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上村,亦稱坂上,位于舊鎮(zhèn)鎮(zhèn)中部,北鄰浯江、山兜二村,東鄰潭仔頭、巖埭二村,并隔塔山(海拔222米)與霞嶼村交界,西隔五斗山(海拔161米)與舊城村交界,南隔巖頂山(海拔192米)與城外村交界。源自芹山的苑上溪流經(jīng)村境,匯入巖埭溪,至錦東村 匯入浯江下游。省道漳東線公路從苑上、芹山二自然村之間通過。從省道山舊線火燒埔站通竹嶼的支線公路在本村與漳東線公路交會。漳詔高速公路從芹山村至倒榕地段通過。
政區(qū)沿革與姓氏源流 苑上民國29年為海烏鄉(xiāng)(民國33年合并于浯江鄉(xiāng))的苑山保,后改為苑東保。新中國初期屬第八區(qū)(后改名浯江區(qū))龍苑鄉(xiāng),1956年10月浯江區(qū)合并于舊鎮(zhèn)區(qū),1958年9月成立屬于浯江公社的燈塔大隊,1960年5月浯江公社合并于舊鎮(zhèn)公社,燈塔大隊改名苑上大隊,從中分出設(shè)立坂上大隊。1984年坂上大隊改為苑上村,轄苑上、芹山、大林3社(自然村),F(xiàn)總?cè)丝?74戶,2676人。其中,苑上社472戶,1869人;芹山社193戶,773人;大林社9戶,34人。3社都是林姓聚居地。屬“烏石林”苑上宗,苑上社開基祖為“烏石林”第四世仙隱。苑上社分傳于芹山、赤土鄉(xiāng)萬安、寧德霍童鎮(zhèn)、泉州石獅、廣東惠來、普寧、海豐、惠州等處。大林社屬“烏石林”大林宗,開基祖為仙隱三弟義益。大林社分傳于南京、廣東海豐烏東港等處。苑上宗、大林宗祖源同烏石宗,始祖林安從福州長樂后市村徙居漳浦烏石。
經(jīng)濟狀況與基本設(shè)施
全村有耕地2833畝,其中水田1365畝,農(nóng)地1468畝,并有大片山地。主要農(nóng)產(chǎn)品稻谷及荔枝、龍眼、桃、李、柑、香蕉等水果。水果是主要的經(jīng)濟收入。村內(nèi)有小型罐頭廠、冷凍廠、醬油廠、桐油廠、電桿廠等,公路旁形成小市場。外出任職、經(jīng)商、打工者400多人。 改革開放后,村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現(xiàn)普遍裝有閉路電視、程控電話,手機、影碟機、電冰箱,飲用自來水也基本普及。大都自備摩托車為交通工具,個別人有小轎車。也有購置汽車從事運輸?shù)。? 苑上小學起初借用民房為課堂,現(xiàn)已集資建校舍,校園面積3800平方米,校舍面積1368平方米。設(shè)12班級,學生389人,教師15人。附設(shè)學前班2班。十多年來在苑上小學啟蒙而升學至大中專畢業(yè)和在學者近百人。 長春中學,前身浯江中學,以烏石祖祠“海云家廟”為校舍。1994年,祖籍烏石的臺胞林瑞國等投資300萬元,政府征用苑上村和浯江村在公路邊農(nóng)地60畝,于1995年建成新校舍,易名長春中學,F(xiàn)設(shè)初中32班級,學生1600多人,教師89人。
文物古跡與風俗
苑上大祖祠,約建于明代,為三開間三進結(jié)構(gòu),頗具規(guī)模。 “雙榕倒枝”,俗稱倒榕,為一著名景觀,電影《海霞》曾在此樹下拍外景。 “第一峰”塔,在塔山上,明天啟四年,苑上族人建,今尚屹立于塔山頂上,為漳浦現(xiàn)存大石塔之一。 八月十二日為烏石迎媽祖的日子,屆時熱鬧非常。
古代人物
林功懋,明嘉靖十一年進士,官廣西按察使。在赤土建萬安樓。
林士弘,功懋之子,明萬歷八年進士,官承天知府。居赤土萬安。
林維喬,清乾隆二十五年舉人,曾參與編修《漳州府志》的采集資料工作。