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大峽谷風景區(qū),位于豫、秦、晉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zhèn)境內。峽谷呈東西走向,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由大大小小99級瀑布及300多個潭池組成。每當汛期來臨,潭上飛珠濺玉,霧氣騰騰,聲響如雷,氣勢磅礴;風和日麗時節(jié),瀑布則如白練懸空皎美絕倫。豫西是指河南省內、省會鄭州以西地區(qū)包括洛陽、三門峽、平頂山三個城市,即洛、虢、鷹三市。西接陜西,東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鄰黃河。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豫西地處晉豫大峽谷以南,南陽盆地以北,以平原為主。東經111°08’—133°45’,北緯33°08’—35°05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夢回豫西:老袁】豫西大峽谷風景區(qū)位于豫、陜、晉三省本數(shù)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為
甕關村史家大院位于盧氏縣官道口鎮(zhèn)楊眉河村。年代為清。甕關村史家大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史家大院位于盧氏縣官道口鎮(zhèn)楊眉河村甕關自然村的群山環(huán)抱之中。官道口鎮(zhèn)舊稱“尊賢里”,為南陽、襄陽通往洛陽、陜州的必經之地,為著名的官道隘口。甕關村處于盧氏通往洛陽的古驛道旁,現(xiàn)存的史家大院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占地30余畝,分為5個院落,存留房屋128間,其中96間保存完好,規(guī)模宏大的上花園已毀壞。整個院落布局嚴謹,窗欞裝飾講究,雕刻精美,至今還能清晰地看見房門、窗欞上木刻的人物、花鳥、神龕和走獸。整個院落屋宇軒昂,風格古樸典雅。去年7月,史家大院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傳統(tǒng)村落名錄。
金雞谷:位于官道口鎮(zhèn)莊科村境內,景區(qū)全長15公里。金雞谷內山巒疊嶂,怪石林立,樹木參天,有大小山峰20多座,各種灌木叢生,古樹挺拔,主要樹種有樺櫟樹、鮑榆樹、小黃楊、黑松等。金雞谷頂峰有大片苦栗樹林,樹形千姿百態(tài),在秋季顏色更為鮮艷,各種花草楚楚動人,形成了春花、秋景、夏綠、冬秀美景。內有兩株據傳西漢年間生長的核桃樹,直徑三人不能合抱,當?shù)厝朔Q核桃樹王。
石人山抗日戰(zhàn)役紀念碑矗立于官道口鎮(zhèn)東北5公里處,209國道東側。由一塊約6米長、2米高的巨大片石制作而成,紀念碑底座由水泥打造,外鑲褚紅色墻磚。石碑名由蔣介石之孫、蔣經國之子、國民黨原副主席蔣孝嚴先生題寫,凹刻進巨石之中,鮮紅的油漆勾描之后,百米之外依然可以看到她奪目的光彩。
石大山抗日戰(zhàn)役紀念碑:石大山位于官道口鎮(zhèn)西北部5公里處,海拔1900米,為崤山西部山峰.石大山懸崖峭壁、地勢險峻、雄關漫道、易守難攻,由于它周圍地勢險峻,加之正南是將軍山,中間突出一道“魚脊梁”,便成為峭函古道通往南部的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地。石大山戰(zhàn)役為豫西抗戰(zhàn)最后一個戰(zhàn)役,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篇章。國軍為奪取石大山戰(zhàn)役最后勝利而做出了重大犧牲,近千人為國捐軀。戰(zhàn)后烈士遺骨均葬于陳家?guī)X,抗日英靈,長岷石大山下。
李密墓:位于官道口鎮(zhèn)三官廟村南,唐代墓葬,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密(582年--618年)隋末瓦崗軍首領。與王世充交戰(zhàn)失敗后降唐,后又判唐,在三官廟被唐軍伏兵所殺,葬于此。面積約1500平方米,墓冢高14米,一角被洪水沖毀。
史家大院:官道口鎮(zhèn)楊眉河村甕觀史家大院位于官道口東南群山環(huán)抱之中,北與靈寶寺河鄉(xiāng)相連,東和洛寧縣為鄰。現(xiàn)存的史家大院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在明晚期為名門旺族所建的大院.占地30余畝,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分為5個院落,存留房屋128間,其中96間保存完好,規(guī)模宏大的上花園已毀壞。整個院落布局嚴謹,史家大院東有大門、二門,進入二門后有稍門,后角門,呈上、中、下三層。房門、窗欞裝飾講究,雕刻精美,還能清晰地看見房門、窗欞上木刻的人物、花鳥、神龕和走獸。整個院落屋宇軒昂,風格古樸典雅。2013年7月,史家大院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傳統(tǒng)村落名錄。
石門山風景區(qū)位于官道口鎮(zhèn)金架溝村,距209國約4公里,距隴海鐵路、連霍高速40多公里,和豫西大峽谷風景區(qū)南北相望,與塔予山森林公園訕$之隔,景區(qū)全長6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石門山因恰似門狀而得名,山內峽谷奇特,鬼斧神工,斷巖崢嶸;谷中瀑濺相連、溪流潺潺、河水靖澈.緩如垂練、急如拋珠、瀑蠲如注,轟鳴而下ah水相櫻呈輝、如詩如畫;石門山山水相連、景點林立、懸崖建棧道、峭壁有攀崖、峽谷有滑道、吊橋空中懸、小橋伴流水、秋下橋、秋千園、休閑娛樂在其間,石門仙景、妙趣橫生、特色各異,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