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漢墓位于揚州市西北郊18公里的甘泉山及周圍,地屬邗江縣甘泉鄉(xiāng)。
南京博物院為配合甘泉磚瓦廠取土,于1975年和1980年發(fā)掘山北雙山兩墓(西山為一號墓,東山為二號墓)。
兩墓為高12米、直徑60米的兩個大土堆,發(fā)掘前磚瓦廠將上部5米封土挖去,將碎磚雜土堆置墓南側。發(fā)掘表明,兩墓系座北朝南的磚室墓,早年即遭盜掘,一號墓在墓室前部東側有直徑1米的盜洞,二號墓在墓室中部偏東處有直徑4米的大盜洞,清理出一些殘留的隨葬品。
一號墓有銅雁足燈、釉陶五支燈、雙魚盤、罐等20件,雁足燈底盤寬沿上鑄有陰刻篆體銘文“山陽邸銅雁足短燈建武二十八年造比二十”共18字。
二號墓規(guī)模較大,有兩個棺室,為主要墓葬,出土殘留隨葬品90件,陶器有鼎、盒、壺、盆、爐、杵臼等。尤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批有工藝價值的珍貴器物,銅器有雁足燈、錯銀牛燈、鎏金博山爐、鎏銀盒形燈等,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致。金器為精工細件,有雙龍紋王冠形圈飾、嵌水晶凸鏡圈飾、龍形片飾、盾形飾、品形飾等,以細小的金絲、金珠焊接成各種紋飾。鑲嵌水晶、玻璃、綠松石,采用搯絲、炸珠、焊接、鑲嵌等技術,金飾工藝復雜。還有中國早期的青瓷罐,細巧的“長樂無極”銅印,獨特的虎鈕瑪瑙璽,由羅馬帝國傳入的玻璃缽形器殘片等珍品。
從兩墓出土陶器形制看,屬東漢前期。雁足燈銘文“建武二十八年”(52),據(jù)“山陽邸”銘和《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考定:二號墓為廣陵王劉荊夫妻合墓葬,一號墓為其家族墓。1981年2月24日,甘泉鄉(xiāng)農婦陶秀華在二號墓南邊雜土亂磚中取土發(fā)現(xiàn)“廣陵王璽”金印,調查確證系二號墓隨葬品。此印是至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漢代諸侯王金印,通高2.121厘米,重122.87克。精工范鑄,龜鈕方臺,印面陰刻篆文“廣陵王璽”四字。它的出土在日本引起重視,由于此印在形制、刻文、工藝上與日本出土的“漢委奴國王”金印相同,最終解決了“漢委奴國王”金印真?zhèn)蔚臓幷,證實了《后漢書·東夷傳》關于“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的歷史記載,確認“漢委奴國王”金印在日本古代史和中日交往史上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