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分新局和舊局2處。清雍正時期東川府鑄錢局稱寶云舊局和寶云新局,清嘉慶時期稱府局,又稱寶東錢局。舊局遺址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翠屏社區(qū)第六組東直街上段東側(cè)芳華建材公司內(nèi)。新局遺址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堂瑯社區(qū)十六組(靈璧路42號)院內(nèi)。
舊局遺址分布面積為11000平方米。歷史上,舊局建筑坐南向北,設有辦公署,沿中軸線建有大門、儀門、大堂、總門、戲樓、爐神廟等。錢局東西兩側(cè)分別設有東更道、西更道。東更道分別建有書房、巡欄房、巡察衙署、廚房、炭房、銅庫、鉛庫、錫庫、罐庫、錢庫、倉房、秤房、號房、澡堂,西更道分別建有土地廟、錢庫、爐房、鐵匠房、木匠房、白泥房、堆卡、瞭望樓等200余間房屋建筑,F(xiàn)僅存大門、儀門、大堂、錢庫、罐庫(坩堝)、管局等房屋建筑共21間。主體建筑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東川知府崔乃鏞奉令運陜西協(xié)餉錢文,上 書-奏請清政府旨準開爐設局鼓鑄而建。
新局遺址分布面積8600平方米。歷史上,新局建筑坐南向北,沿中軸線建有照壁、大門、儀門,兩側(cè)分別建有爐房、炭房、巡欄、鐵匠房、木匠房、清字匠房、倉房、銅庫、鉛庫、錢庫、書房、瞭望樓、巡察衙署、駐防左軍把總署、運錢官公署及府銅店、縣銅店等各種房屋建筑300余間,F(xiàn)僅存過殿、爐神殿,建筑占地面積2215平方米。建筑為清乾隆十七年(1752)上 書-奏請清政府旨準開爐設局鼓鑄而建。
兩處遺址除現(xiàn)存部分地面建筑外,地下曾出土銅錢、鉛錠和冶煉爐。其中,1994年會澤縣耐火材料廠在舊局遺址上建蓋樓房開挖基坑時,從距地表1.8米深處以下挖出鑄錢局爐4座,爐高91厘米、寬80厘米、爐塘深50厘米。爐上部置坩堝,下部湊火,一端為爐門,一端為煙道。爐門寬32厘米、高42厘米。與此同時,挖出數(shù)量不等的銅錢、條塊形沙石模具、鉛錠、殘損熔銅罐等。代表性的鉛錠為長方形,長34厘米、寬15厘米、厚5厘米,質(zhì)量32.6千克。
據(jù)清光緒《東川府續(xù)志》卷二十記載: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戶部令云南鑄錢協(xié)運陜西,云南巡撫張允隨選擇東川設立寶云錢局(稱寶云舊局),翌年開鑄“雍正通寶”,至清乾隆元年(1736)三月停鑄。清乾隆六年(1741)為開修金沙江水運京銅,復開局鑄“乾隆通寶”,發(fā)放開修江工工食錢。有鑄錢爐28座,年鑄錢128000多串,工匠500~600人,是為舊局;清乾隆十七年(1752),在原錢局南面再建新錢局(稱寶云新局),設爐50座,用工匠7500余名,年鑄錢22萬串,是為新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新局加班鑄錢,產(chǎn)量達33萬余串。清乾隆三十年(1765),新舊兩局的70座爐都加班鑄錢,每月加班到36班。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新局僅留爐25座。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全部停鑄。清乾隆時是東川府鑄錢的鼎盛時期,鉛鋅礦開采隨之旺盛。據(jù)史料記載,在此期間,兩局年鑄錢40余萬串,所需銅、鉛及錢罐和炭等物,全靠馱馬及牛車運輸,F(xiàn)會澤境內(nèi)各段銅運古道上累累轍痕就是這段歷史的最好證明。
東川府鑄錢局鑄錢制幣歷時200余年,在清政府國家財政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清代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鑄錢局。遺址保存至今,是研究清代云南銅冶及鑄幣情況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1995年7月,會澤縣人民政府將鑄錢局辦公署及民工房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1月,會澤縣人民政府將鑄錢新局遺址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因命名不規(guī)范,收錄本志時,統(tǒng)一名稱為東川府鑄錢局遺址(舊局、新局)。
古城街道:530326001001 121 堂瑯社區(qū) 530326001002 121 豐樂社區(qū) 530326001003 121 翠屏社區(qū) 530326001004 122 盈倉社區(qū) 530326001005 122 瑞豐社區(qū) 530326001006 122 中河居委會 530326001007 122 邊河居委會 530326001008 122 …… 古城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