,緬懷先賢。


>>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