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山塔位于椒江區(qū)海門街道太和山頂,古名鴻文寶塔。《咸豐臨?h志稿》載:太和山巔,即鴻文寶塔故址。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現(xiàn)塔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
走近太和山塔,磚石結(jié)構(gòu),六面七級,逐層收分,殘高18.5米,現(xiàn)已修葺一新,塔基新修了六面臺基。第一層以條石砌筑,每面寬2.6米,上以磚石做成斗拱出檐,第二層起均以磚砌,菱角牙子疊澀(一種古代磚石結(jié)構(gòu)建筑的砌法)出檐,頂上寶頂。
第一層腰檐下裝飾斗栱,二、三層挑角下有淺斗栱裝飾,四、五、六層沒有。頂層西北面有一佛龕,佛龕內(nèi)一座佛像端坐,塔頂為葫蘆形。
《海門志稿》記載:相傳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文學(xué)家劉基(劉伯溫)點基所造,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后圯坍。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坐糧廳劉汝達重建一塔,后被艚人以捕魚不佳,古塔被毀。今塔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臺州知府劉璈在葭沚一帶募集資金,重建太和山塔。
據(jù)《咸豐臨?h志稿》載,太和山塔所在的山巔,是可以看到海市蜃樓的——“有時海市蜃樓出現(xiàn),登此隱約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