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洪林一村[Xinghonglinyicun]位于安各莊鎮(zhèn)政府駐地北偏東4.6千米。東至司各莊鎮(zhèn)裴坨子2.7千米,南至小薛各莊4千米,西至大柳樹1.2千米,北至裴洪林1千米。總?cè)丝?71人,總面積1.61平方千米。地勢平坦,屬沙土。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為主,主要種植玉米、花生、小麥。2013年農(nóng)村經(jīng)濟總收人1010萬元,農(nóng)村居民人均生產(chǎn)性純收入9912元。
邢洪林,是灤南縣安各莊鎮(zhèn)的一個較大自然村。據(jù)《灤南縣地名志》記載,早在明朝永樂二年(1404)的時候,按著朝廷頒布的移民政策,山西山后陸州隰縣,有邢姓、王姓、裴姓、崔姓幾個家族,集聚在洪洞縣廣濟寺的大槐樹下面,聽從官府的指令,遷往北京的以東地帶,建村立戶,開始新的生活。
臨來之前,大家公推邢姓族人邢社里,作為領(lǐng)頭人,帶著大家在官府的辦事機構(gòu),辦理好一切遷移手續(xù),領(lǐng)取頒發(fā)的“憑照川資”,向著前來送行的親朋故舊一一作別。人們都非常清楚,此次分手,再次相見不知何年何月,骨肉至親,人人都是以淚洗面,抱頭痛哭。尤其所去之處,誰也不知落到哪里?人地兩生,日后如何生存,誰也不能預(yù)料。大家站在大槐樹下面,抬頭望著樹上聒噪不止的老鸛,越發(fā)心如刀絞,肝腸寸斷。為了讓子女永遠記住自己的家鄉(xiāng),能夠有朝一日回來時找到自己的老家,邢社里用手指著大槐樹上的老鸛窩,告訴人們,現(xiàn)在遠離故土,以后不論誰有機會回來,如果忘記家鄉(xiāng)的面貌,只要找到這棵筑滿老鸛窩的大槐樹,就是回到生你養(yǎng)你的老家了。到了新的地方后,人生地不熟,從這大槐樹的老鸛窩底下出去的,大家應(yīng)當(dāng)彼此互相照顧為是,說完,邢社里招呼大家,伸手從樹枝上輕輕地摘下幾片槐樹葉裝進了口袋中,小心翼翼地保存好后。才戀戀不舍的向送行的人們?yōu)I告別。
當(dāng)年,從山西遷往我們這里,雖然不是萬水千山,但也是路途不近,期間跋山涉水,雨雪風(fēng)霜,一路上攜老扶幼,幾家人走走停停,在帶隊官兵的催促下,整整行進了十多個月的時間,終于來到了灤州狗兒社這個地方。
當(dāng)時,這里是荒涼遍野,沙陀連綿起伏,上面長滿雜草樹叢,在北風(fēng)呼嘯之下,幾個沙丘上的沙土旋轉(zhuǎn)著飛起落下,不知名的灌木叢枝條像鞭子一樣來回抽打,掉光了葉子的楊柳以及酸棗樹等也是東倒西歪,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嘶叫著尋找著自己夜晚安身之處。此情此景,與原來林茂糧豐的景象,大相徑庭。到了晚上,多少人擠在臨時搭起的席棚里面,夜不成寐,尤其是里面的一些老人小孩,多有抱頭痛哭,悲聲切切。
領(lǐng)頭人邢社里見狀,也不免潸然淚下。但這畢竟已成為難以改變的事實,他只得規(guī)勸大家,這都是命運安排,大家憑天由命吧。既然沒有辦法再回山西,那大家就要堅強地生存下去,來個隨遇而安吧!從第二天開始,他就帶領(lǐng)大家找一個地勢比較平坦,而且還有不少的樹林,旁邊又有一個大水坑的地方,作為人們?nèi)蘸缶幼〈嫔淼牡貛А?
既然找好了合適地點,下步就開始了建設(shè)房屋村舍,大家拿出帶來的斧頭和刀鋸等物砍下粗壯的大樹枝干做為支架,用鍬鎬挖坑取土,快速的蓋起房屋來。那些身體衰弱的婦女和兒童,則是搭灶做飯。時間不長,散發(fā)著糧食氣味熱乎乎的米粥就盛滿了每個人的飯碗。
勤勞的邢、王、裴、崔幾個家族的人們,終于用自己的辛勤勞作的雙手,趕在冬季到來之前,建起了抵御寒冷的多間棲身草屋。在林子旁那幾只被稱作鴻鴨的大鳥,大概知道來了新的鄰居,歡天喜地的站在大樹上面不停地歡唱,陪伴著人們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這些大鳥也很勤勉,每天和人們一樣早早起來,站在樹上,看著大家吃飯干活。它們機靈乖巧,白天用洪亮的歌喉帶給人們歡樂,晚上則站崗放哨,防備各種不利情況的出現(xiàn)。當(dāng)然,由于人們的到來,也相應(yīng)的驅(qū)走了毒蛇猛獸,減少了這些天敵對大鳥的危害。就這樣,幾個家族居住的小村與這些大鳥和睦相處,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皆因于此,人們在為自己的村莊取名字時,按著邢姓人多,又有鴻鴨作伴,故稱之為“邢鴻鴨林莊”。
后來,隨著移民數(shù)量的增多,附近的村莊逐漸也就多了起來,村莊的名字便去掉了邢姓,改叫做了“鴻鴨林”。到了上世紀60年代,由于人口變化很大,在規(guī)劃地域地名之時,對各個村莊從新進行了命名。將原來的“鴻鴨林”,去掉了“鴨”字,“鴻”也改成了“洪”字,并按著原來的姓氏,命名了“邢洪林”、“王洪林”、“裴洪林”和“崔洪林”。由于邢洪林人口增速較快,就將一村劃分為三各村,成了目前的邢洪林一村、邢洪林二村和邢洪林三村。并且一直維持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